旋转磁传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1107发布日期:2022-01-15 10:1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旋转磁传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磁传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内置遮阳中空玻璃,一般包括至少一个中空玻璃内腔、边框和百叶帘或卷帘等内置遮阳系统,各种产品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操作或传动系统。早期的单手柄或双手柄滑动磁传动产品,由于手柄和传动机构位于左、右侧的边框中,致使两边的边框较宽,减少了玻璃的透光、采光面;近年来逐渐被市场接受的电动操动产品,由于电动机密封的置于上框内,也仍然存在电动机无法更换、修理的缺陷。
3.申请人近年研发成功,并持有专利的旋转磁传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技术,虽然克服了前两者的缺陷,但这种中空玻璃,因受百叶等遮阳物自重产生的力矩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无人操作时,百叶会发生误动作,产生一定的升降或偏转,影响遮阳效果。尤其是,在有些特殊的应用场所,如博物馆展、览馆或图书馆等,需要限定专门的人员来负责百叶等遮阳物的调节,不允许其他人随意进行调节。
4.同时,前述现有中空玻璃的磁传动手动操控器,由于结构复杂、零部件多、装配工序繁琐,费时费工,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磁传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能够在需要时锁住百叶等遮阳物的转轴,限制转轴的转动,使百叶等遮阳物的保持在特定的升降高度和偏转角度,避免偏转和误动作;其次,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旋转磁传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使用的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便于装配、制造成本低的磁传动手动操控器。
6.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磁传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包括至少一个中空玻璃内腔、边框和内置遮阳系统,以及外置磁传动操控器和腔内传动机构,腔内传动机构包括位于上边框内的、同一水平轴线的转动联接的从动磁传动件和卷绳器;特别是,它还包括磁控止动装置,该磁控止动装置包括装有磁铁的磁控滑块和止动元件,磁控滑块和止动元件中的一个非转动地安装在上框,另一个与从动磁传动件或者卷绳器的转轴同轴连接。
7.所述从动磁传动件和卷绳器的转动联接,可以是直接的同轴连接,也可是不同轴的间接连接,比如通过减速器减速后的转动联接。所谓磁控滑块和止动元件非转动地安装在上框,是指磁控滑块和止动元件二者中,有且只有一个连接于上框,不随转轴转动;另一个与转轴同轴连接,同步转动。所述磁控止动装置的磁控滑块和止动元件配合工作,对所述转轴的转动进行限制或开放。当使用外置磁传动操控器,或者使用其它外部磁力元件,驱动磁控滑块和止动元件接合时,磁控滑块和止动元件配合,限制从动磁传动件或者卷绳器的转轴的转动,将其锁止,从而使百叶等遮阳物保持在特定的升降高度和偏转角度;当磁控滑
块和止动元件分离时,解除限制,使百叶等遮阳物的高度和偏转角度,恢复为可调。即,本实用新型通过磁控止动装置的离合,来控制转轴的可调与否,最终实现对百叶等遮阳物的控制。
8.磁控止动装置的离合方式多种多样,优选采用如下一种磁锁方式。该磁锁包括作为磁控滑块的锁体和作为止动元件的锁栓,锁体和锁栓均套装在从动磁传动件或者卷绳器的转轴上;设有磁块的锁体卡接在上边框内,可以沿所述转轴非转动地横向滑动;锁栓固定在所述转轴上并与其同步转动;锁体上设有通孔,该通孔的直径宽于转轴的直径,该通孔的一端设有与锁栓相配的锁栓孔,该锁栓孔的孔径宽于所述锁体通孔的直径;锁栓上设有用于穿装转轴并其与固定的转轴孔,锁体上的锁栓孔与锁栓构成离合连接。
9.为可靠的实现磁控止动装置的离合,所述锁栓上朝向锁体的一端设有导向锥。
10.所述的锁栓孔和锁栓为相匹配的棱柱形结构,优选为正六棱柱形。
11.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置磁传动操控器是一种手动操控器,该手动操控器包括操控器壳座及其内部的磁柱、磁柱定位连接件和绳轮,手动拉绳从手动拉绳进出口穿进操控器壳座内并绕装在绳轮上;操控器壳座包括内部均为半腔体结构且对称的前、后壳座,磁柱、磁柱定位连接件和绳轮均设置在所述的半腔体中,所述的前、后壳座的上、下两边分别设有上、下半燕尾轨,前、后壳座的上、下半燕尾轨分别通过上、下燕尾扣板扣合,将前、后壳座扣合成整体结构。
12.为加快装配速度,快速、准确地进行定位、安装,所述前、后壳座上的分别设有对应的定位销或定位孔,定位销插装在所述定位孔中。
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手动操控器,由于操控器壳座仅通过燕尾轨、燕尾扣板和定位销、孔实现扣合装配,因此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便于装配,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磁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磁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磁锁装置使用在中置百叶玻璃窗中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置遮阳中空玻璃磁传动手动操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前壳座和后壳座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前壳座和后壳座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是绳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23.首先,参见附图1-4。
24.本实施例的旋转磁传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包括一个中空玻璃内腔、边框和内置遮阳系统,以及外置磁传动操控器和腔内传动机构。腔内传动机构包括上边框17内的从动磁传动件和与其转动联接的卷绳器,二者位于同一水平轴线。为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施例还包括一个磁控止动装置。
25.本实施例的磁控止动装置,采用磁锁方式。该磁锁包括作为磁控滑块的锁体11和作为止动元件的锁栓,锁体11设有通孔12,通孔12的一端设有与锁栓相配的锁栓孔2。锁栓包括主体部分的栓杆4和一端的栓帽7,栓帽7和栓杆4中心设有贯通的转轴孔8,栓帽7上设有固定螺孔6,螺钉拧紧锁栓使其固定在卷绳器的转轴18上;为便于锁体11与锁栓之间离合,所述栓杆4的另一端设有导向锥10。
26.锁体11包括前面、后面13、左面1、右面5、顶面和底面,前面设有长方体的腔体,长方体的磁块14固定在该腔体中。为了便于滑动,所述锁体11的顶面为导向结构,包括上部的弧形板3、左竖板15和右竖板16,左竖板15和右竖板16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左面1和右面5的上端上,上部的弧形板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在左竖板15和右竖板16的上端上。锁体11的底面上设有开口槽9,锁体11的弧形板3和开口槽9分别可移动的置于上边框17内的滑槽中。锁体11卡接在上边框17内,只可以沿所述转轴18横向滑动,不能绕转轴18转动。
27.锁体11上的锁栓孔2与锁栓构成离合连接。在一般不需要锁止的情况下,锁栓与锁体11处于分离状态,转轴18及其遮阳物处于可调状态。当需要将转轴18锁止时,通过外置的磁传动手动操控器或其他铁器或磁块,通过吸引锁体11上的磁块14,将锁体11移向锁栓,使锁体11上的六棱柱形锁栓孔2套装在锁栓的六棱柱形栓杆4上,形成结合的状态,这时转轴18被锁体11锁止,不能转动。
28.锁体11和锁栓,在生产制造时,可采用的材料可为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或其他尼龙材料。
29.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以上的最优实施例。
30.例如,也可以把本实施例中的锁体11和锁栓位置和动作状态颠倒过来,锁体11固定安装在转轴18上并与其同步转动,锁栓上安装磁铁并在上框17内非转动的滑动移动,能够实现同样的技术效果。
31.同样,磁控止动装置的离合方式多种多样,上述优选的磁锁方式只是其中一种,其它的离合止动方式均可等同地用于本实用新型,只要能够实现类似于本实施例的锁体和锁栓的离合锁止的技术效果即可,例如:用磁控滑块带动的插销方式等。
32.以下,参见附图5-8。
33.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操控器,包括非导磁材料制作的操控器壳座203、磁柱、磁柱定位连接件、绳轮207、手动拉绳206,操控器壳座203上设有手动拉绳进出口,手动拉绳206绕装在绳轮207上。磁柱定位连接件包括定位管202、左端部连接件201和右端部连接件204。左端部连接件201和右端部连接件204分别设置在定位管202的左端和右端,磁柱设置在定位管202的内部。所述绳轮207的左端联接右端部连接件204,所述磁柱定位连接件和绳轮207位于操控器壳座203的内部,所述磁柱定位连接件和绳轮207与操控器壳座203构成转动连接,手动拉绳206从所述操控器壳座203的手动拉绳进出口中通过。
34.为了优化结构,便于装配,提高互换性和便于操作,所述左端部连接件201和右端部连接件204上分别设有左轴承和右轴承,左端部连接件201和右端部连接件204的中心上分别设有左轴孔和右轴孔。作为绳轮207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绳轮207的左端设有左轴,绳轮207的右端设有右轴。绳轮207左轴穿装在右端部连接件204的右轴孔中,左轴与所述右轴孔构成跟转连接。绳轮207右轴上装有轴承205,所述操控器壳座203的内左端设有左轴承盲孔,所述操控器壳座203的内右端设有右轴承盲孔,在轴承孔的左侧设有绳轮装配腔体,该
绳轮装配腔体上设有所述手动拉绳进出口,在绳轮装配腔体的左侧设有右轴承孔。所述左轴承、右轴承、绳轮207和轴承205分别位于操控器壳体203的左轴承盲孔、右轴承孔、绳轮装配腔体和轴承盲孔中。
35.为了便于装配,作为绳轮207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绳轮207的左端设有传动轴224,绳轮207的右端设有轴孔225。所述绳轮207左端设有的传动轴224装在所述右端部连接件204右轴孔中,所述传动轴224与所述右轴孔构成跟转连接。所述绳轮207右端设有的轴孔225中装有销轴,销轴的外端装有所述轴承205。为提高强度和刚度,销轴用钢制成。
36.为防止轴向窜动,所述绳轮207右端设有的轴孔225为盲孔。
37.为提高跟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右端部连接件204的右轴孔为正六棱柱形孔,所述绳轮207的传动轴224为正六棱柱形轴,二者匹配、穿装。
38.为了便于装配、制造,如图5、6所示,所述操控器壳座203包括前壳座210、后壳座218,前壳座210和后壳座218结构对称,内部均为半腔体结构。前壳座210、后壳座218的内左端分别设有半左轴承盲孔209、217。前壳座10和后壳座18的内右端分别设有半轴承盲孔215、219。在半轴承盲孔的左侧、前壳座210和后壳座218内分别设有半绳轮装配腔体214、222。前壳座210和后壳座218在半绳轮装配腔体的左侧,分别设有半右轴承孔213、223。上述结构,分别构成设置左轴承、右轴承、绳轮和轴承的左轴承盲孔、右轴承盲孔、绳轮装配腔体和轴承盲孔。
39.进一步,为了便于组装,所述前壳座210、后壳座218的顶面分别设有上半燕尾轨212、220,前壳座210、后壳座218的底面分别设有下半燕尾轨216、221,使用上、下燕尾扣板将前、后壳座210、218连成操控器壳座的整体结构。附图中,未示出上、下燕尾扣板。
40.为便于准确、快速定位,所述后壳座218上设有定位销208,前壳座210上设有与定位销208相对应的定位孔211,定位销208插装在定位孔211中。同样,也可在前壳座210上设有定位销,在后壳座218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定位孔。
41.上述操控器壳座203、绳轮207、左端部连接件201和右端部连接件204,可采用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或其他尼龙材料制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