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拼接式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8789发布日期:2023-01-13 22:3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拼接式门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门板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快速拼接式门板。


背景技术:

2.门板是建筑装修中常用的材料,门板通常由多块板材拼接而成,现有的门板拼接通常采用焊接、打螺丝等等方式来进行加固,操作繁琐,安装效率低,不好拆卸,还容易对门板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拼装快捷方便,安装效率高且损害降低可拆卸的快速拼接式门板。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快速拼接式门板,包括主门板和副门板,主门板和副门板的至少一侧通过卡接结构拼装连接,卡接结构包括相适配的第一卡接槽和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槽和第一卡接部对应设置于所述主门板和副门板上。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槽包括相互贯通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卡接部从第一安装槽进入并卡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开口在侧边,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开口在上方。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限位部,第一安装部置于第一限位槽内以限制副门板前后移动,第一限位部抵于主门板的侧壁以限制副门板左右移动。
9.进一步的,所述主门板和副门板的左右两侧均沿长度方向成型有若干所述第一卡接槽和第一卡接部。
10.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结构还包括第二卡接槽和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槽和第二卡接部对应设置于所述副门板上和主门板上,所述第二卡接槽包括相互贯通的第二安装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卡接部从第二安装槽进入并卡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上方,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二安装部置于第二限位槽内以限制副门板左右移动,第二限位部抵于副门板的侧壁以限制副门板前后移动。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宽度大于第二安装部的宽度,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宽度大于第二限位部的宽度,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宽度大于第二安装部的宽度且小于第二限位部的宽度。
13.进一步的,所述主门板和副门板的上下两侧均沿宽度方向成型有若干所述第二卡接槽和第二卡接部。
14.进一步的,所述主门板和/副门板为框体结构,框体结构包括底板以及成型于底板上的侧框,所述卡接结构对应设置于侧框上。
15.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装更为简便快捷的门板,具体的,包括主门板和副门板,主门板和副门板的至少一侧通过卡接结构拼装连接,卡接结构包括相适配的第一卡接槽和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槽设置于主门板上,第一卡接部设置于副门板上,或者是,第一卡接槽设置于副门板上,第一卡接部设置于主门板上,安装时,只需要将设置有第一卡接部的门板对准设置有第一卡接槽的门板插入,通过结构本身进行快速安装固定,相比较现有的打螺丝、焊接等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卡接固定的方式不仅结构简单、生产容易,使用者易操作,对安装工人技术和经验要求低且省时省力,装配方便,提高了作业效率,安装时的损害降低,外表更加整洁美观,而且能够相互拆卸进行二次回收再利用,便于拆开维修或者只需更换损坏的其中一块门板,更加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一。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二。
19.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拼装的过程示意图之一。
22.图6的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拼装的过程示意图之二。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拼装的过程示意图之三。
25.图9是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10是副门板的立体图。
27.图11是图10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12是主门板的立体图。
29.图13图12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31.1-主门板;2-副门板;3-卡接结构;4-第一卡接槽;5-第一卡接部;
32.6-第一安装槽;7-第一限位槽;8-第一安装部;9-第一限位部;
33.10-第二卡接槽;11-第二卡接部;12-第二安装槽;13-第二限位槽;
34.14-第二安装部;15-第二限位部;16-底板;17-侧框;1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36.一种快速拼接式门板,包括主门板1和副门板2,主门板1和副门板2的至少一侧通过卡接结构3拼装连接,卡接结构3包括相适配的第一卡接槽4和第一卡接部5,第一卡接槽4和第一卡接部5对应设置于所述主门板1和副门板2上。
3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装更为简便快捷的门板,具体的,包括主门板1和副门板2,主门板1和副门板2的至少一侧通过卡接结构3拼装连接,卡接结构3包括相适配的第一卡接槽4和第一卡接部5,第一卡接槽4设置于主门板1上,第一卡接部5设置于副门板2上,或者是,第一卡接槽4设置于副门板2上,第一卡接部5设置于主门板1上,安装时,只需要将设置
有第一卡接部5的门板对准设置有第一卡接槽4的门板插入,通过结构本身进行快速安装固定,相比较现有的打螺丝、焊接等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卡接固定的方式不仅结构简单、生产容易,使用者易操作,对安装工人技术和经验要求低且省时省力,装配方便,提高了作业效率,安装时的损害降低,外表更加整洁美观,而且能够相互拆卸进行二次回收再利用,便于拆开维修或者只需更换损坏的其中一块门板,更加节约资源。
3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门板1和副门板2仅便于解释说明,不作安装位置等特别限定。
3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防止第一卡接部5从第一卡接槽4上随意脱离,将第一卡接槽4设置为相互贯通的第一安装槽6和第一限位槽7,安装时,所述第一卡接部5先经过第一安装槽6然后进入并卡于所述第一限位槽7内,第一安装槽6和第一限位槽7之间有挡板18,无法直接将第一卡接部5拉出第一卡接槽4,防止随意位移,安装更加稳定。
4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安装槽6的开口在侧边,所述第一限位槽7的开口在上方,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第一卡接部5从侧边进入第一安装槽6直至位于第一限位槽7的开口上方,再向下进入第一限位槽7的安装方式,利用副门板2向下的重力将第一卡接部5牢牢卡于第一限位槽7内,结构巧妙且连接稳固。
4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接部5包括第一安装部8和第一限位部9,第一安装部8置于第一限位槽7内以限制副门板2前后移动,第一限位部9抵于主门板1的侧壁以限制副门板2左右移动,相当于第一卡接部5和第一限位槽7交叉卡接以限制副门板2和主门板1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的自由移动,相互牵制,卡接稳定。
4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门板1和副门板2的左右两侧均沿长度方向成型有若干所述第一卡接槽4和第一卡接部5,进一步增强主门板1和副门板2的连接强度,根据实际情况均匀设置多组卡接结构3,受力更加均匀不易损坏,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间隙。
43.为了确保主门板1和副门板2的连接强度,所述卡接结构3还包括第二卡接槽10和第二卡接部11,第二卡接槽10和第二卡接部11对应设置于所述副门板2上和主门板1上,所述第二卡接槽10包括相互贯通的第二安装槽12和第二限位槽13,安装时,所述第二卡接部11先经过第二安装槽12进入并卡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3内。
4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限位槽1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2上方,可以辅助配合第一卡接部5和第一卡接槽4的对准平移再向下安装的方式,确保副门板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使得位于主门板1上的第二卡接部11从下方的第二安装槽12进入上方的第二限位槽13内,同步卡接限位,一气呵成,省时省力;所述第二卡接部11包括第二安装部14和第二限位部15,第二安装部14置于第二限位槽13内以限制副门板2左右移动,第二限位部15抵于副门板2的侧壁以限制副门板2前后移动,相当于第二卡接部11和第二限位槽13交叉卡接以限制主门板1和副门板2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的自由移动,相互牵制,卡接稳定。
4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限位部15的宽度大于第二安装部14的宽度,所述第二安装槽12的宽度大于第二限位部15的宽度,使得第二安装部14和第二限位部15均可顺畅进入第二安装槽12内,所述第二限位槽13的宽度大于第二安装部14的宽度且小于第二限位部15的宽度,使得第二安装部14可以进入并卡于所述第二限位槽13内,同时第二限位部15无法从第二限位槽13内平移穿出。所述第二卡接槽10外轮廓可类似于“凸”字形或者葫芦形等上小下大的形状。
4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门板1和副门板2的上下两侧均沿宽度方向成型有若干所述第二卡接槽10和第二卡接部11,进一步增强主门板1和副门板2的连接强度,根据实际情况均匀设置多组卡接结构3,受力更加均匀不易损坏,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间隙。
47.所述主门板1和副门板2是四周均通过卡接结构3连接,无死角结构强度更高,完全依靠卡接结构3连接,替代焊接等繁琐专业的安装结构,为工人提效减负。
4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门板1和/副门板2为框体结构,框体结构包括底板16以及成型于底板16上的侧框17,所述卡接结构3对应设置于侧框17上,便于设置卡接结构3以及增加了门板的厚度、节省材料。
49.以第一卡接槽4开设于主门板1上,第一卡接部5成型于副门板2上;第二卡接槽10开设于副门板2上,第二卡接部11成型于主门板1上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原理如下:
50.首先将主门板1立于一旁倚靠于墙面或者置于地上皆可,将主门板1上设置有卡接结构3的一侧朝外,然后手持视门板的尺寸和材质可单人操作或多人协助副门板2靠近主门板1,将副门板2上设置有卡接结构3的一侧朝主门板1,使得副门板2上左右两侧的第一卡接部5对准第一卡接槽4,主门板1上上下两侧的第二卡接部11对准第二卡接槽10,此时副门板2相对主门板1略向上抬起离地高度高于安装到位后的高度,水平移动副门板2直至第一卡接部5依次穿过第一安装槽6进入第一限位槽7上方,第二卡接部11穿过第二安装槽12进入第二限位槽13下方,然后带动副门板2向下运动或者慢慢松手利用重力向下安装,使得副门板2上的第一卡接部5进入并卡于第一限位槽7内,主门板1上的第二卡接部11进入并卡于第二限位槽13内,此时第一卡接部5上的第一安装部8置于第一限位槽7内,第一限位槽7的宽度与第一安装部8的厚度适配,第一安装部8卡于第一限位槽7内无法前后移动并限制副门板2相对主门板1前后移动,第一限位部9抵于主门板1的侧壁,第一限位部9和副门板2的侧框17配合无法左右移动并限制副门板2相对主门板1左右移动;第二卡接部11上的第二安装部14置于第二限位内,第二限位槽13的宽度与第二安装部14的宽度适配且小于第二限位部15的宽度,第二安装部14卡于第二限位槽13内无法左右移动以限制主门板1相对副门板2左右移动,第二限位部15抵于副门板2的侧壁,第二限位部15和主门板1的侧框17配合无法前后移动以限制主门板1相对副门板2前后移动;副门板2即被安装到位,同时主门板1和副门板2的四周均通过卡接结构3牢牢固定,前后左右方向均无法自由移动,安装十分牢靠且快捷省时省力,将门板安装至门洞上的门框后,也限制了门板的上下移动,保障了主门板1和副门板2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轻易拆卸;
51.如果要拆分主门板1和副门板2也十分容易,只需先将门板整体拆卸下来,然后将副门板2向上抬起,使得第一卡接部5脱离第一限位槽7、第二卡接部11脱离第二限位槽13,再将副门板2朝向远离主门板1的方向水平移动,使得第一卡接部5脱离第一安装槽6、第二卡接部11脱离第二安装槽12即可,一抬一移,十分快捷省时省力,且不损坏门板结构。
52.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