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号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642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号码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一种锁房门、家俱和特殊保险设施用的锁具。
常见的弹子锁,锁多钥匙多,配带不便,容易遗失,能伪造,保险性能差;电子密码锁造价高,需电源,适用范围受到限制;而密码数字控制锁,开启麻烦,拨动对号时,越过相对刻线不能倒回已越过的刻线,必须重拨,人们在晚上以及盲人和手足不大方便的人无法开启,所以适用范围也同样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开启方便、保险性能强的机械号码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通过拨动左右两组轮子来完成开启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叙述。所提出的机械号码锁,在锁体外壳〔1〕内的左轴〔2〕上穿安有左齿轮1〔3〕、左齿轮2〔4〕、左齿轮3〔5〕、左齿轮4〔6〕、左齿轮5〔7〕、左齿轮6〔8〕,右轴〔12〕上穿安有右齿轮1〔13〕、右齿轮2〔15〕、右齿轮3〔16〕、右齿轮4〔17〕、右齿轮5〔18〕、右齿轮6〔19〕,且左轴〔2〕上的左齿轮与右轴〔12〕上的右齿轮是相互啮合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轴〔2〕,左轴〔2〕的中部设计有左小孔〔11〕,左小孔〔11〕中安有左弹簧〔10〕和左弹子〔9〕,左弹子〔9〕顶住左齿轮只能顺转,不能反转(如图1、2所示),且左轴〔2〕是直接与锁栓〔24〕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齿轮1〔3〕中间为一圆孔,外呈梯形齿,且左齿轮1〔3〕是固定在左轴〔2〕上部上的,如图1、3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齿轮2〔4〕、左齿轮3〔5〕、左齿轮4〔6〕、左齿轮5〔7〕、左齿轮6〔8〕外圆围设计成呈梯形齿,内圆围设计成呈锯齿形,并在内圆围锯齿的任一位置设计有呈半圆形凸鼓〔26〕,且半圆形凸鼓〔26〕的圆围角度在45°至90°范围内,如图2的左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右轴〔12〕与左轴〔2〕一样,中部设计有右小孔〔20〕,右小孔〔20〕中安有右弹簧〔21〕和右弹子〔22〕,使右弹子〔22〕顶住右齿轮只能反转,不能顺转,如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右齿轮〔13〕中间为一圆孔,外圆围的一边为梯形齿,另一边为板柄〔14〕,如图4所示,且右齿轮1〔13〕是活动安在右轴〔12〕上部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右齿轮2〔15〕、右齿轮3〔16〕、右齿轮4〔17〕、右齿轮5〔18〕、右齿轮6〔19〕外圆围设计成呈梯形齿,内圆围设计成呈锯齿形,并在外圆围梯形齿数字为0的一边设计有一小圆柱体〔23〕(如图2所示),以便人们在晚上开启时,知道其梯形为0,所以即可依次拨到自己需要的数字与号码。
上面所述的右齿轮2〔15〕、右齿轮3〔16〕、右齿轮4〔17〕、右齿轮5〔18〕、右齿轮6〔19〕,如轮子或齿数越多,号码数字越多,其号码组合的数次也就越多。所述的数字号码是标注在右齿轮梯形齿端面的。
该机械号码锁的号码确定是通过左齿轮来确定的,如左齿轮2〔4〕的左弹子〔9〕是顶在第2个锯齿时(其左弹子〔9〕所要顶的锯齿位置可任意),如图2所示,拨动右齿轮2〔15〕使左齿轮2〔4〕和凸鼓〔26〕转动至左弹子〔9〕处时,右齿轮2〔15〕上所对应的数如是1或2,即为该密码数字;如左齿轮3〔5〕的左弹子是顶在第5个锯齿,也同样拨动右齿轮3〔16〕使左齿轮3〔5〕的凸鼓转动至左弹子处时,右右齿轮3〔16〕上所对应的数字如是4或5,即为该密码数字,以下左、右齿轮如此类推即可定出所需的密码数字。所以只要调整左弹子与左齿轮内锯齿的位置,便可随时改变密码数字。
开锁时只要将所有右齿轮拨动至所定的密码数字,这时左轴〔2〕上的左弹子都处于左齿轮凸鼓处,扳动右齿轮1〔13〕上的扳柄〔14〕,即可使左齿轮1〔3〕左轴〔2〕同时转动,将锁栓〔24〕打开。关门时只需扳动小栓〔25〕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它克服了现有弹子锁锁多钥匙多的缺点,也解决了现有密码锁利用刻度密码对号麻烦,以及人们在晚上开启不方便的不足,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开启方便,保险性能强。


图1机械号码锁的形状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图1的A-A形状结构放大示意图(即从左齿2〔4〕与右齿轮2〔15〕下剖放大示意图)图3左齿轮1的形状示意图图4右齿轮1的形状示意图实施例按附图将锁体外壳加工成长60mm、宽60mm、高70mm,左、右齿轮直径25mm、厚5mm,以及左、右轴等零件加工成如图所示形状,组装成这种机械号码锁,经实用完全达到了设计的要求,且开启方便,保险性能强,使用效果好。
权利要求1.一种机械号码锁,其特征在于锁体外壳[1]内的左轴[2]上穿安有左齿轮1[3]、左齿轮2[4]、左齿轮3[5]、左齿轮4[6]、左齿轮5[7]、左齿轮6[8],右轴[12]上穿安有右齿轮1[13]、右齿轮2[15]、右齿轮3[16]、右齿轮4[17]、右齿轮5[18]、右齿轮6[19],且左轴[2]上的左齿轮与右轴[12]上的右齿轮是相互啮合的。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号码锁,其特征在于左轴〔2〕的中部设计有左小孔〔11〕,左小孔〔11〕中安有左弹簧〔10〕和左弹子〔9〕,左弹子〔9〕顶住左齿轮只能顺转,不能反转,且左轴〔2〕是直接与锁栓〔24〕相连。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号码锁,其特征在于左齿轮1〔3〕中间为一圆孔,外呈梯形齿,且左齿轮1〔3〕是固定在左轴〔2〕上部上的。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号码锁,其特征在于左齿轮2〔4〕、左齿轮3〔5〕、左齿轮4〔6〕、左齿轮5〔7〕、左齿轮6〔8〕外圆围设计成呈梯形齿,内圆围设计成呈锯齿形,并在内圆围锯齿的任一位置设计有呈半圆形凸鼓〔26〕,且半圆形凸鼓〔26〕的圆围角度在45°至90°范围内。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号码锁,其特征在于右轴〔12〕与左轴〔2〕一样中部设计有右小孔〔20〕,右小孔〔20〕安有右弹簧〔21〕和右弹子〔22〕,右弹子〔22〕顶住右齿轮只能反转,不能顺转。
6.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号码锁,其特征在于右齿轮1〔13〕中间为一圆孔,外圆围的一边为梯形齿,另一边为扳柄〔14〕,且右齿轮〔13〕是活动安在右轴〔12〕上部的。
7.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号码锁,其特征在于右齿轮2〔15〕、右齿轮3〔16〕、右齿轮4〔17〕、右齿轮5〔18〕、右齿轮6〔19〕外圆围设计成呈梯形齿,内圆围设计成呈锯齿形,并在外圆围梯形齿数字为0齿的一边设计有一小圆柱体〔23〕。
专利摘要一种机械号码锁,其特征在于锁体外壳(1)内的左轴(2)与右轴(12)上均穿安有左齿轮与右齿轮,且左轴(2)上的左齿轮与右轴(12)上的右齿轮是相互啮合的。这种机械号码锁,它克服了现有弹子锁锁多钥匙多的缺点,也解决了现有密码锁利用刻度密码对号麻烦,以及人们在晚上开启不方便的不足,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开启方便、保险性能强。
文档编号E05B37/00GK2083609SQ9121239
公开日1991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19日
发明者李正清 申请人:李正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