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024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门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门锁,具体是一种汽车门锁可自动锁紧装置。
目前,绝大多数汽车车门的启闭是由司机或乘客用人工方式来控制,这种控制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操作十分不方便,且不安全,尽管已有少数进口高档轿车装有自动门锁,但这种锁实际上也是用人工的方式来控制,缺少智能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好,安装方便,兼容性好,可适用于各类型汽车门锁的自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机械传动部分和控制电路部分,机械传动部分由电机、齿轮、传动杆等组成,齿轮装于电机传动轴上,传动杆与门锁相连,传动杆由齿轮带动,控制门锁启或闭,电机的正反转由控制电路信号控制,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判别器、脉冲发生器、触发器、延时回路、推动器及执行回路,电源判别器由串接在电源上的二极管(D1)和稳压滤波网络组成,脉冲发生器根据输入信号,输出相应脉冲,控制RS触发器,经三极管(T5)、(T6)组成的推动电路,使执行回路中相应继电器(JK1)、(JK2)接通,控制信号输出给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不影响原车结构,安装方便,可与市场上遥控及其它自动装置兼容,开关车门安全方便,可适用于各类型汽车门锁。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械控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部分结构示意图。
由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械传动部分和控制电路部分,机械传动部分安装在汽车各门内,通过电机(10)正反转来实现门的启闭,电机(10)的正反转受控于控制电路的信号,其结构是在电机(10)的传动轴上装有一7齿齿轮(5),托架(7)固定在电机(10)的上端,塔形齿轮(2)安装于其上,塔形齿轮(2)由31齿和8齿齿轮构成,由7齿齿轮(5)带动塔形齿轮(2)上的31齿齿轮,再由塔轮上的8齿齿轮带动“J”形13齿齿条传动杆(3),传动杆(3)与车门锁相连,齿条将力作用到锁上,完成控制信号的启或闭指令,其组件和一只开关(WS1)装在一枪式塑壳内。为了减轻齿条在运动时与外壳的磨擦和震动,在齿条与外壳的接触面上装有滑动滚珠,在传动杆上套有两块减震橡胶(4)。在“J”形传动杆(3)与外塑壳的活动处套有一螺纹式防尘套(6)。电机(10)上串有由整流二极管组成的限幅器。
控制电路部分由电源判别器、脉冲发生器、触发器、延时回路、推动器和执行回路组成,电源判别器接至汽车电瓶上,为防止极性接错,烧毁电路,电路中串接防极性接错二极管(D1),电阻(R5),电容(C2),(C3),稳压二极管(ZD1)组成稳压滤波网络,给控制电路提供理想电源,或非门(F1)-(F4)组成RS触发器,RS两端输入通常为高电平即“1”,根据逻辑关系(Q1)、(Q2)两输入平常为低电平即“0”,推动管(T5)、(T6)无输出,继电器(JK1)、(JK2)也无动作,电机(10)输入端无转动信号,当RS任意一端发生“0”的变化时,输出端(Q1)、(Q2)则有一端按逻辑关系发生“1”的变化,推动管(T5)或(T6)有输出,使(JK1)或(JK2)有一吸合,电机(10)工作,推动门锁启或闭。为使电机(10)能提供给门锁充足的启闭时间,在触发器中有一由电阻、电容(R17)、(C16);(R18)、(C17)组成的延时电路。推动管(T5)、(T6)为NPN管。脉冲发生器有七路控制,其中四路为关闭锁紧脉冲控制,三路为开启锁脉冲控制,1.手动锁紧当司机在驾驶室外用钥匙锁车,或在驾驶室内按下驾驶车门门锁,该车门门内的传动机构中的开关(WS1),随传动杆(3)联动,使手动端(DN2)端电位由高跳变到低,使电容(C4)放电,(C5)充电,触发器“S”端的电平由“1”跳变至“0”,此时(Q1)按逻辑关系输出高电平,三极管(T5)导通,继电器(JK2)吸合,电机(10)工作,汽车的其它门也同时联动锁紧。开关(WS1)装在传动机构中。2.配合遥控或其它外装置使用时,只要使遥控端(UP2)端接地,使其电位为“0”,此时的电容(C8)放电、(C9)充电,使“S”端电平跳变为“0”,(Q1)输出高电平,三极管(T5)导通,继电器(JK2)吸合,电机(10)工作,完成各门锁锁紧。3.关门自动锁紧当汽车人为熄火后,三极管(T4)导通,这时的(SP1)点电平为低电平,三极管(T3)为NPN型硅三极管,其基极接至门灯(MD)的负极上,发射极接(SP1)点(低电平),集电极接至(SP2)点(高电平)。当司机下车,推紧驾驶车门(门灯熄灭),三极管(T3)基极呈现高电位,(T3)导通,电容(C6)放电,(C7)充电,使触发器“S”输入端由“1”跳变为“0”,(Q1)输出高电平,三极管(T5)导通,继电器(JK2)吸合,电机(10)工作,使汽车各门锁自动锁紧;4.启动延时或配合行驶速度在电路中,由(R1)、(C2)构成RC延时电路,启动端(QD)接至继电器+12V上,当车启动后,电流通过(R1)慢慢向(C1)充电,其充电高度等于(ZD1)稳压值时,稳压二极管(ZD1)反向击穿,使三极管(T1)导通,同时使三极管(T2)导通,(T2)集电极接至手动端(DN1)上,(DN1)在门锁开启时呈现低电位,(T2)发射极接至(SP2)端上,呈现高电位,基极接测速端(MS)端,(T2)是PNP型硅三极管),使得电容(C6)放电,(C7)充电,触发“S”端低电平,(JK1)工作,完成自动锁紧。
此装置还可根据不同用户要求,配合行驶速度锁紧,(其速度控制电路可由霍尔感应元件构成),在本装置上配有接口。
汽车启动后关紧驾驶车门,门锁不会自动锁紧,为的是以防钥匙锁在车内,在该电路中设有联锁装置,汽车启动后,三极管(T4)基极是高电位,(T4)截止,(SP1)端位高电位与(SP2)电位相同,无锁紧脉冲输出。
开启、锁紧解除1.手动开启当司机用钥匙开门门锁时,车门内传动机构中的(WS1)开关,随传动杆联动,使得手动端(DN1)端变成低电位,电容(C14)放电,(C15)充电,触发器“R”端电平由“1”跳变为“0”,(Q2)按逻辑关系跳变为“1”,使(T6)导通,继电器(JK1)吸合,电机(10)有电压输入,汽车各门门锁由传动机构同时打开。2.司机停车熄火后,门锁自动开启三极管(T4)的基极接启动端(QD)端,集电极接(DN2)端,发射极接(SP2)点,当汽车熄火后,(QD)端电位由+12V,变成“0”,使(T4)导通,由于(T4)是NPN型三极管,其基电极在汽车门锁紧时呈低电位,发射极接(SP1)端呈高电位,使得(C12)放电,(C13)充电,触发器“R”端电平由“1”跳变为“0”,(Q2)输出高电平,(T6)导通,(JK1)吸合,电机(10)工作。汽车各门同时开启。汽车中途自然熄火不会影响车门,因为自然熄火不会控制(QD)端的电位。3.配合遥控及其外装置时,只要控制(UP1)端的电位使(C10)放电,(C11)充电,“R”端电位为“0”,(Q1)输出高电平,(T6)导通,继电器(JK1)吸合,电机(10)工作,汽车各门锁开启。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门锁控制装置,包括由微型直流电机、齿轮、传动杆组成的机械控制部分和控制电路部分,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判别器,脉冲发生器,触发器,延时回路,推动器和执行回路,电源判别器由串联在电源上的二极管(D1)和稳压滤波网络组成,脉冲发生器根据输入信号,输出相应脉冲,控制RS触发器,经延时回路控制由三极管(T5)、(T6)组成的推动电路,使执行回路中相应继电器(JK1)、(JK2)接通,并将控制信号输给电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脉冲发生器由开关三极管(T1)、(T2)、(T3)、(T4),电阻、电容组成,三极管(T1)的基极经由电阻(R1)、电容(C2)组成的延时回路接至(QD)端,(T2)的基极极接(MS)端,(T3)的基极接(MD)端,(T4)的基极接(QD)端,开关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使其输出端的电容充放电输出控制脉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延时回路由电阻(R18)、电容(C17);(R17)、(C16)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部分由微型直流电机(10)、7齿齿轮(5)、塔形齿轮(2)、“j”形传动杆(3)、托架(7)等组成,7齿齿轮(5)安装在电机(10)的传动轴上,托架(7)固定于电机(10)的上端,塔形齿轮(5)安装于其上,塔形齿轮(5)带动“j”形传动杆(3),“j”形传动杆与门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j”形传动杆上套有两块减震橡胶(4)。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汽车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110)、齿轮(2)、(5)、传动杆(3)等组件装在一枪式的塑壳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j”形传动杆(3)与塑壳活动处套有螺纹式防尘套(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10)上串有由整流管组成的限幅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门锁控制装置,包括由微型直流电机、齿轮、传动杆组成的机械控制部分和控制电路部分,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判别器,脉冲发生器,触发器,延时回路,推动器和执行回路,脉冲发生器根据输入信号,输出相应脉冲,控制RS触发器,经延时回路控制推动电路,使执行回路中相应继电器接通,并将控制信号输给电机。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可适用于各类型汽车门锁。
文档编号E05B65/20GK2205863SQ9424689
公开日1995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3日
发明者吴远彪 申请人:吴远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