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展示陈列架及其补强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83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体展示陈列架及其补强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软体展示陈列架及其补强用具。
在CD(compact-disk),MD(mini-disk),以及LD(Laser-disk)等圆盘状记忆媒体,还有录影带,录音带等卷带状(tape)记录媒体产品(以下简称为媒体产品)的销售店或出租店,主要是把这些媒体产品依软体或样式而分类,并在店内展示,此时店铺内部展示装置,对顾客是否具有魅力就相当重要了,因此软体展示架相继有各种提案出现。
请参看图9、10、11所示,图9、10、11是用来简单说明习用一般展示装置中,所采用“陈列架”的一个实例。
其中图9、10为多个陈列架配置于店内时的斜视图。


图11为其中一个陈列架放大后的局部图面。
图9、10中之1为展示多数媒体商品用陈列架,2为一组支架(stand),并立支撑于两端,而陈列架从上而下呈水平配置,3为落下挡板,用来防止所陈列的媒体商品从陈列架两端落下。
通常,商店内有多组支架2横向而配置,配合已分类各种媒体商品的数量组立“必要数目”的陈列架,可让多种媒体商品井然而有序地展出。
因此,就组立关系而言,各陈列架1及一组支架2,可以个别形成,相当便利,否则一体成形,整体形状会太复杂,只要个别成形,支架用各成型模具,就能各整合成一种,换句话说,同一形状多量产出很适合量产制造,制造后还能以同一方向重叠捆包及保存,对应储运送管理来说,既容易又有利。
参照
图11所示,各陈列架1的组成包括承载媒体商品的底板4,倚靠用背板5以及前述落下挡板3,而两端有腕部6介入,分别由一组支架2所支撑。另外,以向上倾斜方式置放,所以顾客的视线高度,在视觉上很容易辩认媒体商品的标题(TITLE)。
落下挡板3,除了原本“发挥防止媒体商品落下”的机能以外,还能配合底板4及背板5的角度补强,维持两者的位置关系。
一般而言,陈列架的背板5及底板4是以薄钢板折弯成形,作成L字形状。
底板4选定的深度,必须防止展示的媒体商品自然落下,而且让顾客容易取出商品,举例而言,录影带用陈列架大约在80m/m前后,用薄金属板很容易弯曲,为了保有强度而且考虑组立安全性,有的产品是将底板4前边向下、背板上边向后折成。
折弯后上边厚度造成店铺的展示面积减少比较不利,因此轻量用陈列架一般在12m/m左右,这两种在市场上很多,至于重量级由于媒体商品前后并排采用分别展示的形态所致,所以这种方式并不太多见。
然而,一般来说,媒体商品是容纳于合成树脂保护壳体内,纵向侧面则贴上标题,所以展示时,侧面朝前,纵向对齐顾客比较容易拿取,只是在纵向对齐的展示状态下,媒体商品的高度却因种类而异,例如录影带纵长与CD较短长度,一混合就会造成参差不齐。
因此,背板的高度(箭头方向h-h)虑及背后倚靠的安定性,对纵向较长的商品来说,以高背板为宜,反之,则适合采用较低之背板,另一方面展示架上下间隔(箭头方向d),则必则考虑顾客于陈列架取出各种媒体商品的方便性,所以实际情形乃依展示的媒体商品而异,分别选用最适当者。
以下叙述最近较具有魅力展示用陈列架的一个实例。
请参看
图10的展示例,陈列架左右相邻高度对齐,横向呈直线而配置,就人体工学观点而言,顾客的视线比较容易左右移动沿水平方向,多数媒体商品群组,可以有较齐货色之展现,也可以给顾客一种水平开阔的舒解开放感。
这种横向配置利用横长式陈列架,少数几个组合部品材料成本较少,组立工时也能大幅降低,相当理想。
但是落下挡板3在横向相邻两个展示架介于中间位置,对横向并列展示的媒体商品常造成妨碍,除了在横向配置排列上,会形成间隙外,更令遮住顾客的水平视线动向。举例来说,同一分类的媒体商品群组不但会造成不连绕的印象,而且对实际负责排列作业的店员来说。其缺点是媒体商品横向排列时,反而造成妨害,因此这些落下挡板3仍以去除为宜。
也有的是在同一店铺内,使用互相融通而不同的支架2,刻意将一部分底板间隔(箭头方向d)及背板高度(箭头方向h)局部变窄台变宽,并在组立时调整整体的高度,来配合不同群组不同高度的支架。
总之,这些陈列架1是由钢制素材形成,但使用多数陈列架用途时,理想仍以采用价廉的合成树脂制素材为宜,如此才能降低制造成本。
请再参看
图12、13、14所示,该图是用合成树脂制素材,所形成的陈列架,其中
图12显示其构造,
图13显示其使用状态,
图14则加注力学说明。
请再参看
图12、13、14之所示,该
图12、13、14是用来说明合成树脂制的陈列架1,包含底板4及背板5,从底板4的下面到背板的背面设有多数补强肋(rid)11,为了对抗底板4及背板5合成角被张开的展开力道(箭头F,F)对角部及底板4、背板5的折弯,予以补强,除了断面仍维持L字形断面以外,其余与前述陈列架产品类似。
换句话说,多数补强肋11,在结构上产生补强作用,即使以补强肋11代替落下挡板3,而底板4、背板5利用薄板产生,重量轻且价廉,但整体目标重点还要能补救强度之不足。
依此,合成树脂的材质,就要从广范围素材中,妥为选择。举例而言,可以采用PP及ABS等树脂,不但材质柔软,而且价廉。另外像Polystyrol,虽然刚性强具物理强度,但折弯时易反弹,遇冲击又容易破损,所以无论就制造面或物流管理面都很难处理,其他像一些玻璃纤维加入原本柔软材质中,作成强化素材,因为价格高,不利于降低成本,所以并不适用。
陈列架1本身形状与图9、10、11不同之处主要在补强肋11附加之后,在底板4及背板5外形上稍具厚度但就捆包保存,运输等物流管理而言,与钢材比较,在空间还不致造成妨碍程度,另外两端腕部6与两个支架2相结合的形态,也可采用原本相同的配件加上整体重量很轻,所以在店铺内组立,搬运操作都很便利。
至于底板4补强用前缘41、背板补强用上缘51,则相当于钢板陈列架折弯的作用。
其次,简单说明
图13的陈列架在使用状态下的变化参考
图13,媒体商品群组的合成重量,主要施加于底板上,假设装载最多时,等效总重量为W,则W(箭头方向)犹如集中于底板4的中央部位。对长度1000mm以上的陈列架1而言,因录影带大约在10kg左右,CD约15kg,所以几乎可以忽视。
然而,该创作人却发现以下现象,亦即底板4的前缘面(2点虚线)42向下弯曲,而背板5的上缘面(2点虚线)52向正前方弯曲,倒是底板4及背板5夹角间几乎没有弯曲现象。
以下,就该创作人依力学观点推论之请参看
图14,为了便于理解起见,将底板4及背板5展开,把原本陈列架从左右、中央分割为2,并假想成一块板子12,其中一端S可以想象成由前述位于两端之腕部所支撑固定。
此时,等效总重量(箭头W)被分成一半,相当作用方向相反的回转力(箭头1/2W、1/2W),这种作用力正好与陈列架产生扭曲变形的现象论吻合。
亦即,陈列架1虽有补强肋11存在,其展开力(箭头F)能充分受到对应,不致有单纯的弯曲,可是却无法排除扭曲的效果。
即使补强肋数目增加,纵向、横向斜向设置,与展开力(箭头FF)的效果相较,仍无法针对扭曲变形发挥实效。
故在此将软体实用的展示空间,如使用习用的陈列架将会产生以下所述问题如下(1)陈列架的素材如采用合成树脂,虽比钢板便宜,但象CD等媒体商品,采用保护外壳体的形态,全体重量不算轻,加上录影带以纵向侧面,面向前方展示,很不稳定,如果利用合成树脂陈列架,大量展示时,一旦底板及背板弯曲,很容易从底板下滑而破损,不容忽视。
(2)即使设有多数补强肋,陈列架所受张开的力,即使能克服,对等效重量引起的扭曲也无法有效抑制,结果仍无法采用合成树脂制素材。
(3)纵横或斜向交错设置补强肋时,底板及背板具厚度结构,不但重量增加,价格变高,与在先节约成本目的已相互背道而驰,且对防止扭曲却发挥不了多大效果。
兹为了改善以上传统之问题,必须能提供一种软体(Software)展示陈列架及补强用具,采用价廉的合成树脂制素材、构造简单却有合理有效的补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体(Software)展示陈列架及其补强用具,可以以价廉的合成树脂材料制造,且构造简单却又具有合理有效的补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体展示陈列架补强用具,其特征在于陈列架的组成,包括承载媒体之底板,还有背后倚靠用背板,陈列架搭载于两支架之间,以背板的上缘面纵长全部或一部分,作为长度,而深度方向的全部或一部分作为宽度,用来设置金属板状材料制的补强用具,该补强用具从上缘面方向,一直到背板中途至少作成3个卡合部,分别设置于板状材料的两端及中央近旁位置。
所述的软体展示陈列架补强用具,其特征在于其中2个卡合部沿背板的背面向下垂设,剩下1个则沿正面向下垂设,分别与背板上缘面卡合。
所述的软体展示陈列架补强用具,其特征在于该3个卡合部沿着背板上缘面深度方向至中间位置,从上缘面插进背板内。
所述的软体展示陈列架补强用具,其特征在于该卡合部其中之一位于中央,沿背板纵向全部长度或局部长度伸展,另外2个位于两端,沿背板纵向长度伸展或与整个长度互相连结。
所述的软体展示陈列架补强用具,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用具嵌合于背板的上缘形成一体。
一种软体展示陈列架,其特征在于陈列架的组成包括承载软体之底部,还有背后倚靠用背板,陈列架搭载于两支架之间,一旦多数陈列架上下组装用来展示软体时,就必须采取补强方法,亦即包括第1设置阶梯状用来将第1陈列架设置于2支柱间,还有第2设置阶梯状,用来将第2陈列架设置于第1陈列架的上方或下方;当第2陈列架配置于第1陈列架的上方时,则将第2陈列架背板中央下部,从正前方朝背后方向,嵌进第1陈列架背板中央上部;如第2陈列架配置于第1陈列架的下方时,则将第2陈列架背后中央上部,从背后朝正前方,嵌进第1陈列架背板中央下部,整个卡合完全靠第1、第2设置阶梯状达成任务。
一种软体展示陈列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板和背板,陈列架搭载于两支架之间,而第2陈列架组装于第1陈列架的上方或下方,利用补强用具插入背板;第1或第2陈列架在背板中央下部近旁设有卡合部使背板朝正前方向卡合,而卡合部设置时,分别从第1或第2陈列架的背板中央上缘向上方突出。
一种软体展示陈列架补强用具,其特征在于陈列架的组成,包括承载媒体之底板,还有背后倚靠用背板,陈列架搭载于两支架之间,而第2陈列架藉补强用具组装于第1陈列架的上方或下方;陈列架在背板的中央上部近旁,开设上下方向的孔部,补强用具从第1或第2陈列架嵌入,嵌合板从下方突出;第2或第1陈列架的背板中央下部,都设有向上突出的卡合板,嵌合板及卡合板之间设有定位停止部,卡合部插入孔部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1、补强肋无法消除的等效重量扭曲现象,已完全矫正而补强,即使是价廉的“合成树脂制”陈列架所无法避免的底板,背板弯曲也终经受到抑制。
2、展示CD等重量大的媒体商品或大量展示外形较不稳定的录影带时,由于弯曲现象已迎刃而解,所以采用合成树脂陈列架,也不致发生媒体商品滑落破损的状况。
3、底板及背板都以薄板素材降低成本,所以除整体重量减轻以外,陈列架本身价格也较低廉。
4、只需追加若干操作,就能补强陈列架,所以对传统组立作业毫无碍,能在短时间内,很容易地完成组成工作。
5、补强用具在构造上相当简单,无论是底板及背板都可卡合,而且与陈列架可分开作为附属品,另外销售或是制造成一体,有利于物流管理,对室内安装工程也很容易处理。
基于以上1-5等理由,即使采用价廉的合成树脂制素材,构造虽简单,但也能提供媒体陈列架及补强用具,发挥合理的补强作用。
为对本创作之功效及其特征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针对本创作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作一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系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第1种实施形态的实施图;图2与
图1相同系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第2种实施形态的实施例图;图3与
图1相同系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第3种实施形态的实施图;图4与
图1相同系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第3种实施形态的实施图;图5与
图1相同系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第2种实施形态的实施图;图6系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第2种实施形态的第5实施例图面;图7与图4相同系用来说明第6实施例图面;
图8与图4相同系用来说明第7实施例图面;图9系用来概略说明习用一般展示装置中所采用陈列架案例之图面;
图10系用来概略说明习用一般展示装置中所采用陈列架案例之图面;
图11系用来概略说明习用一般展示装置中所采用陈列架案例之图面;
图12系用来说明习用合成树脂制素材所作成的价廉陈列架。
图13系用来说明习用合成树脂制素材所作成的价廉陈列架。
图14系用来说明习用合成树脂制素材所作成的价廉陈列架。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下,请参照图面详细说明本创作的实施形态,如果和前述习用案例相同的部分,则在各图面附加相同代号,不再详述之其中
图1、2、3、4、5是用来概略说明本创作补强用具第1实施形态的说明图,其中
图1、2显示第1实施例,图5显示第2实施例,图3、4显示第3实施例。
以下,
图1、2第1实施例为中心,概略说明第1实施形态,至于第1、第2、第3实施例,则留待其后详述。
图1显示背板第1实施例,图2显示底板第1实施例。
请参考
图1,依据本创作第1实施形态,主要部位沿横长方向而形成,在陈列架1的背板5上缘面51,有一金属板71与其卡合。
金属板71以上缘面51的纵长方向全部或一部分作为长度,以深度方向的全部或一部分作为宽度,而且沿上缘面51的纵长方向全部或一部分作为长度,以深度方向的全部或一部分作为宽度,而且沿上缘面方向,直到背板中途位置,形成3个卡合部(72、73、72),其中2个卡合部72位于金属板的两端,其余1个卡合部73则位于中央近旁,一并构成补强用具7a。
请参考图2,补强用具7a除了可由背板5的上缘面51嵌入以外,同样也可从底板4的前缘面41嵌入,此时金属板71的形态不是与背板5上缘面51卡合,取而代之的是与底板4前缘面41卡合。
其次,请参考
图1、2及
图14说明补强用具的作用。

图1所示,补强用具7a嵌入上缘面51,透过与金属板71上缘面51的平行面刚性,具有矫正背板5扭曲的作用,卡合部72、73、72与上缘面51卡合后就能妥为固定,亦即两端的卡合部可让背板5的两端与金属板71互相定位,而中央卡合部73则让中央位置卡合定位,利用金属板71的刚性,发挥背板5扭曲抑制作用。
此时金属板71几乎等效抵消了背板5的回转力作用(箭头1/2W),而且底板4的回转力作用(箭头W)原本会造成底板4及背板5扭曲,补强后(箭头1/2W)也抵消了,结果有效总重量(箭头W)原本会造成底板4及背板5扭曲,补强后,整体已完全受到控制,与推理之现象,互相吻合一致。
如图2之所示,补强用具7b嵌合于底板4的前缘面41,透过与金属板71前缘面41的平行面刚性,具有矫正底板4扭曲的作用。
此时,与上述情形相同,有2个卡合部72设于底板4的两端,其途1个卡合部73则设于中央近旁,一体构成补强用具7b。
以上所述补强用具7a、7b,系分别将“金属板71”设置于上缘面51或前缘面41,其中卡合部位无论是在背板5、底板4的中途边缘或是埋设于内部,都可产生相同的效果。
就第1实施形态的用途而言,多数陈列架1组装时,以最上层的陈列架或是背板的高度(箭头h)比上下陈列架间隔(箭头d)为低的情况,最适合采用。
而图6、7是用来概略说明本创作第2实施形态的图面,其中图6显示第5实施例,图7显示第6实施例。
以下,利用图6、7实施例作中心,概略说明第2实施形态,至于第5、6实施例则在其后详述。
请参看图6之所示,本创作中第2种实施形态的主要部位,系采用阶梯状卡合,用来结合第1陈列架1及第2陈列架1,这种阶梯状卡合主要安装于第1、第2设置阶梯状之间,可依序完成组合作用,亦即第1陈列架1设置于2支柱间,作为第1设置阶梯状而第2陈列架1配置于第1陈列架上方或下方,则作为第2设置阶梯状。
如果第2陈列架1配置于第1陈列架1的上方时,则将第2陈列架1背板5中央下部,从正前方朝背后方向,嵌进穿过第1陈列架1背板5中央上部;如果第2陈列架1配置于第1陈列架下方时,则将第2陈列架1背板5中央上部,从背后朝正前方向,嵌进第1陈列架背板5中央下部。
以下再说明这种补强的作用。
请参看图6之所示,如果有多数陈列架,一般的作法都是从上方或下方,依序固定于支架之间,完成配置目的,随组装者临场而定,可作成1层或多层随意调配,然而以第2实施形态而言,主要是针对上下相邻2个陈列架1、1之组立,将原本惯用的一种组装方法,作成阶梯状卡合的改良,亦即在配置完成的第1陈列架1上,卡入紧邻配置的第2陈列架1,这种改良重点透过第1、2种陈列架1、1背板5中央位置,可将其下侧从另一陈列架上侧背后往正前方向卡合,正如同第1实施形态一样,也具有矫正背板扭曲的作用。
就第2实施形态的用途而言,当2个陈列架1、1上下组装时,如果背板5的高度h与上下陈列架间隔d几乎相等,或是此间隔d稍高情况下,最为适用。
换句话说,第2实施形态只要与第1实施形态互相搭配使用,则合成树脂制陈列架1、1的强度,无论是最上层或中间各层都能合理地补强,在展示空间内确保媒体商品毫不受损。
实施例首先参考
图1,这是一种实施形态的第1实施例,补强用具7a包括3个卡合部72、73、72,其中2个卡合部72,72沿背板5背面两端而设,其余1个卡合部73则沿正面设于中央近旁,依此即使用是习用的背板5也可直接从上缘面51卡入,把背板5妥为夹持,利用金属板71的刚性,有效地施加作用至上缘面51所以能确实固定于上缘面51。设于两端的2个卡合部72、72虽然最好是在上缘面51的两端,但只要左右均等配置,选定中途各位置亦无妨。
第1实施例,同样亦可将补强用具7b用于底板4的前缘面41,亦即2个卡合部72、72设于底板4的上面,而中央卡合部73则设于下面。
举例而言,一般的陈列架1的上缘面51深度及前缘面41的高度为18m/m,沿纵长方向,长达1200mm,如果毫无间隙地陈列媒体商品,则等效总重量大约为15kg,此时可采用1m/m厚的钢板,长度与1200m/m互相配合,而宽度大约20m/m就可达目的,另外采用2m/m厚铝板,也可得到同样的结果。
图5为一断面图,用来显示第2种实施例补强用具的卡合部断面。
如图5所示,第2实施例所采用的补强用具7c,计3个卡合部78,用来插入背板5内。
3个卡合部78分别在背板5上缘面51,沿深度方向,亦即背板5的厚度方向中间,从上缘面51、52插进背板5内。各卡合部78设置之纵长方向位置,则与第1实施例完全相同。
第2实施例中,3个卡合部78系稳藏于背板5的内部,而背板5的形状,即使异于习用的陈列架1亦无妨,如果卡合部露出有损于美观时,最适合采用这种方法。
请参看图3、4所示,这是第3实施例所用的补强用具,拥有两个横长方向的卡合部72′、73′。
这种新型补强用具,不但构造强度增加,整体形状很单纯,同时制造也很容易,比起前述3个卡合部的强度来说,抑制扭曲的作用业已增强,与背板的卡合也更加确实。
请参看图4所示,第3实施例也可和前缘面41卡合,有3个卡合部沿底板4纵长方向全部或一部分伸展,如能另外形成2个横长方向的卡合部73′、72′最佳。
如果图5采用第2种实施例应有3个卡合部沿背板5的纵长方向或一部分伸张,假设能另加一个横长方向的卡合部78则更为理想。
参考
图1、2、3、4、5,第4实施例是把补强用具7a、7b、72′、73′、7c)作为第1-3各实施例的结构,在上缘面51卡合成一体,形成新的陈列架1,除了这些补强用具7a、7b、72′、73′、7c与各侧面卡合成一体以外,前述金属板71从上缘面51或前缘面41近旁卡入时,上缘面51或前缘面41也可另外作成凸出部,利用凸出部陈列架1a也能和金属板71妥为卡合。
例如,金属板71的两端及中央近旁开设3个孔,而上缘面51及前缘面41相对应位置,则设有3个凸状,如果把凸状嵌入孔中,金属板71必能卡合定位,当然并不一定要作出凸出状,也可利用金属板71的弹性,在周缘位置,作成勾合状,亦能将金属板71妥为扣合。
其次,利用图6、7、8概略说明第2种实施形态,其中图6中显示第5实施例,图7显示第6种实施例,图8则显示第7种实施例。
图6是采用第2种实施形态的第5实施例,其中陈列架上侧的背板,在中央下部,设有从背后往正前方卡合之卡合板54,可从下侧的背板5的中央上缘,向上方突出。
第5种实施例陈列架,采用以下方式实施例,举例而言,在展示装置制造时,或店铺内部装璜有多数陈列架组装时,可从下侧朝上侧,依序组立陈列架1,这就是其中一个案例。
首先,将第1陈列架1定位,架设于2支架2间妥为固定,并在上方准备第2陈列架1。其次让第2陈列架1背板5中央下方,从正前沿其背后方向,朝第1陈列架1背板5中央上方,逐渐靠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让第2陈列架1定位,各背板5中央下部与上部互相卡合后,再架设于2支架2间,妥为固定。
如果从上侧向下侧,依序组立陈列架1时,因为上下结构已变换,所以除移动及卡合逆向以外,其余原则则相同。这和习用陈列架1组立手续比较,只不过追加若干卡合移动操作罢了,并不复杂,必须在短时间内弄清楚,且很自然地完成任务。
在第5实施例中,补强用具8′可和陈列架结合成一体,在店铺内部装璜工程中,可以省掉一边组立陈列架,一边逐个安装补强用具8′所需之作业,而且没必要将补强用具8′附属于陈列架1或另外外卖出库,结果,可省去交货再组立等麻烦,对捆包、保存等物流管理,相当容易而有利。
补强用具8′及陈列架1可以分开制造后,再作成一体,当然如能设计新的模具也可直接一体成型,此时只要单一模具就能制造,不但制造设备简化,还能提升量产性。
以上所述,尤其是从旁侧向下侧依序组立陈列架1时可将第2陈列架1中央上部,往第1陈列架1的中央下部移动,透过补强用具8′卡合,来补强第2陈列架1的背板5,让补强用具8′的卡合部54只是突出稍许高度,这些和习用的组立手续,将第2陈列架1置于第1陈列架1下侧的作业步骤,几乎完全没有变更。
请再参看图7之所示,这是使用第2种实施形态所改良的第6实施例,亦即在下侧的陈列架1,沿背板中央上缘开设上下方向的孔部53。
补强用具8有一向下突出的嵌合部82可以嵌进孔部53内,另外一卡合部83向上突出,可以从背后朝正前方向卡进,图中未显示的陈列架1之背板5中央下部内。
嵌合部82及卡合部83之间,设有定位停止部84,其厚度或宽度比孔部52为大,利用定位停止部84,可防止其从孔部55向下落,而补强用具8也要很容易安装于陈列架1,所以其尺寸也孔部53相同,很容易制造。
补强用具在结构上,如果从背板5中央下部安装,再与下侧的背板5中央上部卡合,亦无妨。
第6实施例在移动第2陈列架1之前,先把补强用具8安装于中央上部,由于补强用具8重量很轻,安装也很容易了解,并不致对传统组立作业程序造成妨碍,整个步骤顺序,如果先设置第1第2陈列架1之后,再安装补强用具亦可。
在第6实施例中补强用具是另外作成,而陈列架1本身只须设有孔部53,毫无突出部位,外形也没变化,所以多个陈列架1以相同方向重叠,捆包很少发生破损或勾住等现象,对物流管理非常有利。
补强用具8为小东西,不占空间很适合作为陈列架1的附加品,一同捆包,所以对捆包保存等流管理很容易而有利。再者,大形物体陈列架1先行架设于支架2间,然后将小东西补强用具嵌入孔部53以组装上层的陈列架1,所以优点是补强用具8及孔部53不致误装而损伤。
在构造上,补强用具从上侧的背板5的中央下部安装,或从下侧的背板5中央上部卡入皆可。
图8是一种柱状补强用具81,属于第7实施例。这是第6实施例沿上下方向伸展所成的柱状,除了不须要定位停止部以外,其余与第6实施例完全相同。
柱状补强用具81,依序通过各陈列架1孔部58,结果上下相邻的陈列架1在结构上,让上方背板5下部中央与下方背板5上部中央,有柱状补强用具81行经介入妥为卡合。
另外,沿上缘面51纵长方向,把中央局部切除,作成图中未显示的切除部,取代孔部58用来嵌入柱状补强用具81亦无妨,只是这种情况下,各背板的上部,就必须采用一些措施来固定柱状补强用具81了,可见,柱状补强用具81直接通过孔部58,倒可省下很多麻烦。
如第7实施例所述在移动第2陈列架1时,重量就轻多了,其穿过的方法很容易了解,所以对传统组立作业程序,毫无妨碍。
正如同第6实施例,把步骤稍变,先设置第1、第2陈列架1再通过补强用具,亦无妨。
当然,本创作并非仅止于前述各实施例,即使有各种变更,仍脱离不了本创作的要旨与设计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软体展示陈列架补强用具,其特征在于陈列架的组成,包括承载媒体之底板,还有背后倚靠用背板,陈列架搭载于两支架之间,以背板的上缘面纵长全部或一部分,作为长度,而深度方向的全部或一部分作为宽度,用来设置金属板状材料制的补强用具,该补强用具从上缘面方向,一直到背板中途至少作成3个卡合部,分别设置于板状材料的两端及中央近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展示陈列架补强用具,其特征在于其中2个卡合部沿背板的背面向下垂设,剩下1个则沿正面向下垂设,分别与背板上缘面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体展示陈列架补强用具,其特征在于该3个卡合部沿着背板上缘面深度方向至中间位置,从上缘面插进背板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软体展示陈列架补强用具,其特征在于该卡合部其中之一位于中央,沿背板纵向全部长度或局部长度伸展,另外2个位于两端,沿背板纵向长度伸展或与整个长度互相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软体展示陈列架补强用具,其特征在于该补强用具嵌合于背板的上缘形成一体。
6.一种软体展示陈列架,其特征在于陈列架的组成包括承载软体之底板,还有背后倚靠用背板,陈列架搭载于两支架之间,一旦多数陈列架上下组装用来展示软体时,就必须采取补强方法,亦即包括第1设置阶梯状用来将第1陈列架设置于2支柱间,还有第2设置阶梯状,用来将第2陈列架设置于第1陈列架的上方或下方;当第2陈列架配置于第1陈列架的上方时,则将第2陈列架背板中央下部,从正前方朝背后方向,嵌进第1陈列架背板中央上部;如第2陈列架配置于第1陈列架的下方时,则将第2陈列架背后中央上部,从背后朝正前方,嵌进第1陈列架背板中央下部,整个卡合完全靠第1、第2设置阶梯状达成任务。
7.一种软体展示陈列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板和背板,陈列架搭载于两支架之间,而第2陈列架组装于第1陈列架的上方或下方,利用补用具插入背板;第1或第2陈列架在背板中央下部近旁设有卡合部使背板朝正前方向卡合,而卡合部设置时,分别从第1或第2陈列架的背板中央上缘向上方突出。
8.一种软体展示陈列架补用具,其特征在于陈列架的组成,包括承载媒体之底板,还有背后倚靠用背板,陈列架搭载于两支架之间,而第2陈列架藉补用具组装于第1陈列架的上方或下方;陈列架在背板的中央上部近旁,开设上下方向的孔部,补用具从第1或第2陈列架嵌入,嵌合板从下方突出;第2或第1陈列架的背板中央下部,都设有向上突出的卡合板,嵌合板及卡合板之间设有定位停止部,卡合部插入孔部定位。
专利摘要本创作提供一软体展示陈列架及其补强用具,其特征在于:陈列架的组成,包括承载媒体之底板,还有背后倚靠用背板,陈列架搭载于两支架之间,以背板的上缘面纵长全部或一部分,作为长度,而深度方向的全部或一部分作为宽度,用来设置金属板状材料制的补强用具,该补强用具从上缘面方向,一直到背板中途至少作成3个卡合部,分别设置于板状材料的两端及中央近旁位置。尽管构造简单,却能发挥合理的补强效果。
文档编号A47F5/00GK2330255SQ96219178
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3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3日
发明者岛田知治 申请人:软体服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