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08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是一种汽车防盗锁。
汽车被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汽车厂家采取多种方法保护汽车被盗,如警示装置、方向锁定等等,虽达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成本高,结构复杂,安装不便等毛病,无法满足广大用户对汽车的安全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汽车防盗锁。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防盗锁是由底座、与底座铰接的壳体以及装在壳体内的轴向装置和弹簧、伸入壳体内的锁体构成,壳体上有一可供与锁体相连的拨杆滑动的滑槽,及壳体上有通孔与螺旋锁芯相配合,锁体上装有可调锁舌,可调锁舌上有与锁体相配合的螺纹。
该汽车防盗锁是由底座、壳体、及壳体内的弹簧、伸入壳体内的锁体构成,与锁体相连接的拔杆伸出壳体与壳体上的滑槽相应,另外,锁体上的锁芯是一种螺旋锁构成,滑动拔杆,使螺旋锁芯对准壳体上的通孔,旋转螺旋锁芯,壳体上的通孔与螺旋锁芯相配合锁定,锁体上装有一可调锁舌,可调锁舌上有与锁体相配合的螺纹,可调锁舌通过旋转伸出锁体,通过底座的固定,由壳体及壳体内的弹簧,伸入壳体内的锁体构成支撑杆,支撑离合器的踏板或油门的踏板促使离合器、油门失去原有的作用,支撑杆的长短可以通过可调锁舌来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体现在该汽车防盗锁采用壳体及壳体内的锁体通过锁体上的锁芯与壳体上的通孔固定来控制支撑物即离合器踏板、油门踏板进行锁定,该锁结构简单,方便安装,成本低,又不影响驾驶员的操作,是一种理想的防盗装置。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可以看出,该汽车防盗锁是由底座1、壳体2、壳体内的弹簧3、伸入壳体的锁体4构成,壳体2上有可供与锁体4相连的拔杆5滑动的滑槽8,壳体2有通孔7与锁芯6相应配合锁定,锁体的上装有可调锁舌9,可调锁舌9上有与锁体相配合的螺纹,调节可调锁舌9可以伸缩于锁体,底座1固定在离合器的踏板或油门的档板的垂直向下的位置,底座1铰接于壳体2,壳体内的弹簧3支撑着锁体4,锁体4上有一拔杆5伸出壳体与壳体2的滑槽8相配合,拔杆5可以滑动于滑槽8,当拔杆5滑动一定位置时,锁体4上的锁芯6与壳体2上的通孔7相应,旋转螺旋锁芯6伸入通孔7进行锁定,如果锁定长度过短或过长的情况下,可以调节锁体4上装有的可调锁舌9,使得可调锁舌9顶向或缩短离合器的踏板或油门的踏板,也可以在踏板打一个孔与可调锁舌9相配合,更增加了牢固性,当打开锁后,可以使整个壳体2放倒。这样,离合器、油门的踏板恢复原有的状态,放倒防盗锁,防盗锁又不影响驾驶员的操作,又可增加对汽车的安全保护。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防盗锁,是由底座(1)、与底座铰接的壳体(2)、在壳体(2)内轴向装置的弹簧(3),伸入壳体内的锁体(4)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2)上有可供与锁体(4)相连的拔杆(5)滑动的滑槽(8),壳体(2)上有通孔(7)与螺旋锁芯(6)相配合,锁体(4)上装有可调锁舌(9),可调锁舌(9)有与锁体相配合的螺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防盗锁,是由底座、壳体、壳体内的弹簧,伸入壳体内的锁体构成,壳体上有可供与锁体相连的拔杆滑动的滑槽,壳体上有通孔与螺旋锁芯相配合,锁体上装有可调锁舌,可调锁舌上有与锁体相配合的螺纹。该锁安装在汽车上很方便,不改变汽车的原有的结构,而且制造该锁成本低;整个防盗锁的结构简单,是一种汽车安全保护的优良设备。
文档编号E05B63/00GK2326484SQ9822669
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8日
发明者李明 申请人:李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