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663阅读:66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椅背角度调节器,用于汽车座椅或其它座椅椅背的角度调节。
座椅椅背角度调节器是汽车座椅上的重要部件,涉及到座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等重要技术性能指标。目前,我国生产的轿车所采用的角度调节器主要是根据双联齿轮内啮合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原理设计的。它包括两个齿板、一个双联行星齿轮、一个偏心轮及与椅座、椅背相联接的安装板组成。工作时,手柄带动偏心轮转动,双联行星齿轮在偏心轮偏心转动的作用下转动,带动齿板运动,实现座椅椅背角度的调节。但此种座椅角度调节器结构复杂、制造难度高,同时还有一个较大的缺点,由于齿轮啮合传动必须留有一定的齿侧啮合间隙,从而会使座椅角度调节器在自锁状态下椅背必然产生一定的晃动,影响了座椅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消除座椅椅背晃动且结构比较简单、自锁性能好、便于批量生产的无间隙座椅椅背角度调节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根据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的原理而设计,该座椅椅背角度调节器包括相互啮合的齿型为盲齿的内齿轮和外齿轮及作用在其中的偏心装置,与椅背相连接作为转动件的内齿轮的中心朝啮合的一侧有一个中心有孔的台阶轴,与椅座相连接作为固定件的外齿轮的中心有一个中心孔,所述台阶轴从所述中心孔中伸出,所述偏心装置包括偏心滑块及对其施加作用力的扭簧和一个用于驱动偏心滑块转动的转动体。
这种座椅椅背角度调节器的结构采用了新的设计型式,以往整体式的偏心轮被两个偏心滑块代替。当转动体转动停止时,由于弹簧张力的作用,使偏心滑块被挤向两侧,使两齿轮间的中心距增大,从而消除齿轮啮合间隙,使座椅角度调节器具有良好自锁性能,并消除了由于齿廓的间隙而引起的椅背的晃动;当转动体转动时,外加扭矩克服弹簧力使得偏心滑块相对运动,内、外齿轮间的中心距减少并产生啮合间隙,在偏心滑块的作用下实现齿轮间的相对转动,从而实现椅背角度调节。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偏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中,外齿轮1和内齿轮2齿形分别制成盲齿12和盲齿11,外齿轮1作为固定齿轮通过椅座连接板8与座椅椅座相联接,在外齿轮1的中心制出一个与偏心滑块(3、3′)外径相同的中心孔15;内齿轮2通过椅背连接板10与座椅的椅背相联接,并在有啮合的一侧制出一个台阶轴13,其台阶轴13的外径与偏心滑块的内径相同,且其中心开有一个中心孔(14),偏心滑块(3、3′)外侧圆弧中心与内侧圆弧中心存在一个偏心,当内、外齿轮啮合时,内齿轮2的台阶轴13位于外齿轮1的中心孔15之中,形成一个偏心环形槽18,将两个偏心滑块(3、3′)沿内齿轮2台阶轴13的外壁和外齿轮1中心孔15的内壁对称地装入偏心环形槽18中,其周长之和约占外齿轮1中心孔15周长的二分之一。扭簧4安装在两个偏心滑块(3、3′)之间,使扭簧4两端的张力分别作用于偏心滑块的凹槽(16、16′)处,转动体5制成的弧形台阶17插入偏心环形槽18所剩余的空间中,以使转动体5在受到外加力矩而转动时驱动偏心滑块(3、3′)转动,从而驱动内、外齿轮之间相对转动;与内齿轮2相联接的椅背连接板10对外齿轮1施加转动限位,与外齿轮1相联接的椅座连接板8对内齿轮2施加转动限位。装配过程中在转动副上涂润滑脂,并在外齿轮1的中心孔15上安装耐磨衬套6,在椅背连接板10与外齿轮1的接触面之间加入衬垫7,在椅座连接板8与内齿轮2的接触面之间加入衬垫7′,以减少磨擦,并在外齿轮1的表面加防尘罩9。
使用时,转动体5作为输入轴,当其受到操作扭矩作用时,推动一侧的偏心滑块(3、3′),使扭簧4压缩,偏心滑块之间相对距离变小,两齿轮之间中心距亦随之变小,内、外齿轮间出现啮合间隙,从而使内齿轮2在转动体5的作用下转动,实现椅背角度的调节。
当椅背调节过程结束,施加在转动体5上的扭矩即消失,扭簧4的张力使两个偏心滑块之间相对距离变大,两齿轮间中心距亦随之变大,此时内、外齿轮被挤死,齿侧啮合间隙完全被消除,从而使椅背无晃动。
权利要求1.一种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器,它包括内齿轮(2)、外齿轮(1)及作用在其中的偏心装置,其特征在于齿形为盲齿(11)的内齿轮(2)与齿形为盲齿(12)的外齿轮(1)相互啮合,与椅背相连接作为转动件的内齿轮(2)的中心朝啮合齿的一侧有一个台阶轴(13);与椅座相连接作为固定件的外齿轮(1)的中心有一个中心孔(15),所述台阶轴(13)从所述中心孔(15)中伸出,所述的偏心装置包括偏心滑块(3、3′)及对其施加相互作用力的扭簧(4)和一个驱动偏心滑块(3、3′)转动的转动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滑块(3、3′)沿内齿轮(2)台阶轴(13)的外壁和外齿轮(1)的中心孔(15)的内壁装入,且偏心滑块(3、3′)的外径与外齿轮(1)的中心孔(15)直径相同,偏心滑块(3、3′)的内径与内齿轮(2)的台阶轴(13)的外径相同,偏心滑块(3、3′)之外侧圆弧中心与内侧圆弧中心之间存在一个偏心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滑块(3、3′)为两个,每个偏心滑块的一端设有凹槽(16、16′),设有凹槽(16、16′)的偏心滑块(3、3′)对称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扭簧(4)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凹槽(16、1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从台阶轴(13)的中心孔(14)穿出的转动体(5)上有在偏心环形槽(18)中插入两个偏心滑块(3、3′)所剩余空间的弧形台阶(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外齿轮(1)的外表面加有防尘罩(9)。
专利摘要一种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器,内齿轮和外齿轮互相啮合,内齿轮的中心朝啮合齿方向上有一个带孔的台阶轴,外齿轮的中心有一个中心孔,台阶轴从中心孔中伸出所形成的圆形槽中有两个偏心滑块和转动体的弧形台,转动体克服扭簧的力量驱动偏心滑块转动,并带动内齿轮运动,从而实现椅背角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具有舒适性好、可在0—180°范围内无级调节角度,调节轻松自如、抗冲击能力强、椅背基本无晃动等优点,并有自行锁定的功能。可用于各种座椅椅背角度的调节。
文档编号A47C1/024GK2353244SQ9923706
公开日1999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18日
发明者王廷江, 黄正坤, 朱熙成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一○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