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开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43326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排气开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电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开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电压力锅,其中,排气开盖装置包括操作部件和排气转盘,操作部件设在电压力锅煲盖的外部,排气转盘设在煲盖的内部,操作部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排气转盘转动,当操作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能够通过排气转盘实现电压力锅的排气,当操作部件在排气后沿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时,通过排气转盘使煲盖的锅盖与锅身处于分离位置。此种排气开盖装置在沿第一方向转动后只能实现排气,若要使锅盖与锅身分离必须沿相反的方向转动,尽量避免由于误操作使高压蒸汽从锅身处的缝隙泄露,能够提高电压力锅操作时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
排气开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开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0002]电压力锅是厨房中常用的一种电器,烹饪效率高,操作比较简单,能够满足多种需求。较为传统的电压力锅上同时设置有排气按钮和开盖按钮,烹饪结束后需要先按动排气按钮释放电压力锅内的高压蒸汽,待高压蒸汽释放完毕后再按动开盖按钮以打开煲盖。
[0003]为了简化传统电压力锅的排气开盖操作方式,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通过连续转动开盖件来依次实现排气和开盖过程的电压力锅,其结构如图1所示,在电压力锅的煲盖5a的内盖51a上依次可转动地安装有:把手3a、转动凸轮Ia和连动滑块2a,排气阀6a通过排气顶杆7a抵接在转动凸轮Ia上。转动凸轮Ia和连动滑块2a之间设有柱体与槽体相配合的结构,连动滑块2a与煲盖5a的锅盖52a相连接。
[0004]在需要排气时,转动把手3a至第一设定位置时,转动凸轮Ia随之转动并通过排气顶杆7a将排气阀6a顶起排气。把手3a自第一设定位置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的过程中,把手3a可通过转动凸轮Ia带动连动滑块2a转动,连动滑块2a带动锅盖52a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时,锅盖52a与锅身处于分离位置。当把手3a带动转动凸轮Ia继续转动到第三设定位置时,转动凸轮Ia上的悬臂Ila触动煲盖5a上的卡扣4a,使得煲盖5a与锅身分离实现开盖。
[0005]这种方式虽然能够简化整个排气和开盖过程的操作,但是在转动把手3a排气时,要将把手3a的转动角度控制在第一设定位置之内是比较难于把握的,在转动操作过量的情况下可能会使锅盖52a与锅身分离,从而导致高压蒸汽从锅盖52a与锅身之间的缝隙泄露,可能会对操作者带来危险,特别是在由于误操作直接转动至第三设定位置时,会带来更大的伤害。因此,在考虑操作方便的基础上,亟待设计一种安全性更高的电压力锅。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排气开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电压力锅,能够提高电压力锅在排气和开盖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气开盖装置,包括:操作部件和排气转盘,操作部件设在电压力锅煲盖的外部,所述排气转盘设在所述煲盖的内部,所述操作部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排气转盘转动,当所述操作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能够通过所述排气转盘实现电压力锅的排气,当所述操作部件在排气后沿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时,通过所述排气转盘使所述煲盖的锅盖与锅身处于分离位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排气转盘上设有双向滑道,所述双向滑道的第一侧用于实现所述电压力锅的排气,第二侧用于排出余气和进入开盖行程段。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气顶杆和排气阀,所述双向滑道的两侧分别至少有一个顶端,所述排气顶杆的第一端用于推动所述排气阀,第二端能够在抵靠在所述双向滑道的顶端时将所述排气阀顶起排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双向滑道包括V形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双向滑道的第一侧设有限位结构,用于将所述排气顶杆限制在排气位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为设在所述双向滑道第一侧顶端的凸棱。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开盖曲柄,所述开盖曲柄与所述排气转盘连接,能够随所述排气转盘转动并带动所述锅盖转动。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在所述排气转盘与所述开盖曲柄之间,能够在排气完成后使所述排气转盘复位至所述煲盖与所述锅身密封的状态。
[0015]进一步地,所述锅盖上设有锁柱,所述开盖曲柄上设置有卡槽,所述锁柱的一端卡入所述卡槽内,以使所述开盖曲柄通过所述锁柱带动所述锅盖转动。
[0016]进一步地,所述排气转盘和所述开盖曲柄之一上设有第一凸台,另一个上设有第一凹槽,在合盖状态下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一凹槽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存在第一空转行程。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悬臂,所述悬臂能够随所述操作部件转动,当所述操作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三设定位置时,所述悬臂触动所述煲盖上的卡扣,以使所述煲盖与锅身分呙。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卡位转盘,所述悬臂设在所述卡位转盘上,所述卡位转盘设在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排气转盘之间,能够随所述操作部件转动。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在所述排气转盘与所述卡位转盘之间,用于在开盖后使所述卡位转盘复位。
[0020]进一步地,所述卡位转盘和所述排气转盘之一上设有第二凸台,另一个上设有第二凹槽,在所述锅盖与锅身处于分离位置时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存在第二空转行程。
[0021 ]进一步地,所述煲盖的内盖上设有固定柱,所述排气开盖装置包括开盖曲柄,所述卡位转盘、所述排气转盘和所述开盖曲柄同轴安装在所述固定柱上。
[0022]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件包括把手和触发件,所述触发件设在所述把手内,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煲盖上的卡扣连接,所述触发件能够在第二设定位置时在外力的作用下触发所述卡扣移动,以使所述煲盖与所述锅身分离。
[0023]进一步地,所述触发件为按钮,所述按钮能够在第二设定位置被按压时使所述卡扣移动。
[002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排气开盖装置。
[002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排气开盖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
[0026]所述操作部件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设定位置,带动所述排气转盘转动,通过所述排气转盘实现所述电压力锅的排气;
[0027]所述操作部件在排气后沿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时,通过所述排气转盘使所述煲盖的锅盖与锅身处于分离位置。
[0028]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开盖装置还包括悬臂,所述排气开盖装置的工作方法还包括:
[0029]所述操作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三设定位置,带动所述悬臂转动,所述悬臂触动所述煲盖上的卡扣,以使所述煲盖与锅身分离。
[0030]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件包括把手和触发件,所述触发件设在所述把手内,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煲盖上的卡扣连接,所述排气开盖装置的工作方法还包括:
[0031]在第二设定位置时,所述触发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触发所述卡扣移动,以使所述煲盖与所述锅身分尚。
[003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排气开盖装置,能够在将操作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实现排气,排气后将操作部件沿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时使锅盖与锅身处于分离位置。此种排气开盖装置在沿第一方向转动操作部件后只能实现排气,若要使锅盖与锅身分离必须沿相反的方向转动,将这两个步骤在操作方向上区分开来,尽量避免由于误操作使高压蒸汽从锅身处的缝隙泄露,能够提高电压力锅操作时的安全性,降低对操作者带来的伤害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3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4]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压力锅采用的排气开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处于合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处于排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处于排气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处于锅盖与锅身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6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处于开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7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卡扣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8a和图Sb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排气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9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开盖曲柄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10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44]图11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卡扣转盘、排气转盘和开盖曲柄的安装位置关系不意图;
[0045]图12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处于合盖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13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处于排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13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处于排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14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处于锅盖与锅身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15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未按下开盖按钮的剖视图;
[0050]图16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按下开盖按钮实现锅盖与锅身分离的剖视图;
[0051]图17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在开盖后自动复位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18为本发明排气开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排气转盘与开盖曲柄的安装位置关系示意图。
[0053]附图标记说明
[0054]Ia一转动凸轮;2a一连动滑块;3a —把手;4a —卡扣;5a —堡盖;51a—内盖;52a —锅盖;6a—排气阀;7a—排气顶杆;
[0055]I—操作部件;2—卡位转盘;3—排气转盘;4一开盖曲柄;5—排气顶杆;6—排气阀;7—卡扣;8 —锅盖;9一锅身;10 —堡盖;
[0056]11 -把手;12 —按钮;13 —第三弹性件;14一连接件;21 —悬臂;22 —第二凹槽;23 —第三配合面;24—安装孔;25 —第二弹性件;31—双向滑道;32—限位结构;33 —第二凸台;34 —第四配合面;35—第一凹槽;36 —第一配合面;37 —第一弹性件;41 一拨动臂;42 —卡槽;43—支撑臂;44 一第一凸台;45 —第二配合面;51 —第四弹性件;61—排气阀芯;71 —第五弹性件;72—第一扣牙;81 —锁柱;82—第一锅牙;91 一第二扣牙;92—第二锅牙;101 —固定柱;102—行程开关;A—第一空转行程;B—第二空转行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入口 ο
[0058]本发明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005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60]为了提高电压力锅在排气开盖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发明对现有的通过连续转动开盖件来依次实现排气和开盖过程的电压力锅进行了优化,提出一种改进的排气开盖装置,下面将通过图2至图18所示的各个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图2至图11为第一类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至图18为第二类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两类实施例基于同样的改进思路,二者之间的一些公共特征和功能之间可以相互借鉴。
[0061]—般地,电压力锅包括堡盖10和锅身9,堡盖10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盖、内盖和可转动的锅盖8。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排气开盖装置包括:操作部件I和排气转盘3,操作部件I设在煲盖10的外盖上,排气转盘3设在煲盖10的内部,可以安装在内盖上。操作部件I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排气转盘3转动,当操作部件I沿第一方向(例如图2中的Kl方向)转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参见图3所示,能够通过排气转盘3实现电压力锅的排气,当操作部件I在排气后沿相反的第二方向(例如图3中的K2方向)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时,通过排气转盘3使煲盖10的锅盖8与锅身9处于分离位置,参见图5所示。
[0062]此种排气开盖装置在沿第一方向转动后只能实现排气,若要使锅盖与锅身分离必须再沿相反的方向转动,本发明的实施例将这两个步骤在操作方向上分离开来,操作者在转动操作部件进行排气的过程中,不会直接顺势过渡到锅盖与锅身分离的状态,容易维持排气状态,使高压蒸汽在排气过程中只能从限压阀排出,尽量避免由于误操作使高压蒸汽从锅身处的缝隙泄露,能够提高电压力锅操作时的安全性,降低对操作者带来的伤害的风险。
[0063]为了使操作部件I在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转动时均能够进行排气,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a和图Sb所示,排气转盘3上设有双向滑道31,双向滑道31的第一侧用于实现电压力锅的排气,主要是为了在烹饪完成后将电压力锅内大部分的高压蒸汽排出;第二侧用于排出余气和进入开盖行程段,开盖行程段的定义将在下面出现具体排气结构时给出。
[0064]在锅盖8与锅身9处于分离位置时要排出余气的目的是,使得此时锅内不会形成密封,尽量避免下次合盖时由于锅内憋气而使煲盖10难以旋合。由于本发明的方案中排气和开盖是处于不同的方向的,因此需要设计成双向滑道31的结构形式,而现有技术的方案中排气及开盖时操作部件的转动方向相同,因而只需要设计单向滑道即可。
[0065]下面首先对电压力锅从图2所示的合盖状态变为图3所示的排气状态的过程进行说明。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排气开盖装置还包括排气顶杆5、限位阀6和排气阀芯61,排气阀6可以设在煲盖1的中心位置,操作部件I的转动中心偏离排气阀6的中心设置。双向滑道31的两侧分别至少有一个顶端,在排气转盘3转动时利用双向滑道31的顶端通过排气顶杆5将排气阀6顶起,以到达排气状态。
[0066]在合盖状态下,排气阀芯61的一端密封地设在排气阀6内,排气顶杆5的第一端用于推动排气阀6,在初始合盖状态下排气顶杆5的第一端与排气阀6之间可以预留间隙,排气顶杆5的第二端抵靠在双向滑道31上,并能够在运动至双向滑道31的顶端时将排气阀6顶起实现排气。
[0067]优选地,双向滑道31沿长度方向的两侧为顶端,两侧之间设有底端,底端可以设计为唯一的低点,也可以设计为接近波浪形的结构,底端和顶端之间形成斜面,便于排气顶杆5的第二端在双向滑道31上滑动,当然底端和顶端之间也可设计为曲面。
[0068]当操作部件I沿第一方向(例如图2中的Kl方向)转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排气顶杆5的第二端从双向滑道31靠近底端的位置移动到第一侧的顶端位置,从而利用双向滑道31一侧的斜面迫使排气顶杆5向上运动,同时通过排气顶杆5的第二端将排气阀6顶起,这时排气阀6脱离与排气阀芯61的密封状态,开始进行排气。
[0069]排气后在开盖的过程中,由于排气转盘3会随着操作部件I转动,排气顶杆5的第二端仍在双向滑道31上滑动,并利用双向滑道31第二侧的顶端排出余气,为了满足锅盖8的转动角度,排气顶杆5的第二端在运动至双向滑道31第二侧的顶端时,仍会继续运动,从双向滑道31第二侧的顶端至锅盖8转动到第二设定位置时排气顶杆5第二端所处位置之间的距离,定义为开盖行程段。
[0070]其中,开盖行程段与双向滑道31靠近第二侧的滑道可以设计为相互结合的分段结构,例如,开盖行程段为水平面,双向滑道31靠近第二侧的滑道为斜面。或者也可以设计为光滑过渡的整体结构,例如,开盖行程段与双向滑道31靠近第二侧的滑道整体行成高度递增且曲率半径递减的曲面。
[0071]优选地,如图8a和图Sb所示,双向滑道31沿排气转盘3的周向设置在排气转盘3的边缘位置,排气转盘3可以设计为整个圆盘形状的结构,也可以设计为满足排气开盖整体行程的扇形结构,排气开盖整体行程为第一设定位置与第二设定位置之间所形成的圆弧。将排气转盘3设计为扇形结构可以节约材料,使结构更加轻巧,而且能够为其它结构件的布置预留较多的空间。
[0072]在一种实施例中,双向滑道31呈V形结构。这种结构加工简单,两侧结构对称可使排气转盘3沿第一方向Kl和第二方向K2转动时,排气顶杆5的第二端从底端移动至顶端时,使限位阀6抬起的高度相等,而且通过排气顶杆5向排气阀6施加的作用力一致,从而延长排气开盖装置的使用寿命。为了使排气顶杆5沿双向滑道31运动更连贯流畅,尽量避免在排气开盖过程中发生卡滞,可以在双向滑道31的各个拐点或者顶端处设置圆角。
[0073]在此基础上,如图8a和图Sb所示,双向滑道31在长度方向的第一侧设有限位结构32,用于对排气状态进行保持。例如,对于V形结构的双向滑道31,限位结构32可以是设在双向滑道31第一侧顶端处沿自身宽度方向延伸的凸棱。作为扩展,限位结构也32也可以是挡块等。限位结构32在电压力锅处于排气状态时将排气顶杆5卡住,防止排气顶杆5在受到轻微外力时滑落至双向滑道31的底端,从而使操作者的手在脱离操作部件I时仍能可靠地保持排气状态。当排气完成后沿第二方向K2稍微转动操作部件I,使排气顶杆5的第二端跳过限位结构32后就能恢复至合盖状态。
[007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排气开盖装置还包括设在排气转盘3下方的开盖曲柄4,开盖曲柄4与排气转盘3连接,能够随排气转盘3转动并带动锅盖8转动。
[0075]在该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在排气结束后能够使各部件复位,如图10和图18所示,本发明的排气开盖装置还可包括第一弹性件37,第一弹性件37设在排气转盘3与开盖曲柄4之间,能够在排气完成后使排气转盘3复位至煲盖10与锅身9密封的状态。当操作部件I转动到第一设定位置排气完毕后,沿第二方向K2转动操作部件I使排气顶杆5跳过限位结构32后,只要松开操作部件I,即可通过第一弹性件37将排气转盘3操作部件I复位到原来的合盖状态,并且操作部件I也同步恢复到原始状态,即排气顶杆5的第二端再次回到双向滑道31的底端。更进一步地,设置在外盖和排气顶杆5之间的第四弹性件51(例如弹簧)可辅助排气顶杆5向下运动至第二端回到双向滑道31的底端。此时,限压阀6随排气顶杆5下落至与排气阀芯61接触,电压力锅内又重新处于密封状态,即复位到合盖时的状态。
[0076]在对排气过程进行具体的描述后,接下来将对锅盖8与锅身9实现分离的方式进行阐述。锅盖8与锅身9的分离主要依靠开盖曲柄4带动锅盖8转动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锅盖8上设有锁柱81,堡盖10的内盖上设有弧形槽,开盖曲柄4能够拨动锁柱81沿弧形槽运动,以使锅盖8转动。
[0077]在处于图3和图4所示的排气状态时,锁柱81位于弧形槽的第一端,排气顶杆5的第二端位于双向滑道31第一侧的顶端处。当操作部件I沿第二方向K2转动的过程中,如图5所示,排气顶杆5的第二端从双向滑道31第一侧的顶端移动至底端,再移动到第二侧的顶端后,继续在进入开盖行程段,直至锁柱81位于弧形槽的第二端,这时操作部件I到达第二设定位置,参考图10,锅盖8上的第一锅牙82与锅身9上的第二锅牙92分离,从而使锅盖8与锅身9分呙。
[0078]为了能够使锅盖8的转动更加平稳,如图5所示,可以相对地设置两组弧形槽和锁柱81配合的结构,但是开盖曲柄4只需对其中一个锁柱81进行驱动即可实现锅盖8的转动,这种结构可使锅盖8的受力更加平衡。
[0079]具体地,如图10所示,煲盖10的内盖上设有固定柱101,排气转盘3和开盖曲柄4同轴安装在固定柱101上,在向操作部件I施加外力时,能够通过排气转盘3驱动开盖曲柄4转动。如图9所示,开盖曲柄4上设有拨动臂41,拨动臂41上开设有卡槽42,锁柱81的一端卡入卡槽42内,以使开盖曲柄4通过锁柱81带动锅盖8转动。例如,卡槽42可以为设计在拨动臂41端部且一端开放的矩形槽。
[0080]进一步地,开盖曲柄4上还可设置支撑臂43,优选地,支撑臂43与拨动臂41垂直设置。如图4和图17所示,支撑臂43的端部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固定有磁铁46,在操作部件I带动开盖曲柄4处于合盖状态,磁铁46靠近接近开关102,接近开关102感应到磁力后输出信号给到控制主板,程序则可获知此时锅盖8上的第一锅牙82与锅身9上的第二锅牙92处于完全扣合的状态,合盖到位,锅体9才能开始正常加热,即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0081]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排气转盘3能够带动开盖曲柄4转动的运动关系,可以在排气转盘3与开盖曲柄4之间设置配合结构。在一种可选的结构形式中,如图2、图Sb、图
9、图11和图12所示,排气转盘3和开盖曲柄4之一上设有第一凸台44,另一个上设有第一凹槽35,在合盖状态下第一凸台44和第一凹槽35之间在第一方向Kl上存在第一空转行程A。
[0082]在电压力锅处于合盖状态下,如图2和图12所示,排气转盘3与开盖曲柄4之间在第一方向Kl上存在第一空转行程A,这时若沿第一方向Kl转动操作部件I至第一设定位置实现排气时,仅是排气转盘3沿第一方向Kl转动,开盖曲柄4保持静止,直至第一空转行程A结束时,排气顶杆5的第二端移动至排气位置,此时由于受到内盖上弧形槽第一端的限位,排气转盘3将不能继续沿第一方向Kl转动,起到限制排气状态下操作部件I可转动的极限角度的作用。
[0083]在排气过程中,第一空转行程A转移至相互配合的第一凸台44和第一凹槽35的另一侧。排气结束后,沿着第二方向K2稍转动操作部件I,排气转盘3就会在第一弹性件37的作用下复位至合盖状态,第一空转行程A也对应地恢复至如图2和图12所示的原始位置。当需要进一步沿相反的第二方向K2转动时,排气转盘3可直接带动开盖曲柄4转动。
[0084]在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中,如图Sb所示,为了将排气转盘3安装在固定柱101上,排气转盘3的转轴处设有安装筒,在安装筒的下端开设圆弧形的第一凹槽35,第一凹槽35的两侧标记为第一配合面36。如图9所示,为了将开盖曲柄4安装在固定柱101上,开盖曲柄4的转轴处也设有安装筒,在安装筒的上端设置圆弧形的第一凸台44,第一凸台44的两侧标记为第二配合面45。第一配合面36与第二配合面45之间形成第一空转行程A,第一空转行程A的长度要满足使排气转盘3从合盖对应位置转动至排气位置,即通过排气转盘3的转动使排气顶杆5的第二端从双向滑道31的底端运动至第一侧的顶端。
[0085]在上述各个实施例实现排气、锅盖8与锅身9分离的基础上,最后需要实现开盖动作,即煲盖10与锅身9分离。根据开盖操作方式的不同,下面将分别给出两种类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86]在第一类实施例中,参见图6至图11,排气开盖装置还包括悬臂21,悬臂21能够随操作部件I转动,当操作部件I沿第二方向K2继续转动至第三设定位置时,悬臂21触动煲盖10上的卡扣7,以使煲盖10与锅身9分离。
[0087]参见图10,卡扣7的一端设有第一扣牙72,第一扣牙72与锅身9上的第二扣牙91相互配合以实现煲盖10与锅身9的闭合。卡扣7为板状弯折结构,中部位置连接有第五弹性件71(例如弹簧),当悬臂21转动至卡扣7所在位置碰触到卡扣7的另一端时,就会以第五弹性件71为基点,使第一扣牙72移动从而与第二扣牙91相互脱离,以实现开盖。其中,悬臂21可通过多种方式触发卡扣7,例如,悬臂21可按压或提升卡扣7的另一端,使第一扣牙72翘起,或者悬臂21可带动卡扣7沿径向或周向移动,以使第一扣牙72与第二扣牙91相互脱离。
[008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7,本发明的排气开盖装置还包括卡位转盘2,悬臂21设在卡位转盘2上,卡位转盘2设在操作部件I与排气转盘3之间,能够随操作部件I转动,操作部件I能够通过卡位转盘2带动排气转盘3转动。在该实施例中,卡位转盘2控制开盖,排气转盘3控制排气,开盖曲柄4控制锅盖8与锅身9分离,通过不同的结构件分别控制不同的功能,可以尽量减少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影响,当其中一个结构件出现故障时,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对产品功能的影响。
[0089]优选地,如图10所示,卡位转盘2、排气转盘3和开盖曲柄4同轴安装在固定柱101上,能够简化各部件之间的联动关系,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卡位转盘2的上部设有两个安装孔24,以便与操作部件I实现牢固的连接,操作部件I可以是把手或旋钮等结构。
[0090]在实现开盖后,为了能够使卡扣7恢复至原来的状态,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排气开盖装置还可包括第二弹性件25(例如扭簧),第二弹性件25设在排气转盘3与卡位转盘2之间,用于在开盖后使卡位转盘2复位。当操作部件I转动到开盖位置时,悬臂21触动卡扣7,使卡扣7上的第一扣牙72与锅身9上的第二扣牙91相分离,此时只需松开操作部件I,第二弹性件25即可带动卡位转盘2复位,从而带动悬臂21脱离开卡扣7所在位置,从而使卡扣7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即图2所示的合盖状态。
[0091]为了实现卡位转盘2能够带动排气转盘3转动的运动关系,可以在卡位转盘2与排气转盘3之间设置配合结构。在一种可选的结构形式中,如图5、图7、图8a、图11所示,卡位转盘2和排气转盘3之一上设有第二凸台33,另一个上设有第二凹槽22,在锅盖8与锅身9分离状态下第二凸台33和第二凹槽22之间在第二方向K2上存在第二空转行程B。
[0092]在电压力锅处于锅盖8与锅身9分离的状态下,如图5所示,由于受到内盖上弧形槽第二端的限位作用,排气转盘3不能再沿第二方向K2转动。卡位转盘2和排气转盘3之间在第二方向K2上存在第二空转行程B,这时若沿第二方向K2转动操作部件I至第三设定位置实现开盖时,仅是卡位转盘2沿第二方向K2转动,第二空转行程B结束后,操作部件I将不能再沿第二方向K2转动,因而,第二空转行程B的大小起到限制开盖状态下操作部件I可转动的极限角度的作用。
[0093]在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中,如图7所示,为了将卡位转盘2安装在固定柱101上,卡位转盘2的转轴处也设有安装筒,在安装筒的下端设置圆弧形的第二凹槽22,第二凹槽22的两侧标记为第三配合面23。如图8a所示,在排气转盘3安装筒的上端设置圆弧形的第二凸台33,第二凸台33的两侧标记为第四配合面34。第三配合面23与第四配合面34之间形成第二空转行程B,第二空转行程B的长度为从锅盖8与锅身9分离状态到开盖状态卡位转盘2的转动行程。
[0094]在第二类实施例中,参见图12至图18,操作部件I包括把手11和触发件,触发件设在把手11内,触发件与煲盖10上的卡扣7连接,触发件能够在第二设定位置时在外力的作用下触发卡扣7移动,以使煲盖10与锅身9分离。其中,触发件可以通过按压、掰动或者触动的方式实现触发。
[0095]第二类实施例与第一类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在把手11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实现锅盖8与锅身9的分离后,不需要通过连续转动操作部件I实现开盖,而是通过操作部件I中额外的触发件来实现开盖。该实施例能够以较短的行程(即较小的操作角度)实现锅盖8、煲盖10与锅身9的分离,从而使操作者以较小的动作幅度完成开盖动作,降低了开盖的难度,更加方便于用于操作。
[0096]优选地,触发件为按钮12,按钮12能够在第二设定位置被按压时使卡扣7移动。图15为按钮12未被压下的结构示意图,按钮12的安装部上设有第三弹性件13(例如弹簧),按钮12的下方设有连接件14,以便使按钮12的动作能够触及到卡扣7。连接件14为L形结构,其一端与按钮12连接,另一端与卡扣7的端部保持适当的距离,该距离应小于按钮12的动作行程。
[0097]当把手11沿第二方向K2转动到第二设定位置时,连接件14会随着把手11转动至对准卡扣7的位置。这时当向下按压按钮12后,如图16所示,连接件14的端部将卡扣7压下,以第五弹性件71为基点,第一扣牙72外翻并与锅身9上的第二扣牙91相互脱离,实现开盖状态。作为扩展,当选择其它类型的触发件时,也可以设计相应的结构使第一扣牙72与第二扣牙91相互脱离。
[0098]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压力锅,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
[0099]对于第一种类型的实施例,此种电压力锅对应的工作过程为:沿第一方向Kl转动操作部件I至第一设定位置,通过卡位转盘2带动排气转盘3转动,使排气顶杆5运动至双向滑道31第一侧的顶端,排气顶杆5将限位阀6顶起与排气阀芯61分离进行排气。
[0100]排气完毕后,沿第二方向K2稍转动操作部件I,使排气顶杆5越过限位结构32,同时在第一弹性件37的作用下,使排气顶杆5运动至双向滑道31的底端,从而使排气转盘3复位至煲盖10与锅身9密封的状态。继续沿第二方向K2转动操作部件I,在此过程中,排气顶杆5从双向滑道31的底端运动至第二侧的顶端,再进入开盖行程段。同时排气转盘3带动开盖曲柄4转动,开盖曲柄4上的卡槽42通过锁柱81带动锅盖8转动,至操作部件I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时,锅盖8上的第一锅牙82与锅身9上的第二锅牙92处于分离位置。在排气顶杆5运动至双向滑道31第二侧的顶端时还能够排出锅内余气。
[0101]在锅盖8与锅身9处于分离位置时,锁柱81在弧形槽内已运动至第二端的极限位置,开盖曲柄4将停止转动,接着继续沿第二方向K2转动操作部件I至第三设定位置,卡位转盘2随之转动至卡扣7所在的位置,从而触发卡扣7,使得卡扣7上的第一扣牙72与锅身9上的第二扣牙91相互分离,以实现开盖。释放操作部件I后,卡位转盘2在第二弹性件25的作用下复位,以带动悬臂21脱离卡扣7所在的位置。
[0102]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实施例,电压力锅对应的工作过程与第一种类型的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在锅盖8与锅身9处于分离位置时,向下按动按钮12,按钮12通过连接件14触动卡扣7,以使卡扣7上的第一扣牙72与锅身9上的第二扣牙91相互脱离,以实现开盖。
[0103]无论是以上述哪种形式实现开盖的实施例,对于本发明提供的任一种电压力锅,都至少具备如下的优点:通过沿不同方向转动操作部件I来分别实现排气和开盖动作,不会因为操作者操作幅度太大或者误操作,而使电压力锅直接越过排气状态而过渡到锅盖与锅身分离的状态,在排气过程中高压蒸汽不会从锅身处的缝隙泄露,极大地提高了电压力锅使用的安全性。而且操作者完成整个排气开盖过程也不需要连续将操作部件转动太大的行程,只在一个固定的操作方位下即可舒适方便地完成烹饪完成后的一系列操作。
[0104]最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各实施例排气开盖装置的工作方法,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包括如下步骤:
[0105]步骤(I):操作部件I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Kl转动至第一设定位置,带动排气转盘3转动,通过排气转盘3实现电压力锅的排气;
[0106]步骤(2):操作部件I在排气后沿相反的第二方向K2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时,通过排气转盘3使煲盖10的锅盖8与锅身9处于分离位置。
[0107]对于上述给出的第一种类型的排气开盖装置,排气开盖装置还包括悬臂21,在步骤(I)和(2)之后,本发明的工作方法还包括:
[0108]步骤(3):操作部件I沿第二方向K2继续转动至第三设定位置,带动悬臂21转动,悬臂21触动煲盖10上的卡扣7,以使煲盖10与锅身9分离。
[0109]对于上述给出的第二种类型的排气开盖装置,操作部件I包括把手11和触发件,触发件设在把手11内,触发件与煲盖10上的卡扣7连接,在步骤(I)和(2)之后,本发明的工作方法还包括:
[0110]步骤(3’):在第二设定位置时,触发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触发卡扣7移动,以使煲盖10与锅身9分呙。
[0111]由于前面在排气开盖装置及电压力锅的主题中已经对其工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更加具体的工作方法可以参照前述内容,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可以相互对应。
[0112]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排气开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电压力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部件(I)和排气转盘(3),操作部件(I)设在电压力锅煲盖(1)的外部,所述排气转盘(3)设在所述煲盖(I O)的内部,所述操作部件(I)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排气转盘(3)转动,当所述操作部件(I)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设定位置时,能够通过所述排气转盘(3)实现电压力锅的排气,当所述操作部件(I)在排气后沿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时,通过所述排气转盘(3)使所述煲盖(10)的锅盖(8)与锅身(9)处于分离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转盘(3)上设有双向滑道(31),所述双向滑道(31)的第一侧用于实现所述电压力锅的排气,第二侧用于排出余气和进入开盖行程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顶杆(5)和排气阀(6),所述双向滑道(31)的两侧分别至少有一个顶端,所述排气顶杆(5)的第一端用于推动所述排气阀(6),第二端能够在抵靠在所述双向滑道(31)的顶端时将所述排气阀(6)顶起排Ho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滑道(31)包括V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滑道(31)的第一侧设有限位结构(32),用于将所述排气顶杆(5)限制在排气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32)为设在所述双向滑道(31)第一侧顶端的凸棱。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盖曲柄(4),所述开盖曲柄(4)与所述排气转盘(3)连接,能够随所述排气转盘(3)转动并带动所述锅盖(8)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37),所述第一弹性件(37)设在所述排气转盘(3)与所述开盖曲柄(4)之间,能够在排气完成后使所述排气转盘(3)复位至所述煲盖(10)与所述锅身(9)密封的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8)上设有锁柱(81),所述开盖曲柄(4)上设置有卡槽(42),所述锁柱(81)的一端卡入所述卡槽(42)内,以使所述开盖曲柄(4)通过所述锁柱(81)带动所述锅盖(8)转动。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转盘(3)和所述开盖曲柄(4)之一上设有第一凸台(44),另一个上设有第一凹槽(35),在合盖状态下所述第一凸台(44)和所述第一凹槽(35)之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存在第一空转行程(A)。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臂(21),所述悬臂(21)能够随所述操作部件(I)转动,当所述操作部件(I)沿所述第二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三设定位置时,所述悬臂(21)触动所述煲盖(10)上的卡扣(7),以使所述煲盖(10)与锅身(9)分呙。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位转盘(2),所述悬臂(21)设在所述卡位转盘(2)上,所述卡位转盘(2)设在所述操作部件(I)与所述排气转盘(3)之间,能够随所述操作部件(I)转动。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5),所述第二弹性件(25)设在所述排气转盘(3)与所述卡位转盘(2)之间,用于在开盖后使所述卡位转盘(2)复位。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转盘(2)和所述排气转盘(3)之一上设有第二凸台(33),另一个上设有第二凹槽(22),在所述锅盖(8)与锅身(9)处于分离位置时所述第二凸台(33)和所述第二凹槽(22)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存在第二空转行程(B)。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煲盖(10)的内盖上设有固定柱(1I),所述排气开盖装置包括开盖曲柄(4),所述卡位转盘(2)、所述排气转盘(3)和所述开盖曲柄(4)同轴安装在所述固定柱(101)上。16.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I)包括把手(11)和触发件,所述触发件设在所述把手(11)内,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煲盖(10)上的卡扣(7)连接,所述触发件能够在第二设定位置时在外力的作用下触发所述卡扣(7)移动,以使所述煲盖(1)与所述锅身(9)分离。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为按钮(12),所述按钮(12)能够在第二设定位置被按压时使所述卡扣(7)移动。18.—种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任一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1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17任一所述排气开盖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操作部件(I)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设定位置,带动所述排气转盘(3)转动,通过所述排气转盘(3)实现所述电压力锅的排气; 所述操作部件(I)在排气后沿相反的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二设定位置时,通过所述排气转盘(3)使所述煲盖(10)的锅盖(8)与锅身(9)处于分离位置。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开盖装置还包括悬臂(21),所述排气开盖装置的工作方法还包括: 所述操作部件(I)沿所述第二方向继续转动至第三设定位置,带动所述悬臂(21)转动,所述悬臂(21)触动所述煲盖(10)上的卡扣(7),以使所述煲盖(10)与锅身(9)分离。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排气开盖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I)包括把手(I I)和触发件,所述触发件设在所述把手(11)内,所述触发件与所述煲盖(10)上的卡扣(7)连接,所述排气开盖装置的工作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设定位置时,所述触发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触发所述卡扣(7)移动,以使所述煲盖(10)与所述锅身(9)分离。
【文档编号】A47J27/09GK105902150SQ201610497782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7日
【发明人】麦焕, 易庭增, 徐琦, 欧阳振华, 张继东, 张培德, 刘涛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