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直供饮水自控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12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深井直供饮水自控灭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化学制剂对深井直供水进行灭菌处理的装置,更确切地说是对深井直供水进行自控灭菌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装置。
饮用水卫生指标中对有害细菌含量作了明确规定每毫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要求小于三个。对于使用深井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县级水厂和企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是采取直供方式向用户供水,如水中有害细菌的超标,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加上供水管网中没有灭菌措施,有害细菌快速滋生,造成饮用水中的有害细菌严重超标,饮用这类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目前,有些深井直供饮水的水厂采取定时定量向深井中滴灌灭菌药液,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且方法原始繁琐,因而难以推广使用;至今单井或群井直供饮水尚无完善的灭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药准确、灭菌充分的深井直供饮水自控灭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深井水泵的地表出水管端,进水管与深井水泵的地表出水管相接,进水管的出水口作为供水源,在进水管的入水口设置注药器,注药器末端通过管道依次与流量计、药液箱联通。
采用不带单向止回功能的注药器时,为防止井水倒流入注药器及药液箱,在流量计与注药器之间串接一个控制阀。
为使在进水管中加入药液后的水能够混合的更加充分,进一步提高灭菌效果,在进水管的出水口设有混合器,使从进水管流出的水和药液在此进行二次混合。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该装置设置于深井水泵的地表出水管端,利用水泵高压出水管中水流压力,给插入进水管中的注药器产生一定负压而使之喷射药液,此时药液和进水管中水第一次混合,由于注药器是经流量计与药液箱接通的,在流量计上设定每立方米水所需药液的投放量,流量计便可准确控制设定的给药量;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混合器,使第一次混合药液的水在此进行二次混合,使得药液与水混合的更充分,进一步提高了灭菌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水泵抽水的同时注药器自动喷射药液,不需人工定时定量向井内滴加药液;药液的投放量可根据深井水中细菌含量的多少确定后设定在流量计上,这样就保证了给药量的准确性;由于采取药液与水的二次混合,使得灭菌更加充分,确保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同时,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和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本装置包括进水管1、药液箱2、流量计3、注药器4、控制阀5和混合器6,进水管1与泵管7的地表出水管口相接,进水管1的入水口设置注药器4,注药器4的末端通过管道经流量计3与药液箱2联通,灭菌药液贮存于药液箱2内,常用药液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漂白精等,在流量计3与注药器4之间的管路中设一控制阀5,控制阀5采用自控电磁阀且与水泵电机共用一个开关,当电机开启进行抽水的同时控制阀5也自动开通,此时利用水泵高压出水管中水流压力,给注药器产生一定负压使注药器4向进水管1内喷射药液,这时药液和进水管1内水第一次混合;根据深井中细菌的含量在流量计3上设置单位水流的药液喷射量,注药器4便会严格按照设定的投放量进行药液喷射;在进水管1的出水口处设一混合器6,混合器6内部设有弧形导流片,第一次混合后的水经过混合器6时在弧形导流片的作用进行第二次混合,使药液与水混合的更充分、灭菌更彻底。经实验,通过该装置灭菌后出来的深井直供饮水完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权利要求1.深井直供饮水自控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药液箱通过管道依次与流量计、注药器联通,注药器置于进水管内且与进水管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直供饮水自控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流量计与注药器之间串接有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井直供饮水自控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的出水口联接混合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利用化学制剂对深井直供水进行自控灭菌处理的装置,药液箱2通过管道依次与流量计3、注药器4联通,注药器4置于进水管1内且与进水管1密封,流量计3与注药器4之间串接有控制阀5,进水管1的出水口联接混合器6;该装置设置于深井水泵的地表出水管端,利用水泵高压出水管中水流压力,给置于进水管内的注药器产生一定负压而使之喷射药液;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灭菌效果好和安全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E03C1/046GK2464793SQ00256248
公开日2001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日
发明者李凡 申请人:李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