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塔自动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49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饮用水塔自动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开关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饮用水塔自动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楼顶水塔的补水是通过人工手动操作来控制水泵的运转和停止, 由于水塔在顶楼,操作人员需频繁跑动观察水位来实现上述操作,劳动强度比较 密集。而使用PLC来控制水泵,成本又太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操作人员比较高的劳动强度以及在操作 人员跑动过程中,因无法准确判定实时用水量大小而导致水塔出现缺水、溢水等 现象。
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泵、电机、电机开关电路、控制电路及低水位浮球开关和 高水位浮球开关,电机开关电路用于控制电机工作与否,其特征在于低水位浮球
开关SL1和高水位浮球开关SL2分别设在饮用水塔内的低低水位处和高水位处, 控制电路由转换开关及手动电路和自动电路组成,通过转换开关SA实现手动电 路和自动电路的切换;手动电路中接有交流接触器KM1,并通过接在电机开关电 路中的KM1的触头控制电机开关电路的通、断;自动电路中接有低水位浮球开关 SL1和高水位浮球开关SL2的触头及交流接触器KM2,根据SL1、 SL2感应水位所 得的电信号,通过接在电机开关电路中的KM2的触头控制电机开关电路的通、断; 前述交流接触器KM1和KM1的触点以并联的方式接在电机开关电路中。
上述电机开关电路由空气开关QK、熔断器FU、热保护继电器FR、交流接触 器KM1的常开触点和交流接触器KM2常开触点组成;空气开关QK的入线端连接 外部电源,出线端通过熔断器FU并接交流接触器KM1和KM2的常开触点,两交 流接触器出线端通过热保护继电器FR连接电机。
上述手动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停止按钮SB2、启动按钮SB1、交流接触器KM1 线圈、热保护继电器FR常闭的触点,其中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辅助触点并接 于停止按钮SB2两端(形成自锁)。
上述自动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停止按钮SB2、高水位浮球开关SL2常闭触点, 高水位浮球开关SL2常闭触点后并联连接①串接的低水位浮球开关SL1常开触 点和中间继电器KA线圈;②串接的中间继电器KA常开辅助触点、交流接触器 KM2线圈和热保护继电器FR常闭触点;交流接触器KM2常开辅助触点并接在中 间继电器KA常开辅助触点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为380V三相交流电,在自动电路中使用中间继电器KA 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触点容量,延长交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上述自动电路还包括一个并联的时控低水位报警电路,该电路包括低水位浮 球开关SL1常开触点、时间继电器KT和报警器,低水位浮球开关SL1常开触点 与时间继电器线圈串接,继电器KT常闭辅助触点与报警器串接后与时间继电器 线圈并联。此电路中使用时间继电器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报警时间。
上述报警器是警铃和/或红灯。
上述自动电路还包括一个并联的高水位显示电路,该电路由高水位浮球开关SL2的常开触点和绿灯串接而成。
为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在电位转换开关SA的入线端、手动电路及自
动电路中均设有熔断器FU。
所述手动电路和自动电路所用停止按钮SB2为同一停止按钮。 本实用新型所有电气元件,除浮球开关需另行购买外,其它均为单位常用电
气元件,很容易收集到。所以,本设计可以以很少的成本实现自动化改造,不需
要操作人员的重复劳动,并且,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宝贵的水资源,节约了
单位部分电能损耗。


图l是电机开关电路示意图 图2是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低水位状态(水塔缺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补水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低水位状态(水塔补水结束)示意图 图2中,转换开关SA的H触点是手动电路触点,A触点是自动电路触点 图3 — 5中,0是水塔进水口, I是水塔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水泵、电机、电机开关电路、控制电路及低水位浮球开关和高 水位浮球开关组成,控制电路由转换开关及手动电路和自动电路组成,通过转换 开关SA实现手动电路和自动电路的切换。
电机开关电路包括空气开关QK、熔断器FU、热保护继电器FR和交流接触器 KM1和KM2的常开触点。空气开关QK的入线端连接外部电源,出线端通过熔断 器FU并接交流接触器KM1和KM2的常开触点,两交流接触器常开触点的出线端 通过热保护继电器FR连接电机。
手动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停止按钮SB2、启动按钮SB1、交流接触器KM1线 圈、热保护继电器FR常闭的触点及熔断器FU,其中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辅助 触点并接于停止按钮SB2两端。
自动电路由三组并联的电路构成,其中
第一组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停止按钮SB2、高水位浮球开关SL2常闭触点, 高水位浮球开关SL2常闭触点后并联连接①串接的低水位浮球开关SL1常开触 点和中间继电器KA线圈;②串接的中间继电器KA常开辅助触点、交流接触器 KM2线圈和热保护继电器FR常闭触点;交流接触器KM2常开辅助触点并接在中 间继电器KA常开辅助触点两端。
第二组电路由低水位浮球开关SL1常开触点、时间继电器KT和警铃及红色 指示灯组成,低水位浮球开关SL1常开触点与时间继电器KG线圈串接,继电器 KT常闭辅助触点与警铃及红灯串接后与时间继电器线圈并联。此电路构成一个 时控低水位报警电路。
第三组电路由高水位浮球开关SL2的常开触点和绿灯串接而成,此电路构成 一个高水位显示电路。
上述低水位浮球开关SL1和高水位浮球开关SL2分别是设在低水位浮球和高 水位浮球内的微动开关。
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① 手动补水状态将电位转换开关SA转置手动档(即接至手动电路),并按
下启动按钮SB1,交流接触器KM1通电吸合并自保持,电动机M通电,带动水泵
运行,为饮用水塔加水。
② 自动补水状态将SA转置自动档(即接至自动电路)。
当水塔内水位低于预设低水位线时,低水位浮球开关SL1的常开触点吸合, 中间继电器KA线圈通电并使其常开辅助触点闭合,交流接触器KM2线圈通电, 其设在自动电路及电机开关电路中的常开触点闭合并自保持,电动机M通电,带 动水泵运行,为饮用水塔加水。与此同时,时控低水位报警电路中的低水位警铃 报警、红灯亮,时间继电器KT线圈得电,过了KT设定值时间后,时间继电器常 闭触点失电,停止报警,红灯熄灭。
当水塔内水位上升到高于预设高水位线时,高水位浮球开关SL2常闭触点断 开,使交流接触器KM2线圈断电释放,其设在自动电路中的常开触点由闭合状态 恢复至常开状态,电动机M断电,水泵停止运转,停止供水。同时,高水位指示 电路中的SL2常开触点闭合,高水位显示灯绿灯常亮。
自动电路和手动电路中的停止按钮SB2用于手工切断上述两电路,以防止水 泵出现空转现象而烧坏电机。
权利要求1、一种饮用水塔自动补水装置,包括水泵、电机、电机开关电路、控制电路及低水位浮球开关和高水位浮球开关,电机开关电路用于控制电机工作与否,其特征在于低水位浮球开关SL1和高水位浮球开关SL2分别设在饮用水塔内的低低水位处和高水位处,控制电路由转换开关及手动电路和自动电路组成,转换开关SA的两输出端分别连接手动电路和自动电路;手动电路中接有交流接触器KM1;自动电路中接有低水位浮球开关SL1和高水位浮球开关SL2的触头及交流接触器KM2;前述交流接触器KM1和KM1的触点以并联的方式接在电机开关电路中。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饮用水塔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开关电路由 空气开关QK、熔断器FU、热保护继电器FR、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触点和交流 接触器KM2常开触点组成;空气开关QK的入线端连接外部电源,出线端通过熔 断器FU并接交流接触器KM1和KM2的常开触点,两交流接触器出线端通过热保 护继电器FR连接电机。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饮用水塔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手动电路包括顺 次连接的停止按钮SB2、启动按钮SB1、交流接触器KM1线圈、热保护继电器FR 常闭的触点,其中交流接触器KM1的常开辅助触点并接于停止按钮SB2两端。
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饮用水塔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电 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停止按钮SB2、高水位浮球开关SL2常闭触点,高水位浮球开 关SL2常闭触点后并联连接①串接的低水位浮球开关SL1常开触点和中间继电 器KA线圈;②串接的中间继电器KA常开辅助触点、交流接触器KM2线圈和热 保护继电器FR常闭触点;交流接触器KM2常开辅助触点并接在中间继电器KA 常开辅助触点两端。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饮用水塔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电路还包括 一个并联的时控低水位报警电路,该电路包括低水位浮球开关SL1常开触点、时 间继电器KT和报警器,低水位浮球开关SL1常开触点与时间继电器线圈串接, 继电器KT常闭辅助触点与报警器串接后与时间继电器线圈并联。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饮用水塔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是警 铃和/或红灯。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饮用水塔自动补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动电路还包括 一个并联的高水位显示电路,该电路由高水位浮球开关SL2的常开触点和绿灯串 接而成。
专利摘要一种饮用水塔自动补水装置涉及自动开关器件领域,它包括电机开关电路,该电路设有并联的两个交流接触器KM1和KM2;还包括设在水塔内的低水位浮球开关SL1、高水位浮球开关SL2。本装置的控制电路设有手动电路和自动电路,手动电路控制KM1,自动电路控制KM2。SL1和SL2连接自动电路,SL1和SL2的状态是自动电路的控制条件之一。本装置所有电气元件,除浮球开关需另行购买外,其它均为单位常用电气元件,很容易收集到。所以,本设计可以以很少的成本实现自动化改造,不需要操作人员的重复劳动,并且,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宝贵的水资源,节约了单位部分电能损耗。
文档编号E03B11/00GK201236358SQ20082003974
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6日
发明者张武洲, 强 武, 强 王 申请人:中国药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