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便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473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坐便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间坐便器上使用的坐便垫,属卫生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坐便器上一般都设置有一个中间带有便孔的坐便垫,以提高其使用舒适性。当男 性坐着小便时,尿液很容易进入坐便垫与坐便器之间的间隙,使坐便器的前上部受到污染 并残留异味,很不卫生。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坐便垫的结构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坐便器受到尿液污染的坐便垫。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坐便垫,它包括一个形状与坐便器上表面相匹配且中部带有便孔的垫子,改 进后在垫子下部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位于坐便器内部且与坐便器的内壁相离, 其上缘与垫子中部的便孔的前缘固定连接。上述坐便垫,在弧形挡板与垫子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沿弧形挡板上缘排列且开口 朝后的冲水孔,在垫子后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前端通过垫子内部的水道与冲水 孔连通,后端与水箱出水管连接。上述坐便垫,在弧形挡板与垫子相连接的部位可以为一实体,上面不设冲水孔。本实用新型利用弧形挡板来遮挡尿液,防止尿液进入坐便垫与坐便器之间的间 隙,保证坐便器的前上部不会受到污染。对于不设有冲水孔挡板可以人工清洗;对于设有冲 水孔的挡板,冲水孔用于冲洗残留于弧形挡板上的尿液,使之保持清洁。进水管与水箱出水 管连通,每次冲洗坐便器时自动冲洗弧形挡板,无需额外操作,使用非常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弧形挡板;2、冲水孔;3、进水管,4、坐便器;5、水箱出水管;6、坐 便垫;7、便孔;8、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
图1,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坐便垫的基础上增加了竖直或者是倾斜的朝向下外 侧的弧形挡板1,弧形挡板1固定于垫子的下部,其上缘与垫子中部的便孔的前缘固定连 接。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将弧形挡板1固定在便孔前缘的前方距离便孔7内缘0-3cm处。弧 形挡板1可以与垫子做成一体,也可以通过卡槽连接。参看图2,本实用新型平放在坐便器4上,弧形挡板1向下或者向下外延伸至坐便器内,可对其前方的容易受到污染的部位进行遮挡和保护,防止尿液进入坐便垫6与坐便 器4之间的间隙。弧形挡板1的长度和宽度以能遮盖住坐便器4(马桶)前壁与坐便垫6 之间的间隙为宜,弧形挡板1的下缘应位于坐便器4(马桶)前壁上缘下方l-3cm,但不能与 坐便器4接触,以防阻挡水流。进水管3的一端与水箱出水管5连接,另一端与坐便垫6内 的水道8连通,当水箱内的水通过水箱出水管5冲洗坐便器4内壁时,部分水会依次经进水 管3、水道8从冲水孔2流出,冲洗弧形挡板1的后壁,使之保持清洁。
权利要求一种坐便垫,它包括一个形状与坐便器(4)上表面相匹配且中部带有便孔(7)的垫子,其特征是,在垫子下部设置有弧形挡板(1),所述弧形挡板(1)位于坐便器(4)内部且与坐便器(4)的内壁相离,其上缘与垫子中部的便孔(7)的前缘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坐便垫,其特征是,在弧形挡板(1)与垫子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 沿弧形挡板(1)上缘排列且开口朝后的冲水孔(2),在垫子后端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进 水管⑶的前端通过垫子内部的水道⑶与冲水孔⑵连通,后端与水箱出水管(5)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坐便垫,属卫生器具技术领域。目的是防止男性坐着小便时尿液污染坐便器。其技术方案为,该坐便垫包括一个形状与坐便器上表面相匹配且中部带有便孔的垫子,改进后在垫子下部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位于坐便器内部且与坐便器的内壁相离,其上缘与垫子中部的便孔的前缘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弧形挡板来遮挡尿液,防止尿液进入坐便垫与坐便器之间的间隙,使坐便器保持清洁。
文档编号E03D11/02GK201617763SQ20102012257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4日
发明者张奇, 张英泽, 陈伟 申请人:张英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