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管雨水收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008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雨水管雨水收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管雨水收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提高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水资源的再利用成为人们所 重点研究的问题。由于我国淡水资源紧张,不少大城市在用水高峰的夏季只能定量供水,但 很多社区的绿化灌溉还占用了大量的淡水资源,其实绿化用水只需要中水就行,也就是说 雨水即可解决问题。通常雨水经建筑物天面承接后,汇集在屋顶的雨水排水沟,该排水沟连 通雨水管,这些雨水管一般都是竖直连接在建筑物外墙上,然而大部分的雨水管上都没有 设置收集结构,绝大部分雨水通过雨水管被直接排入下水道而白白浪费。现在有一些水管 分水装置,可以在水管上开孔分流水管中的水,但这些装置大部分是用在有压水管上,在雨 水管中使用雨水收集效果不佳,并且当想要在雨水管上取消收集结构时无法实现。2009年 3月11日公告的CN100467932C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塑料管用分水器及其分 水方法,该分水器包括管箍和套接在管箍外壁的接头,接头包括有套接在纵向套管外侧的 外套筒及用于供水流入的内套筒,且内套筒的端部设有带孔的钻头。接头的外套筒旋合固 定在管箍的纵向套管内,钻头钻进水管并将水管开孔实现分水。该发明可以将水管内的水 引出,但如果用在雨水管上,由于雨水管是自流管,这样便使得雨水的收集效率不高,并且 分水方式对水管是永久性破坏,当不需要使用该结构时,雨水管无法正常工作,给实际应用 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雨水管雨水收集效率不高,并且当不需 要使用该结构时,雨水管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雨水管雨水收集结构,该结构可 以提高在雨水管中雨水的收集率,并且当不需要使用该结构时,不影响雨水管的正常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雨水管雨水收集结构,该结 构包括雨水管和出水管,在所述雨水管一侧设有通孔a,该结构还包括固定圈a和固定圈b, 所述固定圈a和固定圈b组合为管状,所述固定圈a和固定圈b的内径等于雨水管的外径, 所述出水管包括出水端和引水端,所述引水端穿过所述通孔a设置在雨水管内,在所述固 定圈a—侧设置通孔b,所述出水端穿过所述通孔b,所述固定圈a与雨水管贴合,固定圈b 与固定圈a配合安装在雨水管上。在所述出水管上设置引水端,可以使雨水管中的自流雨 水通过引水端流出出水端,提高雨水管中雨水收集效率,简单可靠。并且当不需要使用该结 构时,只需松开固定圈a和固定圈b,取出出水管,交换固定圈a和固定圈b的位置,并可以 将雨水管上的通孔a封闭,使得雨水管的功能不受影响。作为优选,所述引水端为半管状,该引水端安装在雨水管内开口向上。这种设计不 仅可以保证雨水收集的效率,而且将引水端制成半管,制造工艺简单。作为优选,所述出水管在引水端出水端的过渡区域弯曲形成安装台,该安装台上设有突肩,所述通孔b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突肩配合的凹槽,所述引水端斜向上安装在雨水 管内,所述出水端斜向下伸出雨水管。这样使得出水管在雨水管上倾斜安装,雨水管内的雨 水更容易流出,而且安装台、突肩和凹槽可以保证出水管在雨水管上稳定安装以及出水管 和雨水管连接处的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圈a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挂钩和凸台a,所述固定圈b与所述挂 钩配合一侧设置挂钩孔,所述固定圈b与所述凸台a配合一侧设置凸台b。固定圈a上的挂 钩和固定圈b上的挂钩孔配合,利用螺栓通过凸台a和凸台b将固定圈a和固定圈b固定, 这样使得固定圈a和固定圈b定位简单,安装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出水端设有倒钩。这样方便出水端连接软管,并使软管连接稳定。本实用新型在出水管上设置引水端,不仅提高了雨水收集效率,而且制作方法简 单,另外当不需要使用该结构时,只需将固定圈a和固定圈b松开,取出出水管,再将固定圈 a和固定圈b的位置对换便可以将雨水管上的通孔密封,不影响雨水管的正常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5是使用雨水收集结构时雨水管的径向剖视图;图6是不使用雨水收集结构时雨水管的径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雨水管雨水收集结构包括雨水管1、出水管4、固定圈a2 和固定圈b3,固定圈a2和固定圈b3为半管状,两个固定圈配合使用,且固定圈a2与固定圈 b3的内径与雨水管外径相同。在雨水管1 一侧开有通孔all,在固定圈a2上开有通孔b23。 如图2所示,出水管4包括一个引水端41和一个出水端42,引水端41为半管状,出水管4 在引水端41和出水端42的过渡区域内弯曲后形成安装台44,该安装台44上设置了突肩 43,通孔b23内侧面设置与突肩43配合的凹槽。引水端41斜向上安装在雨水管1内,半管 的开口向上,出水端42斜向下,在出水端42上设置倒钩,方便安装软管。如图3和图4所 示,出水端42穿过通孔b23,固定圈a2与雨水管1贴合,固定圈a2左右两侧设有挂钩21和 向外伸出的带有安装孔的凸台a22,固定圈b3与挂钩21配合一侧设置挂钩孔31,与所述凸 台a22配合一侧设置向外伸出的带有安装孔的凸台b32。固定圈b3利用挂钩孔31与固定 圈a2上的挂钩21配合在雨水管1上贴合定位,利用凸台a22、凸台b32和螺栓5固定。当下雨时,雨水经过建筑物天面承接后,汇集在屋顶的雨水排水沟,通过排水沟流 入雨水管1,由于出水管4的引水端41为半管状且开口向上,雨水被引水端41引至出水端 42,出水端42安装有软管,雨水经软管流入储存容器中。这样在需要浇灌绿化带时,便可以 从储存容器中取用,既合理利用了水资源,又方便实用。如图5和图6所示,当不需要使用雨水收集结构时,只需要松开固定圈a2和固定圈b3,取出出水管4,并将固定圈a2和固定圈b3的安装位置互换,便可以将雨水管1上的 通孔all封闭,不影响雨水管1的正常使用。
权利要求一种雨水管雨水收集结构,该结构包括雨水管(1)和出水管(4),在所述雨水管(1)一侧设有通孔a(11),其特征在于,该结构还包括固定圈a(2)和固定圈b(3),所述固定圈a(2)和固定圈b(3)组合为管状,所述固定圈a(2)和固定圈b(3)的内径等于雨水管(1)的外径,所述出水管(4)包括出水端(42)和引水端(41),所述引水端(41)穿过所述通孔a(11)设置在雨水管(1)内,在所述固定圈a(2)一侧设置通孔b(23),所述出水端(42)穿过所述通孔b(23),所述固定圈a(2)与雨水管(1)贴合,固定圈b(3)与固定圈a(2)配合安装在雨水管(1)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管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端(41)为半管 状,该引水端(41)安装在雨水管(1)内开口向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水管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在引水端 (41)和出水端(42)的过渡区域弯曲形成安装台(44),该安装台(44)上设有突肩(43),所 述通孔b (23)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突肩(43)配合的凹槽,所述引水端(41)斜向上安装在雨 水管(1)内,所述出水端(42)斜向下伸出雨水管(1)。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管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a(2)左右两 侧分别设置挂钩(21)和凸台a(22),所述固定圈b(3)与所述挂钩(21)配合一侧设置挂钩 孔(31),所述固定圈b (3)与所述凸台a (22)配合一侧设置凸台b (32)。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管雨水收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端(42)设有倒钩。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管雨水收集结构,该结构包括雨水管和出水管,在雨水管一侧设有通孔a,该结构还包括固定圈a和固定圈b,固定圈a和固定圈b组合为管状,固定圈a和固定圈b的内径等于雨水管的外径,出水管包括出水端和引水端,引水端穿过通孔a设置在雨水管内,在固定圈a一侧设置通孔b,出水端穿过通孔b,固定圈a与雨水管贴合,固定圈b与固定圈a配合安装在雨水管上。本实用新型在出水管上设置引水端,不仅提高了雨水收集效率,而且制作方法简单,另外当不需要使用该结构时,只需将固定圈a和固定圈b松开,取出出水管,再将固定圈a和固定圈b的位置对换便可以将雨水管上的通孔密封,不影响雨水管的正常使用。
文档编号E03B3/02GK201649162SQ20102030082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5日
发明者郑忠义 申请人:宁波市镇海中正园艺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