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道路积水清除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积水清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积水清除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道路积水清除主要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高,劳动效率低。特别是矿山内部运输公路,由于地下水和雨水作用,路面经常积水,靠人工不能及时清除道路积水, 路面受到积水侵泡,加之重载车辆碾压,道路非常容易破损,造成道路维修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且实现道路积水清除机械化的一种道路积水清除机。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道路积水清除机,其特征在于由带有牵引杆的框架,与此框架转动连接的滚筒,轴向依次均布在此滚筒上的四组径向导流装置,分别与此四组径向导流装置相连接的八个吸水装置,设在所述的框架上刮板装置和两个储水罐所组成,所述的四组径向导流装置在圆周方向自端部开始每相邻两组之间的夹角分别为45°、0°、45°,所述八个吸水装置在圆周方向均勻分布在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上,
所述的滚筒由筒体,与此筒体的两端面固定连接的滚动端板,固定在此滚动端板上且与此滚动端板相同圆心的空心轴所组成,所述筒体的外表面的圆周方向上均勻设有与所述八个吸水装置相对应的八个长条口,所述空心轴的轴向依次设有与所述的四组径向导流装置相对应的四个径向通孔组,所述空心轴两端外表面通过轴承与所述的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轴的中心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两个储水罐相连接,所述的径向通孔组由穿过所述空心轴中心的垂直径向通孔和水平径向通孔所组成。所述的吸水装置由与底部带有进水口的方形凹槽,设在此方形凹槽底部的过滤网,与此过滤网和所述方形凹槽的内侧面相靠接的吸水海绵体及海绵体固定件所组成,所述的方形凹槽的上端与所述的长条口的周边固定连接。所述的径向导流装置由分别与所述的垂直径向通孔和水平径向通孔的两端相连接的四个吸水导流单元所组成,所述的吸水导流单元由与所述方形凹槽底部相连接的漏斗,一端与此漏斗底部相连接的导流管,设在此导流管上的逆止阀所组成,所述的导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径向通孔组中相对应的垂直径向通孔或水平径向通孔相连接。所述的刮板装置由与所述的框架转动连接的转套,与此转套外壁固定连接的倾斜刮板和与所述的转套螺纹连接的紧固螺钉所组成,所述的倾斜刮板的下端与所述吸水海绵体相靠接。所述的滚动端板外周边设有环形橡胶轨道。所述的储水罐由与所述框架的下部相连接的吊架,设在此吊架上的罐体,与此罐体的进口相连接的进水管及管接头所组成,所述的管接头与所述的空心轴的端头相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本发明通过牵引杆与动力拖车相连接,实现与路面滚动连接的功能。本发明的吸水海绵体随筒体滚动,当转动到筒体下部且与地面接触时,将路面的积水吸入,当吸足路面积水的吸水海绵体转动到筒体上部,设在框架上的倾斜刮板将水挤入方形凹槽内,并经过过滤网过滤后进入漏斗内,然后通过导流管、空心轴通孔,最终进入储水罐内,由于导流管上设有逆止阀,即使筒体再次转到下部也不会造成水的倒流。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可通过牵引杆与任何动力拖车相连接,实现了道路积水清除机械化,提高了劳动效率;
2)在矿山企业,运矿车辆行驶的道路排水能力较差,本发明能及时清除矿山内部道路积水,起到提高道路使用年限,降低道路维修成本的作用;
3)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紧凑,实用方便,也可用于其他类型道路的积水清除工作。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图1的A-A剖视图。图中标号表示1筒体、2转套、3紧固螺钉、4倾斜刮板、5吸水海绵体、6过滤网、7 方形凹槽、8漏斗、9环形橡胶轨道、10滚动端板、11逆止阀、12框架、13导流管、14空心轴、 15轴承、16吊架、17罐体、18海绵体固定件、19牵引杆、20水平径向通孔、21垂直径向通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道路积水清除机,其特征在于由带有牵引杆19的框架 12,与此框12架转动连接的滚筒,轴向依次均布在此滚筒上的四组径向导流装置,分别与此四组径向导流装置相连接的八个吸水装置,设在所述的框架12上刮板装置和两个储水罐所组成,所述的四组径向导流装置在圆周方向自端部开始每相邻两组之间的夹角分别为 45°、0°、45°,所述八个吸水装置在圆周方向均勻分布在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上。牵引杆与动力拖车连接,带动滚筒在路面上滚动,八个吸水装置循环接触路面并吸收路面上的积水, 然后分别通过四组径向导流装置,将积水引入两个储水罐中等待处理。所述的滚筒由筒体1,与此筒体1的两端面固定连接的滚动端板10,固定在此滚动端板10上且与此滚动端板相同圆心的空心轴14所组成,滚动端板10与路面滚动连接,相当于滚筒上滚动支撑轮,防治筒体上的重量作用在吸水海绵体上而影响吸水效果。所述筒体1的外表面的圆周方向上均勻设有与所述八个吸水装置相对应的八个长条口,所述空心轴的轴向依次设有与所述的四组径向导流装置相对应的四个径向通孔组,所述空心轴两端外表面通过轴承15与所述的框架12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轴的中心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两个储水罐相连接,所述的径向通孔组由穿过所述空心轴14中心的垂直径向通孔21和水平径向通孔20所组成。所述的吸水装置由与底部带有进水口的方形凹槽7,设在此方形凹槽7底部的过滤网6,与此过滤网6和所述方形凹槽7的内侧面相靠接的吸水海绵体5及海绵体固定件18所组成,所述的方形凹槽7的上端与所述的长条口的周边固定连接。每当吸水海绵体与路面接触便吸收路面上的积水,待随筒体滚动转到上部时,刮板装置负责将水挤出,瞬间靠自重流入径向导流装置内。所述的径向导流装置由分别与所述的垂直径向通孔21和水平径向通孔20的两端相连接的四个吸水导流单元所组成;所述的吸水导流单元由与所述方形凹槽底部相连接的漏斗8,一端与此漏斗8底部相连接的导流管13,设在此导流管13上的逆止阀11所组成, 所述的导流管13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径向通孔组中相对应的垂直径向通孔或水平径向通孔相连接。进入径向导流装置的水首先进入漏斗8,然后通过导流管13进入空心轴直至到达储水罐,
所述的刮板装置由与所述的框架转动连接的转套2,与此转套2外壁固定连接的倾斜刮板4和与所述的转套2螺纹连接的紧固螺钉3所组成,所述的倾斜刮板4的下端与所述吸水海绵体5相靠接。倾斜刮板4的倾斜角度可随意调整,以有效挤出吸水海绵体5内的水分为调整目的,调整好后用紧固螺钉3固定。所述的滚动端板10外周边设有环形橡胶轨道9,其目的是与路面滚动平稳,无噪音,而且可以更换拆卸,便于维修。所述的储水罐由与所述框架的下部相连接的吊架16,设在此吊架16上的罐体17, 与此罐体的进口相连接的进水管及管接头所组成,所述的管接头与所述的空心轴14的端头相连接。本发明设计独特,合理,充分利用筒内空间,使结构紧凑,重量轻,适于推广。
权利要求
1.一种道路积水清除机,其特征在于由带有牵引杆的框架,与此框架转动连接的滚筒, 轴向依次均布在此滚筒上的四组径向导流装置,分别与此四组径向导流装置相连接的八个吸水装置,设在所述的框架上刮板装置和两个储水罐所组成,所述的四组径向导流装置在圆周方向自端部开始每相邻两组之间的夹角分别为45°、0°、45°,所述八个吸水装置在圆周方向均勻分布在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的滚筒由筒体,与此筒体的两端面固定连接的滚动端板,固定在此滚动端板上且与此滚动端板相同圆心的空心轴所组成,所述筒体的外表面的圆周方向上均勻设有与所述八个吸水装置相对应的八个长条口,所述空心轴的轴向依次设有与所述的四组径向导流装置相对应的四个径向通孔组,所述空心轴两端外表面通过轴承与所述的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轴的中心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两个储水罐相连接,所述的径向通孔组由穿过所述空心轴中心的垂直径向通孔和水平径向通孔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积水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水装置由与底部带有进水口的方形凹槽,设在此方形凹槽底部的过滤网,与此过滤网和所述方形凹槽的内侧面相靠接的吸水海绵体及海绵体固定件所组成,所述的方形凹槽的上端与所述的长条口的周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积水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导流装置由分别与所述的垂直径向通孔和水平径向通孔的两端相连接的四个吸水导流单元所组成,所述的吸水导流单元由与所述方形凹槽底部相连接的漏斗,一端与此漏斗底部相连接的导流管,设在此导流管上的逆止阀所组成,所述的导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径向通孔组中相对应的垂直径向通孔或水平径向通孔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积水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板装置由与所述的框架转动连接的转套,与此转套外壁固定连接的倾斜刮板和与所述的转套螺纹连接的紧固螺钉所组成,所述的倾斜刮板的下端与所述吸水海绵体相靠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积水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端板外周边设有环形橡胶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积水清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罐由与所述框架的下部相连接的吊架,设在此吊架上的罐体,与此罐体的进口相连接的进水管及管接头所组成,所述的管接头与所述的空心轴的端头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道路积水清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积水清除机,由带有牵引杆的框架,滚筒,设在滚筒上的四组径向导流装置,八个吸水装置,设在框架上刮板装置和两个储水罐组成,四组径向导流装置在圆周方向自端部开始每相邻两组之间的夹角分别为45°、0°、45°,八个吸水装置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筒体的外表面上,滚筒由筒体,滚动端板,空心轴组成,吸水装置由方形凹槽,过滤网,吸水海绵体及海绵体固定件组成,径向导流装置由四个吸水导流单元所组成,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道路积水清除的机械化,提高了劳动效率。
文档编号E03F1/00GK102322095SQ201110227079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9日
发明者徐志荣 申请人:鞍钢集团矿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