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61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给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十二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工仍然是工作的重点。在农村水厂净水工艺中,过滤是净水处理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净水水质的关键工序。目前已运行建成的农村水厂常用的滤池主要有重力无阀滤池、普通砂滤池和虹吸滤池等。重力无阀滤池因其具有设备简单、投资省、管理方便等优点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随着水处理负荷的增大和滤池运行时间的增长,滤池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故障,如滤池实现反洗难、虹吸管或辅助管长流水、反洗频率加快、不彻底等问题,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影响到生产和安全供水。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重力无阀滤池运行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给水过滤装置,该给水过滤装置具有反洗容易、工艺简单、施工方便、节水效果好以及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给水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系统、过滤系统、 出水系统和反冲洗系统,进水系统、过滤系统和出水系统依次串联,反冲洗系统与过滤系统连通,用于清洁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包括一用于控制进水系统工作与否的进水阀门,反冲洗系统包括一用于控制反冲洗系统工作与否的反冲洗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给水过滤装置还包括报警系统,报警系统的输入端与过滤系统相连,过滤系统能够触发报警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报警系统包括信号管和溢水管,信号管的入水口与过滤系统相连, 信号管的出水口与溢水管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配水区、反冲洗排水管、反冲洗阀门和反冲洗水箱,反冲洗阀门用于控制反冲洗排水管的通断,反冲洗水箱的出水口与配水区的入水口相连,配水区的出水口与过滤系统相连,经过滤系统反冲洗后的水经反冲洗排水管流出。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分配槽、进水总管、滤池进水管和进水阀门,进水阀门用于控制滤池进水管的通断,进水总管、水分配槽和滤池进水管依次串联,滤池进水管与过滤系统的入口相连。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给水过滤装置在重力无阀滤池的基础上,取消U型水封管和虹吸管,增加反冲洗排水管,并在滤池进水管和反冲洗排水管上各增加一个阀门,由原来的虹吸管自动控制过滤与反冲洗,改由人工控制两个阀门的关闭与开启来控制滤池的过滤与反冲洗,同时为较好的控制过滤与反冲洗的周期,增加了信号管,当滤料层水头损失达到一定值时,信号管提示反冲洗,此时由人工操作阀门实现滤池与反冲洗,克服了 U型水封管和虹吸管施工困难,滤池反冲洗持续进水及自动实现反冲洗难等缺点,具有反洗容易、工艺简单、施工方便、节水效果好,运行安全可靠的优点,而且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给水过滤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图1的1-1剖视图;图3是图1的2-2剖面图(过滤系统工作流程图);图4是图1的2-2剖面图(反冲洗系统工作流程图);图5是图1的3-3剖面图;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1-进水分配槽;2-检修孔;3-信号管;4-滤池连通孔; 5-挡板;6-滤料层;7-承托层;8-配水区;9-进水总管;10-滤池进水管;11-废水排水管; 12-滤池出水管;13-反冲洗排水管;14-进水阀门;15-反冲洗阀门;16-冲洗强度调节器; 17-出水渠;18-集水槽;19-爬梯;20-排泥管;21-溢水管;22-反冲洗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进水系统、过滤系统、出水系统和反冲洗系统。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分配槽1、进水总管9、滤池进水管10和进水阀门14,进水阀门14用于控制滤池进水管10的开关,水由进水总管9进入进水分配槽1,经过滤池进水管10进入滤料层。所述过滤系统包括滤料层6、承托层7,承托层7的作用是过滤时防止滤料流失,水通过滤池进水管10均勻分配至滤料层6,经过过滤后水经过反冲洗水箱22、集水槽18至滤池出水管12。出水系统包括滤池出水管12、集水槽18,过滤后水汇入集水槽18,通过集水槽18 至滤池出水管12排出。反冲洗系统包括配水区8、反冲洗排水管13、反冲洗阀门15、出水渠17、反冲洗水箱22,反冲洗阀门15用于控制反冲洗排水管13的开关,反冲洗时开启反冲洗阀门15,反冲洗水箱22中的水经配水区8均勻分配至滤料层,反冲洗后的水经反冲洗排水管13流至出水渠17。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报警系统,其包括信号管3和溢水管21,当滤料层阻力到达设计值时,信号管3中水位到达溢水管21管口,溢水管21溢水,水流至出水渠17,提示进行反冲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装置可根据滤料层6的水头损失大小,触发报警系统,通过控制进水阀门和反冲洗阀门来控制过滤与反冲洗周期。优选的,本装置还包括检修孔2,用于滤池检修,位于过滤装置顶部、两侧及滤料层 6的上部。本装置还包括滤池连通孔5,用于过滤装置内部的连通,位于过滤装置中间隔墙中部。本装置还包括挡板5,用于均勻配水水量,防止冲刷滤料层,位于滤池进水管10的管口。本装置还包括冲洗强度调节器16,用于调节反冲洗强度,位于反冲洗排水管13的管口。 本装置还包括爬梯19,用于工作人员检查及检修时用,位于过滤装置及进水分配槽1的池壁上。本装置还包括排泥管20,用于排除过滤装置底部淤泥,位于过滤装置底部并与出水渠连通。反冲洗系统还包括废水排水管11,出水渠17的出水口与废水排水管11相连。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装置的过滤系统的工作状况进水阀门14处于开启状态,反冲洗阀门15处于关闭状态。浑水经进水总管9进入分配槽1,由进水管10经过挡板5消能后均勻的分布在滤料层6上,经过过滤后,滤后水汇入集水槽18,通过集水槽 18至滤池出水管12排出。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装置的反冲洗系统的工作状况进水阀门14处于关闭状态,反冲洗阀门15处于开启状态。此时反冲洗水箱22中的水与反冲洗排水管13 之间形成水位差,由于重力差的作用,促使从反冲洗水箱22内的水循着过滤时的相反方向进入反冲洗排水管13,滤料层6因此得到反冲洗,反冲洗废水流入出水渠17,经废水排水管 11排出。关闭反冲洗阀门15,开启进水阀门14,反冲洗过程结束。过滤系统开始工作,过滤系统与反冲洗系统可交替运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装置的报警系统通过设计一信号管3,由信号管3提示过滤装置进行反冲洗,以便控制反冲洗周期。报警系统的工作状况为随着过滤时间的延续, 滤料层6水头损失逐渐增加,信号管3中水位相应逐渐升高。当水位上升至信号管3的溢水口时,水从溢水管21流下,提供反冲洗信号,此时可关闭进水阀门15,开启反冲洗阀门14, 过滤装置进入反冲洗状态。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实用新型,因此,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一些简单的变化或更改的设计,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给水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系统、过滤系统、出水系统和反冲洗系统,进水系统、 过滤系统和出水系统依次串联,反冲洗系统与过滤系统连通,用于清洁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包括一用于控制进水系统工作与否的进水阀门,反冲洗系统包括一用于控制反冲洗系统工作与否的反冲洗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过滤装置还包括报警系统,报警系统的输入端与过滤系统相连,过滤系统能够触发报警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系统包括信号管(3)和溢水管(21),信号管(3)的入水口与过滤系统相连,信号管(3)的出水口与溢水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给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配水区(8)、反冲洗排水管(13)、反冲洗阀门(15)和反冲洗水箱(22),反冲洗阀门(15)用于控制反冲洗排水管(13)的通断,反冲洗水箱02)的出水口与配水区(8)的入水口相连,配水区(8)的出水口与过滤系统相连,经过滤系统反冲洗后的水经反冲洗排水管(13)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给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分配槽(1)、进水总管(9)、滤池进水管(10)和进水阀门(14),进水阀门(14)用于控制滤池进水管(10)的通断,进水总管(9)、水分配槽(1)和滤池进水管(10)依次串联,滤池进水管 (10)与过滤系统的入口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水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系统、过滤系统、出水系统和反冲洗系统,进水系统、过滤系统和出水系统依次串联,反冲洗系统与过滤系统连通,用于清洁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系统包括一用于控制进水系统工作与否的进水阀门,反冲洗系统包括一用于控制反冲洗系统工作与否的反冲洗阀门。本实用新型由现有的虹吸管自动控制过滤与反冲洗,改由人工控制两个阀门的关闭与开启来控制滤池的过滤与反冲洗,具有反洗容易、工艺简单、施工方便、节水效果好以及运行安全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E03B7/07GK202164662SQ201120189358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7日
发明者冯晓楠, 张奎, 杜林 , 王宗平, 薛苗苗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