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275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流泄洪消能设施,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溢洪道(洞)或坝面溢流的阶梯消能工。
背景技术
田忠等在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公开了一种“V”形台阶溢洪道(见第42卷第2期,P21-25,2010年3月),由均匀连续“V”形阶梯构成。经数值模拟以及物理模型验证,其水流结构以及消能效果较传统均匀连续“一”形阶梯确实发生较大变化,如传统均匀连续“一”形阶梯漩涡结构呈现2元平面特征,而均匀连续“V”形阶梯漩涡结构呈现3元流特征,同等体型条件下,均匀连续“V”形阶梯的消能率高于传统均匀连续“一”形阶梯。均匀连续“V”形阶梯虽然能提高消能率,改善水流结构,但却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阶梯边界由原来的直线“一”字变为带有尖锐凸角的折线“V”字型,因此在前几级阶梯上极易产生“水翅” 现象,所谓“水翅”现象是指水流下泄形成的水舌由于速度较大,水流边壁形状突然改变,在第I级阶梯面上水舌冲击力大于水舌重力,受到阶梯面的反作用力,射流方向改变,水舌被抛射并越过数级阶梯的现象。2、“水翅”现象的发生会使水流翻越溢洪道边墙冲刷岸坡或相邻建筑物基础,从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运行。3、若不设法减弱或消除“水翅”现象,势必增加溢洪道边墙设计高度,提高工程造价。4、由于水舌被抛射并越过数级阶梯,部分阶梯被空置,减少了有效消能阶梯数目,降低消能率。5、当水舌跃离数级阶梯经抛射直接作用于某级阶梯,会增加该级阶梯负荷,影响该级阶梯稳定性。总之,伴随“水翅”现象的潜在问题使得均匀连续“V”字阶梯消能工在实际工程中的实用性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以减弱“水翅”现象,增加有效消能阶梯的数量,提高实用性。本发明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包括紧接进水口的顺直段、主“V”形阶梯段和过渡“V”形阶梯段,所述过渡“V”形阶梯段的一端接顺直段,其另一端接主“V”形阶梯段,过渡“V”形阶梯段和主“V”形阶梯段的底坡坡度与顺直段的底坡坡度相同,顺直段的长度过渡“V”形阶梯段的长度主“V”形阶梯段的长度=1 0. 5^3) f 10;所述过渡“V”形阶梯段由几何尺寸渐变的m个“V”形阶梯组构成,各“V”形阶梯组由2 5级几何尺寸相同的“V”形阶梯构成,所述m为3彡10的整数,所述几何尺寸为单级阶梯长度Lm、单级阶梯高度hm、阶梯“V”形凸角P ffl ;所述主“V”形阶梯段的各级阶梯长度、各级阶梯高度、各级阶梯“V”形凸角相等。本发明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可在顺直段增设前置掺气坎,以进一步提闻抗空蚀破坏能力。上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其过渡“V”形阶梯段中,m个“V”形阶梯组的单级阶梯长度Lm沿水流方向逐渐从短变长、单级阶梯高度hm沿水流方向逐渐从小变大、凸角Pm沿水流方向逐渐从大变小,0.05米彡Lm < L,0. I米彡hm<H,a < Pm <180°,所述L为主“V”形阶梯段的单级阶梯长度,所述H为主“V”形阶梯段的单级阶梯高度,所述a为主“V”形阶梯段中阶梯的“V”形凸角。上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其特征在于主“V”形阶梯段中,各级阶梯的长度L=2. 5 35m,各级阶梯的高度H=O. 5 5m,各级阶梯的“V”形凸角a =30 150°。实验表明,上述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的顺直段、过渡“V”形阶梯段和主“V”形阶梯段的底坡倾角0=8飞5°。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由于本发明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设有过渡“V”形阶梯段,且过渡“V”形阶梯段由几何尺寸渐变的m个“V”形阶梯组构成,沿水流方向,过渡“V”形阶梯段阶梯尺寸增至接近主“V”形阶梯段的阶梯尺寸,因而为水流适应边壁糙率的变化提供了时间与空间,有效的减弱或避免了 “水翅”现象的发生(见图6)。 2、由于本发明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的顺直段与主“V”形阶梯段之间设有过渡“V”形阶梯段,因而经过顺直段的水流进入过渡“V”形阶梯段后贴壁流动,与现有“V”形阶梯消能工相比,增大了有效消能阶梯段的长度(见图5、图6)。3、由于本发明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的顺直段与主“V”形阶梯段之间设有过渡“V”形阶梯段,因而水流跃离现象明显削减,与现有“V”形阶梯消能工相比,不会发生边墙漫溢,提高了水工建筑物的安全性(见图5、图6)。4、由于顺直段可增设前置掺气坎,前置掺气坎能有效保护阶梯首部易发生空蚀破坏的阶梯,因此拓展其适用范围。


图I是本发明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顺直段上设置有前置掺气坎;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现有技术中的“V”形台阶(阶梯)溢洪道(消能工)的水流流态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的水流流态示意图;图中,I一顺直段,2—过渡“V”形阶梯段,3—主“V”形阶梯段,4一前置掺气坎,5—边墙,6—中轴线,7—第I个“V”形阶梯组,8—第m — I个“V”形阶梯组,9一第m个“V”形阶梯组,10—3D漩润,0 一顺直段、过渡“V”形阶梯段和主“V”形阶梯段的底坡倾角,L一主“V”形阶梯段的单级阶梯长度、H—主“V”形阶梯段的单级阶梯高度、a—主“V”形阶梯段的“V”形凸角、Lm—过渡“V”形阶梯段的单级阶梯长度、hm—过渡“V”形阶梯段的单级阶梯高度、a m—过渡“V”形阶梯段的“V”形凸角、B—阶梯宽度、i一前置掺气坎坡比,h。一前置掺气坎高度,La—现有技术中的“V”形台阶(阶梯)溢洪道(消能工)未被利用的阶梯段长度,Lb—本发明中过渡“V”形阶梯段未被利用的阶梯段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作进一步说明。下述各实施例根据某水电站枢纽工程设计,所述电站集水面积为4900km2,厂址控制集水面积为5540 km2。电站溢洪道最大工作水头150m,最大下泄流量1230m3/s,设计溢洪道或坝面溢流宽度B = 10m,最大单宽流量123m3/s.m。实施例I本实施例中,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的结构如图 I、图2所示,由紧接进水口的顺直段I、与顺直段相接的过渡“V”形阶梯段2、与过渡“V”形阶梯段相接的主“V”形阶梯段3组成;所述顺直段I桩号间距离17m,所述过渡“V”形阶梯段2桩号间距离18m,所述主“V”形阶梯段3桩号间距离90m,顺直段、过渡“V”形阶梯段和主“V”形阶梯段的底坡坡度相同,其底坡倾角9为18. 4°,单宽流量75m3/s.m。所述主“V”形阶梯段的各级阶梯长度、各级阶梯高度、各级阶梯“V”形凸角相等,各级阶梯的长度L=9m,各级阶梯的高度H=3m,各级阶梯的“V”形凸角a =60°。所述过渡“V”形阶梯段2由6个“V”形阶梯组构成,第I个“V”形阶梯组由5级几何尺寸相同的“V”形阶梯构成,第2个“V”形阶梯组由2级几何尺寸相同的“V”形阶梯构成,第3个“V”形阶梯组由2级几何尺寸相同的“V”形阶梯构成,第4个“V”形阶梯组由2级几何尺寸相同的“V”形阶梯构成,第5个“V”形阶梯组由2级几何尺寸相同的“V”形阶梯构成,第6个“V”形阶梯组由2级几何尺寸相同的“V”形阶梯构成;第I个“V”形阶梯组中,各级阶梯的长度L1=O. 6m,各级阶梯的高度4=0. 2m,各级阶梯的“V”形凸角a 1=175° ;第2个“V”形阶梯组中,各级阶梯的长度L2=O. 9m,各级阶梯的高度h2=0. 3m,各级阶梯的“V”形凸角a2=155° ;第3个“V”形阶梯组中,各级阶梯的长度!^^^!!!,各级阶梯的高度匕坤.^,各级阶梯的“V”形凸角a3=135° ;第4个“V”形阶梯组中,各级阶梯的长度L4=1.5m,各级阶梯的高度h4=0.5m,各级阶梯的“V”形凸角a4=115° ;第5个“V”形阶梯组中,各级阶梯的长度L5=L Sm,各级阶梯的高度1!5=0. 6m,各级阶梯的“V”形凸角a 5=95° ;第6个“V”形阶梯组中,各级阶梯的长度L6=2. lm,各级阶梯的高度匕坤.?!!!,各级阶梯的“V”形凸角a6=75° 。试验测试表明本实施例中水流流态基本为贴壁流,与同等体型的现有技术中的“V”形阶梯消能工相比(下泄单宽流量为75m3/s.m),本实施例中的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水翅”现象明显弱化,基本没有被空置阶梯存在;整体流态稳定,过渡“V”形阶梯段的水舌上缘高度下降约50%,消能率提高7%,约为82%。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的结构如图3、图4所示。与实施例I不同之处是在顺直段I上设置有前置掺气坎4。所述置掺气坎设置在距离过渡“V”形阶梯段2的第I级阶梯起点7m处,其坡比为i=l: 3,其侧面垂直于顺直段,高度h。=0. 5m。试验测试表明本实施例中水流流态基本为贴壁流,与同等体型的现有技术中的“V”形阶梯消能工相比(下泄单宽流量为75m3/s.m),“水翅”现象明显弱化;基本没有被空置阶梯存在;整体流态稳定,过渡“V”形阶梯段的水舌上缘高度下降约55%,消能率提高10%约为85%,前:T5级阶梯最低负压值减小30%,对抗空蚀破坏更有利。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的结构如图I、图2所示,由紧接进水口的顺直段I、与顺直段相接的过渡“V”形阶梯段2、与过渡“V”形阶梯段相接的主“V”形阶梯段3组成;所述顺直段I桩号间距离5. 4m,所述过渡“V”形阶梯段2桩号间距离6m,所述主“V”形阶梯段3桩号间距离30m,顺直段、过渡“V”形阶梯段和主“V”形阶梯段的底坡坡度相同,其底坡倾角9为45°,单宽流量75m3/s.m。所述主“V”形阶梯段的各级阶梯长度、各级阶梯高度、各级阶梯“V”形凸角相等,各级阶梯的长度L=3m,各级阶梯的高度H=3m,各级阶梯的“V”形凸角a =120°。所述过渡“V”形阶梯段2由3个“V”形阶梯组构成,第I个“V”形阶梯组由4级几何尺寸相同的“V”形阶梯构成,第2个“V”形阶梯组由2级几何尺寸相同的“V”形阶梯构成,第3个“V”形阶梯组由2级几何尺寸相同的“V”形阶梯构成;第I个“V”形阶梯组中,各级阶梯的长度L1=O. 5m,各级阶梯的高度Ii1=O. 5m,各级阶梯的“V”形凸角a 1=175° ;第2个“V”形阶梯组中,各级阶梯的长度L2=O. Sm,各级阶梯的高度h2=0. 8m,各级阶梯的“V”形凸角a2=155° ;第3个“V”形阶梯组中,各级阶梯的长度L3=L 2m,各级阶梯的高度h3=1.2m,各级阶梯的“V”形凸角a 3=135°。
试验测试表明本实施例中水流流态基本为贴壁流,与同等体型的现有技术中的“V”形阶梯消能工相比(下泄单宽流量为75m3/s.m),本实施例中的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水翅”现象明显弱化,基本没有被空置阶梯存在;整体流态稳定,过渡“V”形阶梯段的水舌上缘高度下降约45%,消能率提高6%,约为80%。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エ,包括紧接进水口的顺直段(I)、主“V”形阶梯段(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渡“V”形阶梯段(2),所述过渡“V”形阶梯段(2)的一端接顺直段(1),其另一端接主“V”形阶梯段(3),过渡“V”形阶梯段(2)和主“V”形阶梯段(3)的底坡坡度与顺直段(I)的底坡坡度相同,顺直段的长度过渡“V”形阶梯段的长度主“V”形阶梯段的长度=1 O. 5^3 Γ10 ; 所述过渡“V”形阶梯段(2)由几何尺寸渐变的m个“V”形阶梯组构成,各“V”形阶梯组由2 5级几何尺寸相同的“V”形阶梯构成,所述m为3 < m < 10的整数,所述几何尺寸为单级阶梯长度Lm、单级阶梯高度hm、阶梯“V”形凸角βπ; 所述主“ V”形阶梯段(3)的各级阶梯长度、各级阶梯高度、各级阶梯“V”形凸角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エ,其特征在于过渡“ V”形阶梯段(2)中,m个“V”形阶梯组的单级阶梯长度Lm沿水流方向逐渐从短变长、单级阶梯高度hn沿水流方向逐渐从小变大、凸角沿水流方向逐渐从大变小,0.05米< Lni < L,O. I米^ hffl < H, α < βω< 180°,所述L为主“V”形阶梯段(3)的单级阶梯长度,所述H为主“V”形阶梯段(3)的单级阶梯高度,所述α为主“V”形阶梯段(3)中阶梯的“V”形凸角。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エ,其特征在于主“V”形阶梯段(3)中,各级阶梯的长度L=2.5 35m,各级阶梯的高度H=0.5 5m,各级阶梯的“ V”形凸角 α=30 150°。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エ,其特征在于顺直段(I)、过渡“ V”形阶梯段(2)和主“ V”形阶梯段(3)的底坡倾角θ=8飞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エ,其特征在于顺直段(I)、过渡“V”形阶梯段(2)和主“V”形阶梯段(3)的底坡倾角9=8^65°。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エ,其特征在于所述顺直段(I)上设置有前置掺气坎(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エ,其特征在于所述顺直段(I)上设置有前置掺气坎(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エ,其特征在于所述顺直段(I)上设置有前置掺气坎(4)。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エ,其特征在于所述顺直段(I)上设置有前置掺气坎(4)。
全文摘要
带有过渡段的“V”形阶梯消能工,包括紧接进水口的顺直段、主 “V”形阶梯段、过渡“V”形阶梯段,所述过渡“V”形阶梯段的一端接顺直段,其另一端接主 “V”形阶梯段,过渡“V”形阶梯段和主“V”形阶梯段的底坡坡度与顺直段的底坡坡度相同,顺直段的长度∶过渡“V”形阶梯段的长度∶主“V”形阶梯段的长度=1∶0.5~3∶1~10;所述过渡“V”形阶梯段由几何尺寸渐变的m个“V”形阶梯组构成,各“V”形阶梯组由2~5级几何尺寸相同的“V”形阶梯构成,所述m为3≤m≤10的整数,所述几何尺寸为单级阶梯长度Lm、单级阶梯高度hm、阶梯“V”形凸角βm;所述主“V”形阶梯段的各级阶梯长度、各级阶梯高度、各级阶梯“V”形凸角相等。
文档编号E02B8/06GK102704447SQ20121015745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余飞, 刘善均, 周茂林, 崔瑞, 张建民, 张法星, 曲景学, 王韦, 田忠, 聂境, 许唯临, 邓军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