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水沟盖板托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沟盖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水沟盖板托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中的水沟盖板大多数是采用铁等金属制成,也有一部分是采用水泥制成,现有技术中的水沟盖板在实际应用中都需要在水沟的左右两侧开出一定距离的盖板搭槽,用来固定搭设水沟盖板,水沟盖板的宽度越宽,水沟两侧的盖板搭槽就需要设置的越宽,宽的盖板搭槽用来增加水沟盖板的承重性,避免水沟盖板出现折弯、变形或断裂等现象。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盖板搭槽不但浪费了水沟两侧地面的面积,而且还浪费了水沟盖板的材料。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但能够节约水沟两侧的地面面积,而且还能够节约水沟盖板材料的水沟盖板托板。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沟盖板托板,所述水沟盖板托板是由金属薄板构成的L形托板,在所述L形托板的上端设置有一上边沿,在所述L形托板的下端设置有一下边沿,所述上边沿和所述下边沿均由金属薄板构成。所述L形托板与所述上边沿和所述下边沿一体成型。所述金属薄板的厚度为Imm 5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沟盖板托板是由金属薄板折弯成型,节省材料,结构简单,当水沟盖板很宽时,无需在水沟两侧另外加宽盖板搭槽,直接将水沟盖板搭设水沟左右两侧在两个L形托板上即可,L形托板能够增加水沟盖板的承重性,避免水沟盖板出现折弯、变形或断裂等现象,节约了水沟两侧的地面面积和水沟盖板的材料,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沟盖板托板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沟盖板托板的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沟盖板托板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_L形托板;2_上边沿;3_下边沿;4_水沟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水沟盖板托板,所述水沟盖板托板是由金属薄板折弯成型构成的L形托板1,在所述L形托板I的上端设置有一上边沿2,在所述L形托板I的下端设置有一下边沿3,所述上边沿2和所述下边沿3均由金属薄板构成。所述L形托板I与所述上边沿2和所述下边沿3 —体成型,所述金属薄板的厚度为4mm。本实用新型的水沟盖板托板在使用时,在水沟左右两侧的盖板搭槽上分别设置一个L形托板1,L形托板I的上边沿2扣设在盖板搭槽上,将水沟盖板4搭设在水沟左右两侧的L形托板I上即可。这样就不用在水沟两侧再另外加宽盖板搭槽,直接将水沟盖板4搭设在两个L形托板I上,既节约了水沟两侧的地面面积,又节约了水沟盖板4的材料。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水沟盖板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沟盖板托板是由金属薄板构成的L形托板,在所述L形托板的上端设置有一上边沿,在所述L形托板的下端设置有一下边沿,所述上边沿和所述下边沿均由金属薄板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沟盖板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托板与所述上边沿和所述下边沿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沟盖板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板的厚度为Imm 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沟盖板托板,所述水沟盖板托板是由金属薄板构成的L形托板,在所述L形托板的上端设置有一上边沿,在所述L形托板的下端设置有一下边沿,所述上边沿和所述下边沿均由金属薄板构成。所述L形托板与所述上边沿和所述下边沿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水沟盖板托板是由金属薄板折弯成型,节省材料,结构简单,当水沟盖板很宽时,无需在水沟两侧另外加宽盖板撘槽,直接将水沟盖板搭设水沟左右两侧在两个L形托板上即可,L形托板能够增加水沟盖板的承重性,避免水沟盖板出现折弯、变形或断裂等现象,节约了水沟两侧的地面面积和水沟盖板的材料,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文档编号E03F5/06GK203049767SQ2013200300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1日
发明者刘洋, 高辉, 刘星 申请人:屹洋(上海)金属结构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