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01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排水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中关于赤泥干法堆存后排水难题造成的防洪、坝基不牢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它包括至少一根倾斜设置的溢流管,其起始端设置于堆场的堆存区内,末端均穿过坝基连接至集水池,起始端比末端的位置高;溢流管为水泥砂管,其位于堆存区内的管体,围绕其一周设有砂石过滤层,并且,管体上遍布若干个孔。
【专利说明】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化学成分及其复杂,大量的赤泥已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氧化铝厂赤泥的堆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赤泥输送至堆场,筑坝湿法堆存。该法易使赤泥中残余的大量废碱渗透到附近农田,造成土壤碱化,污染地表及地下水源。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赤泥进行压滤脱去多余的水分后进行干法堆存,两种堆存方法相比,干法堆存要比湿法堆存安全和环保效果要好很多,但干法堆存后的赤泥还存在一定的水分和遇到多雨季节时排水问题成为一大难题,随着铝工业的发展,赤泥的产量日益增加,赤泥的环保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所以,必须要寻找一种简单实用排水方法。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排水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中关于赤泥干法堆存后排水难题造成的防洪、坝基不牢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5]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排水系统,包括至少一根倾斜设置的溢流管,其起始端设置于堆场的堆存区内,末端均穿过坝基连接至集水池,所述的起始端比末端的位置高;所述溢流管为水泥砂管,其位于堆存区内的管体,围绕其一周设有砂石过滤层,并且,所述管体上遍布若干个孔。
[0006]所述溢流管与集水池之间设有控制阀门。
[0007]所述集水池的出水口与输水设备连接。
[0008]所述溢流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5°。
[0009]所述溢流管的起始端设置于堆存区的中央位置。
[0010]所述砂石过滤层为厚度0.5米的砂石。
[001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12]通过修建坝体寻找赤泥堆存区的最低点,安装至少一根一端周围带孔的水泥砂管作为渗水溢流管,可以根据正常生产过程中,赤泥压滤后的含水率的大小和不同地区的降雨量,合理设计溢流管的尺寸。溢流管的起始端设置于堆存区的中央位置;管道向外带有轻微坡度,根据堆存区的大小及设置溢流管的数量,应将管道坡度控制在5°?15°之间;通过坝基成倾斜状连接至堆场外的集水池内。安装在堆存区内的溢流管半径0.5米周围用砂石填充,形成砂石过滤层,赤泥中的水经过砂石过滤后,通过溢流管流入外侧集水池内。集水池的水然后通过输送设备将水输送至堆场车间内进行循环利用。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在干堆场堆存区内设置至少一根渗水溢流管,将赤泥本身含有的水分及遇到多雨季节后的雨水通过在堆存区设置的渗水溢流管道将水排出。有效解决了赤泥堆存后因排水困难造成的防洪问题、堆场坝基牢固问题及环境污染问题,最终达到了堆场安全堆存和无污染环境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有尾矿的干堆坝。本实用新型可以把堆场赤泥中含有的水分和多雨季节产生的雨水快速排出,避免了因排水困难造成的防洪、坝基不牢固、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本发明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利于实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溢流管,11.溢流管I,12.溢流管II,2.集水池,3.砂石过滤层,4.控制阀门,5.坝基,6.堆存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根倾斜设置的溢流管1,其起始端设置于堆场的堆存区6内,末端穿过坝基5连接至集水池2,起始端比末端的位置高;溢流管I为水泥砂管,其位于堆存区6内的管体,围绕其一周设有砂石过滤层3,并且,管体上遍布若干个孔。溢流管I与集水池2之间设有控制阀门4。集水池2的出水口与输水设备连接。溢流管I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溢流管I的起始端设置于堆存区6的中央位置。砂石过滤层3为厚度0.5米的砂石。
[00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1]通过修建坝体寻找赤泥堆存区6的最低点,安装一根一端周围带孔的水泥砂管作为渗水溢流管1,可以根据正常生产过程中,赤泥压滤后的含水率的大小和不同地区的降雨量,合理设计溢流管I的尺寸。溢流管I的起始端设置于堆放6区的中央位置;管道向外带有轻微坡度,根据堆存区的大小及设置溢流管I的数量,应将管道坡度控制在5°?15°之间;通过坝基5成倾斜状连接至堆场外的集水池2内。安装在堆存区6内的溢流管I半径
0.5米周围用砂石填充,形成砂石过滤层3,赤泥中的水经过砂石过滤后,通过溢流管I流入外侧集水池2内。集水池2的水然后通过输送设备将水输送至堆场车间内进行循环利用。
[0022]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把堆场赤泥中含有的水分和多雨季节产生的雨水快速排出,增加堆场使用的安全性达到了循环利用的目的。
[0023]实施例2:
[0024]如图2所示,上下设置两根溢流管1,即溢流管Ill和溢流管1112,溢流管Ill和溢流管11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均为10°。两者分别通过对应的控制阀门4连接至集水池2,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予赘述。
[0025]实施例3:
[0026]溢流管I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予赘述。[0027]实施例4:
[0028]溢流管I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予赘述。
[0029]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根倾斜设置的溢流管,其起始端设置于堆场的堆存区内,末端均穿过坝基连接至集水池,所述的起始端比末端的位置高;所述溢流管为水泥砂管,其位于堆存区内的管体,围绕其一周设有砂石过滤层,并且,所述管体上遍布若干个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与集水池之间设有控制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的出水口与输水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的起始端设置于堆存区的中央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赤泥堆场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过滤层为厚度0.5米的砂石。
【文档编号】E03F5/14GK203440900SQ201320410881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0日
【发明者】张刚, 贾启, 潘士刚, 邹玉国, 靖吉祥 申请人:信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