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洞闸门启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洞闸门启吊装置,包括设置于导流洞闸门槽上部的若干钢管柱,所述钢管柱分别固定在导流洞闸门槽两侧的闸墩混凝土上,在钢管柱之间设置有工字钢梁,其中钢管柱采用锚栓固定于导流洞闸门槽两侧的闸墩混凝土内,工字钢梁采用螺栓固定在钢管柱顶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流洞闸门启吊装置采用钢管柱和工字钢梁的组合结构,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方便、技术可靠;由于采用钢管柱和工字钢梁,导流洞闸门单节可以从钢管柱之间水平吊入,且施工空间宽敞,从而降低了闸门吊、拼装难度。同时钢管柱和工字钢梁具备可回收性,降低了工程投资。
【专利说明】—种导流洞闸门启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启吊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导流洞闸门启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国内水电工程中,导流洞下闸装置一般为混凝土闸门井或混凝土排架等结构,当混凝土闸门井或混凝土排架浇筑完成后,将导流洞闸门分节吊装入混凝土闸门井井室内(混凝土排架内)并进行拼装,拼装完成后锁定在井室内。当导流洞下闸时,利用锁定在混凝土闸门井或混凝土排架顶部的启闭机将闸门下放入闸门槽中。由于在闸门槽上部设置混凝土闸门井或混凝土排架,其结构较为复杂,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施工工期较长,且闸门分节吊装进入闸门井室难度较大,闸门拼装施工空间狭窄。另外,由于混凝土闸门井或混凝土排架属临时性水工建筑物,导流洞下闸后不可回收,增加了工程投资。因此,现有的导流洞闸门的启吊装置还是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5]一种导流洞闸门启吊装置,包括设置于导流洞闸门槽上部的若干钢管柱,所述钢管柱分别固定在导流洞闸门槽两侧的闸墩混凝土上,在钢管柱之间设置有工字钢梁。
[0006]所述钢管柱采用锚栓固定于导流洞闸门槽两侧的闸墩混凝土内。
[0007]所述工字钢梁采用螺栓固定在钢管柱顶部。
[0008]所述导流洞闸门槽为临时水工建筑物结构。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流洞闸门启吊装置采用钢管柱和工字钢梁的组合结构,结构简单、安装快捷方便、技术可靠;由于采用钢管柱和工字钢梁,导流洞闸门单节可以从钢管柱之间水平吊入,且施工空间宽敞,从而降低了闸门吊、拼装难度。同时钢管柱和工字钢梁具备可回收性,降低了工程投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流洞闸门启吊装置布置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钢管柱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工字钢梁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1-导流洞闸门槽,2-钢管柱,3-工字钢梁,4-锚栓,5-闸墩混凝土,6_螺栓。【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1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导流洞闸门启吊装置,包括设置于导流洞闸门槽I上部的若干钢管柱2,所述钢管柱2分别固定在导流洞闸门槽I两侧的闸墩混凝土 5上,在钢管柱2之间设置有工字钢梁3。本技术方案采用钢管柱2和工字钢梁3代替原有的混凝土闸门井或混凝土排架,结构简单,安装施工快捷方便,简化了施工工序;且钢管柱2和工字钢梁3具备一定刚度,能够承受导流洞下闸时启吊荷载;导流洞闸门单节可以从钢管柱2之间水平吊入,施工空间宽敞,减小闸门吊、拼装难度;同时工字钢梁4和钢管柱2均可拆除回收,进而节约工程投资。
[0018]所述钢管柱2采用锚栓4固定于导流洞闸门槽I两侧的闸墩混凝土 5内。
[0019]所述工字钢梁3采用螺栓6固定在钢管柱2顶部。拆装比较方便。
[0020]所述导流洞闸门槽I为临时水工建筑物结构。
[0021]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首先进行导流洞闸门槽I和闸墩混凝土 5施工,再吊装钢管柱2,并采用锚栓4将钢管柱2固定于闸墩混凝土 5内,最后吊装工字钢梁3,并采用螺栓6将工字钢梁3固定于钢管柱2顶部即可对导流洞闸门进行启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施工快捷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导流洞闸门启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导流洞闸门槽(I)上部的若干钢管柱(2),所述钢管柱(2)分别固定在导流洞闸门槽(I)两侧的闸墩混凝土(5)上,在钢管柱(2)之间设置有工字钢梁(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洞闸门启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柱(2)采用锚栓(4)固定于导流洞闸门槽(I)两侧的闸墩混凝土(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洞闸门启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梁(3)采用螺栓(6)固定在钢管柱(2)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洞闸门启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洞闸门槽(I)为临时水工建筑物结构。
【文档编号】E02B9/06GK203452056SQ201320520121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周先练, 郭勇, 谢豪, 刘国清, 易春菊, 郑庆安, 凡伟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