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盘-筒形升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3524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卡盘-筒形升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盘-筒形升降装置,它包括桩腿、导轨板、轴向位移滑块、连接板、径向调节齿轮卡盘外壳、旋转调整盘、径向位移滑块、正向从动轮、正向主动轮、动力输入齿轮、反向主动轮、反向从动轮、换向齿轮、输出齿轮、卡盘动力主动轮、锁紧齿轮。所述轴向位移滑块与桩腿相互作用,并且与连接板相互连接,所述径向位移滑块与连接板相连接,并与安装在卡盘外壳内的旋转调整盘相互作用,所述的动力输入齿轮与正向主动轮和反向主动轮相互作用,并且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分别与正向从动轮和反向从动轮相连接,正向从动轮直接与输出齿轮相互作用,反向从动轮经换向齿轮与输出齿轮相互作用,所述卡盘动力主动轮与输出齿轮相连接,从而得到动力,并且与卡盘动力从动轮相互作用,从而带动与之相互连接的径向调节齿轮,所述锁紧齿轮安装在动力换向装置外壳上。
【专利说明】卡盘-筒形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的升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卡盘-筒形升降装直。
【背景技术】
[0002]升降传动装置是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核心装备,也是大型成套装备,造价昂贵,维修成本也高。它们与桩腿齿条、固桩架,乃至真个软体相互关联,运行、承载条件特殊、复杂,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0003]自升式最常用的升降装置是齿轮齿条式和顶升液压缸式。齿轮齿条式可实现连续升降,速度快、操作灵活;但是需要复杂而庞大的减速机构,体积大,平台起升后用刹车进行固定,升降机构一直处于受力状态,对齿轮齿条的要求高。液压式升降机构不需要复杂的变速机构,体积小,传动效率高,控制比较灵活;但不能连续升降,速度较慢,操作麻烦,对液压油和液压阀件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升降装置采用液压机构制造和维护成本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依靠机械机构实现桩腿起升运动的升降装置。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卡盘-筒形升降装置,包括桩腿、导轨板、轴向位移滑块、连接板、径向调节齿轮卡盘外壳、旋转调整盘、径向位移滑块、正向从动轮、正向主动轮、动力输入齿轮、反向主动轮、反向从动轮、换向齿轮、输出齿轮、卡盘动力主动轮、锁紧齿轮。所述轴向位移滑块与桩腿相互作用,并且与连接板相互连接,所述径向位移滑块与连接板相连接,并与安装在卡盘外壳内的旋转调整盘相互作用,所述的动力输入齿轮与正向主动轮和反向主动轮相互作用,并且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分别与正向从动轮和反向从动轮相连接,正向从动轮直接与输出齿轮相互作用,反向从动轮经换向齿轮与输出齿轮相互作用,所述卡盘动力主动轮与输出齿轮相连接,从而得到动力,并且与卡盘动力从动轮相互作用,从而带动与之相互连接的径向调节齿轮,所述锁紧齿轮安装在动力换向装置外壳上。
[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机械机构替代液压机构会降低制造以及维护的成本,并且操作要求的精度要求有所下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卡盘-筒形起升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08]符号说明
[0009]1.桩腿,2.导轨板,3.轴向位移滑块,4.连接板,5.径向调节齿轮,6.卡盘外壳,7.旋转调整盘,8.径向位移滑块,9.正向从动轮,10.正向主动轮,11.动力输入齿轮,12.反向主动轮,13.反向从动轮,14.换向齿轮,15.输出齿轮,16.卡盘动力主动轮,17.锁紧齿轮。【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1所示,卡盘-筒形升降装置,包括桩腿1、导轨板2、轴向位移滑块3、连接板
4、径向调节齿轮5、卡盘外壳6、旋转调整盘7、径向位移滑块8、正向从动轮9、正向主动轮
10、动力输入齿轮11、反向主动轮12、反向从动轮13、换向齿轮14、输出齿轮15、卡盘动力主动轮16、锁紧齿轮17。所述轴向位移滑块3与桩腿I相互作用,并且与连接板4相互连接,所述径向位移滑块8与连接板4相连接,并与安装在卡盘外壳6内的旋转调整盘7相互作用,所述的动力输入齿轮11与正向主动轮10和反向主动轮12相互作用,并且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分别与正向从动轮10和反向从动轮12相连接,正向从动轮10直接与输出齿轮相互作用,反向从动轮12经换向齿轮14与输出齿轮15相互作用,所述卡盘动力主动轮16与输出齿轮15相连接,从而得到动力,并且与卡盘动力从动轮相互作用,从而带动与之相互连接的径向调节齿轮5,所述锁紧齿轮17安装在动力换向装置外壳上。
[0012]电机为动力输入齿轮11提供转速,动力输入齿轮11间歇性的驱动正向主动轮10以及反向主动轮12,从而实现正向从动轮9与反向从动轮13的间歇性旋转,但是其转动方向相同,之后再通过换向齿轮14换向,从而实现输出齿轮15的正反方向的旋转。输出齿轮15驱动卡盘动力主动轮16,卡盘动力主动轮16再带动卡盘动力从动轮,从而实现上下卡盘的径向调节齿轮5的反向运动。径向调节齿轮5驱动旋转调节盘7、径向位移滑块8、连接板4,从而实现上下轴向位移滑块3的方向往复运动,进而依靠导轨板2的导向作用,实现桩腿I持续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当达到预定位置时,将锁紧齿轮17咬紧卡盘动力主动轮16和卡盘动力从动轮,从而停止这个机构的运动,从而固定住桩腿现在存在的位置。
[0013]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卡盘-筒形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腿(I)、导轨板(2)、轴向位移滑块(3)、连接板(4)、径向调节齿轮(5)、卡盘外壳(6)、旋转调整盘(7)、径向位移滑块(8)、正向从动轮(9)、正向主动轮(10)、动力输入齿轮(11)、反向主动轮(12)、反向从动轮(13)、换向齿轮(14)、输出齿轮(15)、卡盘动力主动轮(16)、锁紧齿轮(17),所述轴向位移滑块(3)与桩腿(I)相互作用,并且与连接板(4)相互连接,所述径向位移滑块(8)与连接板(4)相连接,并与安装在卡盘外壳(6)内的旋转调整盘(7)相互作用,所述的动力输入齿轮(11)与正向主动轮(10)和反向主动轮(12)相互作用,并且通过单向超越离合器分别与正向从动轮(10)和反向从动轮(12 )相连接,正向从动轮(10 )直接与输出齿轮相互作用,反向从动轮(12 )经换向齿轮(14)与输出齿轮(15)相互作用,所述卡盘动力主动轮(16)与输出齿轮(15)相连接,从而得到动力,并且与卡盘动力从动轮相互作用,从而带动与之相互连接的径向调节齿轮(5),所述锁紧齿轮(17)安装在动力换向装置外壳上。
【文档编号】E02B17/08GK203498815SQ20132064493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9日
【发明者】李珊珊, 张萍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