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雨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521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环保节能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雨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雨水也是水资源的一种,若家庭将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不但可以节约水费,而且可以节约水资源,避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针对性强,利用连杆将电机的转动转化成接水箱的往复移动,实现对雨水的回收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于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家用雨水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弹簧,移动板,接水箱,固定挡板,固定块,连杆a,连杆b,连杆c,连杆d,铰链,连杆e,连杆f,曲柄,电机轴,电机,电机机座,电机支架,所述固定挡板和所述固定块并排固定在墙壁上,所述连杆a的前端固定有所述接水箱,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接水箱上,所述连杆b通过所述铰链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连杆a分别于所述连杆c和所述连杆e连接,所述连杆d一端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连杆b和所述连杆c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e连接,所述连杆f一端与所述连杆e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曲柄连接,所述曲柄与所述电机轴连接,所述电机轴固定在所述电机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电机机座上,所述回收箱设置在所述固定挡板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家用雨水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弹簧,移动板,接水箱,固定挡板,固定块,连杆a,连杆b,连杆c,连杆d,铰链,连杆e,连杆f,曲柄,电机轴,电机,电机机座,电机支架,所述固定挡板和所述固定块并排固定在墙壁上,所述连杆a的前端固定有所述接水箱,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接水箱的右侧,当所述移动板不受所述固定挡板向左推力时,所述弹簧拉动所述移动板回到初始位置,继续进行雨水接取操作,所述移动板设置在所述接水箱上,所述固定挡板能够与所述移动板长度的三分之二处接触,所述接水箱向后移动时,所述固定挡板与所述移动板接触,并向所述移动板施加向左的推力,使所述移动板离开所述接水箱,使雨水能够下落到所述回收箱内部,实现雨水的回收操作,所述连杆b通过所述铰链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所述连杆a分别于所述连杆c和所述连杆e连接,所述连杆d一端通过所述铰链与所述连杆b和所述连杆c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e连接,所述连杆f一端与所述连杆e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曲柄连接,所述曲柄与所述电机轴连接,所述连杆f的长度大于所述曲柄和所述电机半径之和,保证所述曲柄能够绕所述电机轴转动,同时能够带动所述连杆f移动,所述电机轴固定在所述电机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所述电机机座上,所述回收箱设置在所述固定挡板的下方,所述铰链均设置在固定轴上,保证各杆件正常转动的同时对装置起到支撑效果,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接水箱的右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移动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接水箱的右侧,当所述移动板不受所述固定挡板向左推力时,所述弹簧拉动所述移动板回到初始位置,继续进行雨水接取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挡板能够与所述移动板长度的三分之二处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挡板能够与所述移动板长度的三分之二处接触,所述接水箱向后移动时,所述固定挡板与所述移动板接触,并向所述移动板施加向左的推力,使所述移动板离开所述接水箱,使雨水能够下落到所述回收箱内部,实现雨水的回收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f的长度大于所述曲柄和所述电机半径之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杆f的长度大于所述曲柄和所述电机半径之和,保证所述曲柄能够绕所述电机轴转动,同时能够带动所述连杆f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链均设置在固定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铰链均设置在固定轴上,保证各杆件正常转动的同时对装置起到支撑效果,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家用雨水回收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连杆将电机的转动转化成接水箱的往复移动,实现对雨水的回收操作。

(2)本发明当移动板不受固定挡板向左推力时,弹簧拉动移动板回到初始位置,继续进行雨水接取操作。

(3)本发明接水箱向后移动时,固定挡板与移动板接触,并向移动板施加向左的推力,使移动板离开接水箱,使雨水能够下落到回收箱内部,实现雨水的回收操作。

(4)本发明连杆f的长度大于曲柄和电机半径之和,保证曲柄能够绕电机轴转动,同时能够带动连杆f移动。

(5)本发明铰链均设置在固定轴上,保证各杆件正常转动的同时对装置起到支撑效果,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6)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回收箱,2—弹簧,3—移动板,4—接水箱,5—固定挡板,6—固定块,7—连杆a,8—连杆b,9—连杆c,10—连杆d,11—铰链,12—连杆e,13—连杆f,14—曲柄,15—电机轴,16—电机,17—电机机座,18—电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家用雨水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1,弹簧2,移动板3,接水箱4,固定挡板5,固定块6,连杆a7,连杆b8,连杆c9,连杆d10,铰链11,连杆e12,连杆f13,曲柄14,电机轴15,电机16,电机机座17,电机支架18,固定挡板5和固定块6并排固定在墙壁上,连杆a7的前端固定有接水箱4,移动板3设置在接水箱4上,连杆b8通过铰链11设置在固定块6上,连杆a7分别于连杆c9和连杆e12连接,连杆d10一端通过铰链11与连杆b8和连杆c9连接,另一端与连杆e12连接,连杆f13一端与连杆e12连接,另一端与曲柄14连接,曲柄14与电机轴15连接,电机轴15固定在电机16上,电机16通过电机支架18固定在电机机座17上,回收箱1设置在固定挡板5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家用雨水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1,弹簧2,移动板3,接水箱4,固定挡板5,固定块6,连杆a7,连杆b8,连杆c9,连杆d10,铰链11,连杆e12,连杆f13,曲柄14,电机轴15,电机16,电机机座17,电机支架17,固定挡板5和固定块6并排固定在墙壁上,连杆a7的前端固定有接水箱4,弹簧2一端固定在移动板3上,另一端固定在接水箱4的右侧,当移动板3不受固定挡板5向左推力时,弹簧2拉动移动板3回到初始位置,继续进行雨水接取操作,移动板3设置在接水箱4上,固定挡板5能够与移动板3长度的三分之二处接触,接水箱4向后移动时,固定挡板5与移动板3接触,并向移动板3施加向左的推力,使移动板3离开接水箱4,使雨水能够下落到回收箱1内部,实现雨水的回收操作,连杆b7通过铰链11设置在固定块6上,连杆a7分别于连杆c9和连杆e12连接,连杆d10一端通过铰链11与连杆b8和连杆c9连接,另一端与连杆e12连接,连杆f13一端与连杆e12连接,另一端与曲柄14连接,曲柄14与电机轴15连接,连杆f13的长度大于曲柄14和电机16半径之和,保证曲柄14能够绕电机轴15转动,同时能够带动连杆f13移动,电机轴15固定在电机16上,电机16通过电机支架18固定在电机机座17上,回收箱1设置在固定挡板5的下方,铰链11均设置在固定轴上,保证各杆件正常转动的同时对装置起到支撑效果,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弹簧2一端固定在移动板3上,另一端固定在接水箱1的右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2一端固定在移动板3上,另一端固定在接水箱1的右侧,当移动板3不受固定挡板5向左推力时,弹簧2拉动移动板3回到初始位置,继续进行雨水接取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固定挡板5能够与移动板3长度的三分之二处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挡板5能够与移动板3长度的三分之二处接触,接水箱1向后移动时,固定挡板5与移动板3接触,并向移动板3施加向左的推力,使移动板3离开接水箱1,使雨水能够下落到回收箱1内部,实现雨水的回收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连杆f13的长度大于曲柄14和电机16半径之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杆f13的长度大于曲柄14和电机16半径之和,保证曲柄14能够绕电机轴15转动,同时能够带动连杆f13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铰链11均设置在固定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链11均设置在固定轴上,保证各杆件正常转动的同时对装置起到支撑效果,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