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模袋滤水孔缝制加工与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模袋混凝土是一项现浇混凝土技术,采用土工织物模袋做载体,通过混凝土泵将混凝土冲灌进模袋成型,对护岸、围堤、航道整治的大面积护坡、防渗起到很大的作用。具有整体性好、耐久性好、地形适应性强、施工速度快、省工省时的优点,并且可以在水下进行铺灌。
但是现有的防护护岸模袋混凝土在海浪的作用下,产生模袋的孔隙压力较大,容易造成边坡失稳,在常规施工中,一般需在模袋上设置滤水孔,一般在模袋加工过程中进行简单开设滤水孔,在混凝土充灌时,将滤水管插入模袋的滤水孔内并将孔口位置系牢,此施工法存在PVC管容易随混凝土充灌而产生位移滑落、滤水孔部位模袋混凝土充灌厚度不均匀、偏差较大、外观质量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模袋滤水孔缝制加工与施工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模袋滤水孔缝制加工与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根据模袋缝制加工的设计要求,在模袋布下料及初缝制完成后,根据孔位定位放样,在每个仓格的既定位置处烫开直径150mm的孔洞作为滤水孔,并预制与孔洞直径相配套的护管布,采用包缝工艺通过护管布将模袋上下孔洞连接,形成带护管布的滤水孔;
②将模袋铺设完成后,人工将截取的规定长度的滤水管插入模袋滤水孔的护管布中;插管顺序为从护底开始向上捆绑,防止坡面部分因模袋布拉扯导致捆绑后的滤水管发生位移,从而影响模袋厚度及外观质量;
③进行模袋混凝土冲灌施工前先泵送水泥砂浆润滑管道,然后进行混凝土充灌,充灌间隔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充灌速度为15m3/h,充灌压力为0.2~0.3Mpa;
④混凝土充灌的顺序为由下至上逐排逐仓进行充灌,每排由模袋搭接的一侧开始向另一侧逐口充灌,具体为:
在进行护底部分模袋的充灌时,逐仓进行充灌,即先充灌第一个仓,待护底部分混凝土充灌饱满时,移至下一仓格的护底充灌口,直至整幅模袋的护底部分全部充灌完成后,再移至第一仓格进行坡面部分的模袋充灌,同时,适当松弛倒链,以减小束缚应力;
进行坡肩处模袋的充灌时,需适时放松倒链,保持模袋动态张力均匀,待该处每个仓格内的混凝土充灌饱满后,移至下一个仓格进行充灌,直至整幅模袋充灌饱满后,将倒链全部放松;
⑤每个冲灌孔处充填完毕后,将冲灌软管拔出,快速扎紧冲灌孔以防混凝土溢出;每块模袋充填完毕后,换至另一块模袋,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充填施工任务;
⑥充灌后的模袋,及时将其表面的残渣及灰浆冲洗干净,并将混凝土方块中的脚手架钢管拔出,避免伤人。
特别的,所述步骤②中的滤水管为PVC管或钢管。
特别的,在所述钢管顶部钻2cm孔,并穿入钢丝绳,以防止当混凝土初凝后,钢管不易拔出时,可采用挖掘机将其拔出。
特别的,在进行模袋混凝土冲灌施工时,模袋在水下的部分,必须用细绳将每个冲灌孔用活结扎好,细绳的另一端悬挂浮标,以减少施工人员在水下寻找冲灌孔的时间。
特别的,在所述步骤④中进行模袋混凝土冲灌施工时,每仓冲灌将近饱满时,暂停5~10min,待模袋中的水渗出后,再继续充灌至饱满。
特别的,当模袋混凝土冲灌后模袋发生胀脱时,用剪刀剪开胀脱的模袋布,掏出多余混凝土后重新缝接,再充灌混凝土直至饱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护管布将滤水管与混凝土隔离,有效解决了滤水管在混凝土充灌时随灰滑落现象,同时,保证了滤水孔部位模袋混凝土厚度,大大降低了滤水孔部位过大的厚度偏差。由于护管布与上下层模袋采用“包缝”工艺,成孔尺寸统一,极大提高了模袋混凝土外观质量。并且采用合理的混凝土冲灌顺序,可以为混凝土中浮浆的滤出空留更多的时间,又不影响施工效率,保证模袋充灌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模袋结构加工示意图图;
图2为本发明的模袋的滤水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系绳;2-滤水管;3-护管布;4-冲灌孔;5-滤水孔;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模袋滤水孔缝制加工与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根据模袋缝制加工的设计要求,在模袋布下料及初缝制完成后,根据孔位定位放样,在每个仓格的既定位置处烫开直径150mm的孔洞作为滤水孔5,在孔周边预留两根系绳1,并预制与滤水孔5直径相配套的护管布3,采用包缝工艺通过护管布3将模袋上下滤水孔5连接,形成带护管布3的滤水孔5;
②将模袋铺设完成后,人工将截取的长度为1m,直径为120mm的PVC滤水管2插入模袋滤水孔5的护管布3中;用模袋布上的系绳1捆绑,插管顺序为从护底开始向上捆绑,防止坡面部分因模袋布拉扯导致捆绑后的滤水管2发生位移,从而影响模袋厚度及外观质量;
③进行模袋混凝土冲灌施工前先泵送水泥砂浆润滑管道,然后进行混凝土充灌,充灌间隔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充灌速度为15m3/h,充灌压力为0.2Mpa;
④混凝土充灌的顺序为由下至上逐排逐仓进行充灌,每排由模袋搭接的一侧开始向另一侧逐口充灌,
在进行模袋混凝土冲灌施工时,模袋在水下的部分,必须用细绳将每个冲灌孔4用活结扎好,细绳的另一端悬挂浮标,以减少施工人员在水下寻找冲灌孔4的时间;在进行模袋混凝土冲灌施工时,每仓冲灌将近饱满时,暂停5min,待模袋中的水渗出后,再继续充灌至饱满;当模袋混凝土冲灌后模袋发生胀脱时,用剪刀剪开胀脱的模袋布,掏出多余混凝土后重新缝接,再充灌混凝土直至饱满;
冲灌混凝土的具体方法为:
在进行护底部分模袋的充灌时,逐仓进行充灌,即先充灌第一个仓,待护底部分混凝土充灌饱满时,移至下一仓格的护底充灌口,直至整幅模袋的护底部分全部充灌完成后,再移至第一仓格进行坡面部分的模袋充灌,同时,适当松弛倒链,以减小束缚应力;
进行坡肩处模袋的充灌时,需适时放松倒链,保持模袋动态张力均匀,待该处每个仓格内的混凝土充灌饱满后,移至下一个仓格进行充灌,直至整幅模袋充灌饱满后,将倒链全部放松;
⑤每个冲灌孔4处充填完毕后,将冲灌软管拔出,快速扎紧冲灌孔4以防混凝土溢出;每块模袋充填完毕后,换至另一块模袋,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充填施工任务;
⑥充灌后的模袋,及时将其表面的残渣及灰浆冲洗干净,并将混凝土方块中的脚手架钢管拔出,避免伤人。
实施例2
一种新型模袋滤水孔缝制加工与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根据模袋缝制加工的设计要求,在模袋布下料及初缝制完成后,根据孔位定位放样,在每个仓格的既定位置处烫开直径150mm的孔洞作为滤水孔5,在孔周边预留两根系绳1,并预制与滤水孔5直径相配套的护管布3,采用包缝工艺通过护管布3将模袋上下滤水孔5连接,形成带护管布3的滤水孔5;
②将模袋铺设完成后,人工将截取的长度为1m,直径为120mm的钢管插入模袋滤水孔5的护管布3中,用模袋布上的系绳1,在所述钢管顶部钻2cm孔,并穿入钢丝绳,以防止当混凝土初凝后,钢管不易拔出时,采用挖掘机将其拔出;插管顺序为从护底开始向上捆绑,防止坡面部分因模袋布拉扯导致捆绑后的滤水管2发生位移,从而影响模袋厚度及外观质量;
③进行模袋混凝土冲灌施工前先泵送水泥砂浆润滑管道,然后进行混凝土充灌,充灌间隔时间不超过30分钟,充灌速度为15m3/h,充灌压力为0.3Mpa;
④混凝土充灌的顺序为由下至上逐排逐仓进行充灌,每排由模袋搭接的一侧开始向另一侧逐口充灌,
在进行模袋混凝土冲灌施工时,模袋在水下的部分,必须用细绳将每个冲灌孔4用活结扎好,细绳的另一端悬挂浮标,以减少施工人员在水下寻找冲灌孔4的时间;在进行模袋混凝土冲灌施工时,每仓冲灌将近饱满时,暂停10min,待模袋中的水渗出后,再继续充灌至饱满;当模袋混凝土冲灌后模袋发生胀脱时,用剪刀剪开胀脱的模袋布,掏出多余混凝土后重新缝接,再充灌混凝土直至饱满;
冲灌混凝土的具体方法为:
在进行护底部分模袋的充灌时,逐仓进行充灌,即先充灌第一个仓,待护底部分混凝土充灌饱满时,移至下一仓格的护底充灌口,直至整幅模袋的护底部分全部充灌完成后,再移至第一仓格进行坡面部分的模袋充灌,同时,适当松弛倒链,以减小束缚应力;
进行坡肩处模袋的充灌时,需适时放松倒链,保持模袋动态张力均匀,待该处每个仓格内的混凝土充灌饱满后,移至下一个仓格进行充灌,直至整幅模袋充灌饱满后,将倒链全部放松;
⑤每个冲灌孔4处充填完毕后,将冲灌软管拔出,快速扎紧冲灌孔4以防混凝土溢出;每块模袋充填完毕后,换至另一块模袋,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充填施工任务;
⑥充灌后的模袋,及时将其表面的残渣及灰浆冲洗干净,并将混凝土方块中的脚手架钢管拔出,避免伤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