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室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06774发布日期:2018-07-10 22:16阅读:1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消音室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振动,大楼宾馆冷暖空调、水泵管道及相应设备等沿着建筑物传播的振动传导噪声日趋严重,振动和噪声破坏了环境安静,影响了正常学习与工作。为了达到环境振动的标准要求,对于机械设备除了提高精度,减少本身振动外,都需要进行必要的隔振降噪处理。目前主要的采用为金属阻尼隔振弹簧;采用金属阻尼隔振弹簧后,因隔振器自身振动频率很低,所以它的隔振效果能达到95%以上。然而在不少工程中发现,安装了金属阻尼隔振弹簧后,其隔振效果并不好;原因是金属阻尼隔振弹簧安装不当,不能达到隔振效果,所以需要总结出消音工程中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保证金属阻尼隔振弹簧安装及其他分项工程施工质量满足消音工程要求,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隔音效果好的消音室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消音室施工方法,通过该消音室施工方法建筑消音室所需工期时间短,使资源投入更具均衡性,同时具有更好的消音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消音室施工方法,挖掘消音室基坑,所述基坑深度为15-30m;

在基坑底部铺设基础底板,在基础底板上安装金属隔振器;

构建消音室外框结构,包括:在基坑四周浇注外框竖向墙体,所述浇注外框竖向墙体分为2-5次浇注而成,每次浇注后在浇注上表面安装消音板安装件,通过消音板安装件及外框竖向墙体安装消音板。

构建消音室内框结构,包括:在所述金属隔振器上浇注内框底板,在所述外框竖向墙体内侧浇注内框竖向墙体,所述外框结构及所述内框结构处于所述基坑内。

优选地,包括基于内框结构搭设内框顶板及内框顶板梁;基于外框竖向墙体搭设外框顶板及外框顶板梁。

优选地,包括在内框竖向墙体内侧安装吸音板。

优选地,所述在基坑底部铺设基础底板包括:在基坑底部浇注混凝土垫层;在混凝土垫层上浇注基础底板及外框底板。

优选地,所述在基坑底部浇注混凝土垫层包括:在浇注混凝土垫层过程中预留地桩口,在所述地桩口处将地桩打入地下。

优选地,在所述金属隔振器上浇注内框底板包括:预先支模浇注内框底板,然后将支模浇注内框底板安装在所述金属隔振器上方。

优选地,在所述金属隔振器上浇注内框底板包括:基于所述金属隔振器形状,预先浇注与所述金属隔振器形状相匹配的金属隔振器保护盖,在浇注内框底板时预先将金属隔振器保护盖扣在所述金属隔振器上。

优选地,所述浇注内框竖向墙体分2-4次完成。

优选地,每次内框竖向墙体浇注高度为2-6m。

优选地,所述外框结构与所述内框结构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宽度为0.2-1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消音室施工方法将消音室建于地下、安装消音板及金属隔振器使消音室消音效果更佳,通过该方法安装金属隔振器、构件消音室外框及内框所需工期时间短,使资源投入更具均衡性。

本发明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消音室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消音室施工方法建筑的消音室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础底板;2、金属隔振器;3、外框竖向墙体;4、内框底板;5、内框竖向墙体;6、内框顶板梁;7、内框顶板;8、外框顶板梁;9、外框顶板;10、地桩;11、外框底板;12、内框竖向第二次浇注墙体;13、内框地梁;14、底板;15、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消音室施工方法示意图。根据该实施方式的一种消音室施工方法,包括:

挖掘消音室基坑,基坑深度为15-30m;

在基坑底部铺设基础底板,在基础底板上安装金属隔振器;

构建消音室外框结构,包括:在基坑四周浇注外框竖向墙体,浇注外框竖向墙体分为2-5次浇注而成,每次浇注后在浇注上表面安装消音板安装件,通过消音板安装件及外框竖向墙体安装消音板。

构建消音室内框结构,包括:在金属隔振器上浇注内框底板,在外框竖向墙体内侧浇注内框竖向墙体,外框结构及内框结构处于基坑内。

具体地,根据建筑消音室的规格挖掘基坑,基坑深度为15-30m,能够使消音室整体处于地下,使消音效果更好,通过铺设基础底板及安装金属隔振器使内框结构为独立隔振基础,通过金属隔振器进行有效隔绝外部振动,进而使消音室消音效果更好,消音室施工方法通过挖据基坑,在基坑底部铺设基础底板,在地板上安装金属隔振器,然后进行外框及内框结构的施工,使施工过程更为简单同时降低了工程投资成本。

通过多次浇注安装消音板安装件,便于消音板的安装与拆卸,消音板可以起到消音、隔音的作用,同时拆卸便利便于更换破损消音板。

在一个示例中,包括基于内框结构搭设内框顶板及内框顶板梁;基于外框竖向墙体搭设外框顶板及外框顶板梁。

具体地,内框板梁及外框板梁上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上可以设置通风装置为消音室进行通风换气。

在一个示例中,包括在内框竖向墙体内侧安装吸音板。

在一个示例中,在基坑底部铺设基础底板包括:在基坑底部浇注混凝土垫层;在混凝土垫层上浇注基础底板及外框底板。

在一个示例中,在基坑底部浇注混凝土垫层包括:在浇注混凝土垫层过程中预留地桩口,在地桩口处将地桩打入地下。

具体地,传统工艺为先打桩后挖土,而本发明采用在浇注混凝土垫层过程中预留地桩口,然后在地桩口处将地桩打入地下的设计,避免了由于地基松软使地桩发生倾斜或断裂,导致工程质量存在隐患的危险。采用这种设计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同时较少了施工时间。

在一个示例中,在金属隔振器上浇注内框底板包括:预先支模浇注内框底板,然后将支模浇注内框底板安装在金属隔振器上方。采用预先支模浇注内框底板的设计,避免了直接浇注对金属隔振器造成损害,同时在以后使用过程内框底板发生破损时,可以直接拆卸内框底板,方便了对消音室进行维护,增加了工程质量,便于对消音室的使用。

在一个示例中,在金属隔振器上浇注内框底板包括:基于金属隔振器形状,预先浇注与金属隔振器形状相匹配的金属隔振器保护盖,在浇注内框底板时预先将金属隔振器保护盖扣在金属隔振器上。采用预先浇注金属隔振器保护盖保护金属隔振器,同时使内框结构更为稳固。

在一个示例中,浇注内框竖向墙体分2-4次完成。

在一个示例中,每次内框竖向墙体浇注高度为2-6m。

分为多次浇注,使操作更为方便,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使内框竖向墙体更为稳固。

在一个示例中,外框结构与内框结构之间设置有空腔,空腔宽度为0.2-1m。设置空腔室起到消音、隔音的作用。

实施例: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消音室施工方法建筑的消音室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一种消音室施工方法,包括:

挖掘消音室基坑,基坑深度为18.385m;

在基坑底部铺设基础底板1,在基础底板1上安装金属隔振器2;

构建消音室外框结构,包括:在基坑四周浇注外框竖向墙体3,浇注外框竖向墙体3分为3次浇注而成,每次浇注后在浇注上表面安装消音板安装件(未示出),通过消音板安装件及外框竖向墙体3安装消音板(未示出)。

构建消音室内框结构,包括:在金属隔振器2上浇注内框底板4,在外框竖向墙体3内侧浇注内框竖向墙体5,外框结构及内框结构处于基坑内。

其中,包括基于内框结构搭设内框顶板7及内框顶板梁6;基于外框竖向墙体3搭设外框顶板9及外框顶板梁8。

其中,包括在内框竖向墙体12内侧安装吸音板。

其中,在基坑底部铺设基础底板1包括:在基坑底部浇注混凝土垫层;在混凝土垫层上浇注基础底板及外框底板11。

其中,在基坑底部浇注混凝土垫层包括:在浇注混凝土垫层过程中预留地桩口,在地桩口处将地桩10打入地下。

其中,在金属隔振器2上浇注内框底板4包括:预先支模浇注内框底板4,然后将支模浇注内框底板4安装在金属隔振器2上方。

其中,浇注内框竖向墙体5分3次完成。

其中,外框结构与内框结构之间设置有空腔15,空腔宽度为250mm。

其中,金属隔振器2为金属弹簧隔振器。

实际施工时,基坑开挖深度达18.385m,解决护坡结构安全稳定及降水和深基坑开挖问题,然后进行防水与保护层施工,在经过防水与保护后,铺设基础底板,在铺设基础底板1过程中穿插进行机电专业的预留预埋,同时浇注外框底板11,消声室外框底板11与基础底板一起浇筑300mm,浇注至-17.085m,然后在基础底板上安装金属隔振器2,铺设基础底板1时预留金属隔振器安装孔,然后在基坑四周浇注外框竖向墙体3,浇注分为三次完成,第一步自基础底板上表面-17.085m至-11.20m,第二步自-11.20m至-7m,第三步自-7m至外框顶板梁下表面-2.65m,每次浇注结束后在浇注层上表面安装消音板安装件,通过消音板安装件安装消音板,然后将预先支模浇注的内框底板4安装在金属隔振器2上,内框底板4包括内框地梁13及底板14,在外框竖向墙体3内侧浇注内框竖向墙体5,浇注分为三次完成,第一步内框地梁13上表面-16.20m至-11.20m,内框竖向第二次浇注墙体12自-11.20m浇注至-7m,第三步自-7m至内框顶板梁6下表面-4.20m,最后基于内框结构搭设内框顶板7及内框顶板梁6;基于外框竖向墙体搭设外框顶板9及外框顶板梁8。

根据本实施例的消声室梁具体设计参数见下表1。

根据本实施例的消声室具体设计参数见下表2。

表1消声室梁具体设计参数

表2消声室具体设计参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的目的仅为了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并不意在将本发明的实施例限制于所给出的任何示例。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