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液压挖掘机油液再生控制回路,特别是挖掘机驱动斗杆内收动作时斗杆油缸的流量再生。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挖掘机的液压系统主要采用的正流量液压系统和负流量液压系统,挖掘机工作中都存在斗杆内收和外摆的操作。无论在正负流量液压系统中,斗杆内收动作都会采用斗杆再生的功能,如图1现有技术斗杆内收再生回路所示,采用斗杆控制主阀的阀内再生功能,斗杆油缸由控制主阀控制,斗杆内收时由两个液压主泵供油,当控制主阀切换到斗杆内收状态时,通过控制主阀阀芯内油道的沟通,可以实现斗杆油缸小腔侧的油液回到斗杆油缸大腔侧,这样油液便实现了再生功能。
正流量或负流量液压系统中的斗杆油缸小腔侧油液再生到斗杆油缸大腔侧普遍采用控制主阀阀芯内再生,这样可以加快斗杆的运动速度防止斗杆油缸小腔侧的油液全部回到液压油箱,起到了节能增速的效果。然而,这种再生只是在控制主阀阀芯内部完成,由于控制主阀阀芯尺寸的限制造成了油液再生过流面积太小从而很大程度地阻碍了油液的流动,使斗杆油缸小腔侧油路的工作压力升高,间接地造成斗杆油缸大腔侧的油液压力升高,影响到了液压主泵流量的增加。同时由于只是采用部分再生,这样仍旧造成了很大部分的油液回到了油箱。这种斗杆部分再生的功能,没有发 挥最大能量的节能和最小的工作压力,虽然起到一定节能和增速的效果,可是还不够。实际上,经过改善油路和流道后,控制液压主泵的输出流量,可以实现斗杆油缸小腔侧的油液到大腔侧的油液可以全部再生,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斗杆油缸小腔侧的压力和斗杆油缸大腔侧的压力,增加斗杆的运动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进一步增加斗杆内收的再生流量,节省更多的能量,降低液压主泵和斗杆油缸两侧的工作压力,减小油液流动的阻力的一种液压挖掘机油液再生控制回路。
一种液压挖掘机油液再生控制回路,包括液压主泵、斗杆油缸、斗杆控制阀、先导控制信号和先导泵,所述斗杆油缸驱动液压挖掘机斗杆内收和外摆;所述斗杆控制阀控制液压主泵供油到所述斗杆油缸的流量和方向;所述先导控制信号包括动臂举升和下放的先导控制信号、斗杆和铲斗的先导控制信号和回转的左右回转先导控制信号,所述先导控制信号控制上述动臂、铲斗、回转和斗杆控制阀的位置和方向;所述先导泵为先导控制信号提供压力源和为主泵排量调节提供控制压力,还包括斗杆内收回油油液再生油路、再生单向阀、减压阀和背压阀,
所述斗杆内收回油油液再生油路通过斗杆控制阀将斗杆油缸的小腔侧的油液与斗杆油缸的大腔侧的油液沟通,使斗杆油缸小腔侧油液与斗杆油缸大腔侧油液合流;
所述再生单向阀设置在斗杆内收回油油液再生油路上,所述再生单向阀防止油液从斗杆油缸大腔侧进入斗杆油缸小腔侧;
所述减压阀为具备节流的功能的减压阀,所述先导泵的油液通过所述减压阀与液压主泵的排量调节机构连接,减压阀为液压主泵排量调节机构提供先导压力油,所述减压阀的控制信号端与斗杆油缸小腔侧的压力信号端连接;
所述减压阀通过背压阀与油箱连接,所述减压阀通过第一油路与背压阀连接,背压阀控制背压油路中的油液压力,所述背压阀的控制信号端通过先导油路与先导控制信号逻辑判断装置连接,所述先导控制信号逻辑判断装置与控制先导控制压力的操作手柄组连接,所述背压阀的控制信号端控制所述背压阀处于不同的工作位置,从而通过控制所述背压阀的背压压力控制所述液压主泵的流量。
所述先导控制信号逻辑判断装置为用来对先导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判断的梭阀组或为用来产生先导控制信号的压力传感器组和用于产生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
所述背压阀内置有形成阻碍油液流动使油液在经过所述背压阀时形成预期压力的装置,从而保证所述液压主泵的流量向变小的方向变化。
所述减压阀为液压控制阀或电磁比例阀。
所述背压阀为液压控制阀或电磁比例阀。
所述液压主泵包括第一液压主泵和第二液压主泵,所述斗杆控制阀包括斗杆控制主阀和斗杆控制副阀,所述斗杆控制主阀通过第一中央旁路连接在第一液压主泵与第一油箱之间,所述斗杆控制副阀通过第二中央旁路连接在第二液压主泵与第二油箱之间,斗杆控制主阀和斗杆控制副阀一端的压力接收端通过第二先导油路与斗杆操作手柄的斗杆外摆动作信号端 连接,另一端的压力接收端通过第一先导油路与所述斗杆操作手柄的斗杆内收控制信号端连接。
技术方案(1),当斗杆外摆先导控制信号控制斗杆控制主阀和斗杆控制副阀时,斗杆控制主阀处于左位斗杆控制副阀处于右位,此时斗杆油缸小腔侧的油液经过再生油路进入到斗杆油缸大腔侧,两个液压主泵分布经过主油路进入斗杆油缸大腔侧。若此时斗杆油缸小腔侧的油液压力值过大,从而会克服减压阀弹簧力的预设值,使减压阀处于右位。当减压阀处于右位,在减压阀内有节流孔,使先导泵经过减压阀的压力下降,其减压阀阀后压力的预期值根据控制主泵的流量而定。与此同时,动臂、铲斗和回转的先导压力信号经过液压梭阀的组合,选择最大的压力值输出控制背压阀的位置,当动臂、铲斗、斗杆和回转的先导信号有压力信号时,背压阀处于不节流状态,经过减压阀的油液全部回油箱,此时控制主泵的压力为零,主泵处于最大流量工作位置;当动臂、铲斗、斗杆和回转的先导信号没有压力信号时,背压阀处于节流状态,经过减压阀的油液部分回油箱,此时控制主泵的压力值为某一个值,主泵的最大流量被限制,处于某一个位置的流量值,此时斗杆油缸小腔回油的压力值又会下降到小于减压阀弹簧设定的压力值,最终经过不断调整斗杆油缸回油压力值控制在预设的压力值之下。
技术方案(2),根据方案(1)提供的工作回路和装置,并在把所述液压挖掘机油液再生控制回路的先导控制信号的检测、背压阀的控制输入信号都改为电信号,同样,动臂、回转和斗杆、铲斗先导信号的逻辑比较与运算都被放在了控制单元内完成。由此方案(2)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 力传感器的检测,把动臂、回转、斗杆和铲斗的先导压力值检测值输入到控制单元内,控制单元通过比较、逻辑判断和运算,得出控制电流的输出值,控制电流的输出值控制背压阀的开度和方向,从而控制背压阀的背压压力,背压压力形成后对液压主泵的排量进行控制。
技术方案(3),根据方案(1)提供的工作回路和装置,并在把所述液压挖掘机油液再生控制回路的先导控制信号的检测、斗杆油缸小腔回油压力信号的检测、减压阀和背压阀的控制输入信号都改为电信号,同样,动臂、回转和斗杆、铲斗先导信号的逻辑比较与运算都被放在了控制单元内完成。由此方案(3)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先导压力信号、斗杆油缸小腔回油工作压力信号,把动臂、回转、斗杆和铲斗的先导压力值和斗杆油缸小腔回油工作压力信号检测值输入到控制单元内,控制单元通过比较、逻辑判断和运算,得出控制背压阀和减压阀的电流输入值,控制背压阀和减压阀的开度和方向,从而控制背压阀的背压压力和减压阀的通断,背压压力形成后对液压主泵的排量进行控制。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实现斗杆油缸小腔侧再生到大腔侧的过流面积增大,再生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明显减少,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小腔侧压力,进而降低了斗杆油缸大腔侧和主泵压力;通过检测斗杆油缸小腔侧的压力来控制主泵的排量,当斗杆油缸小腔侧压力过高时,说明主泵供油量过多导致了系统工作压力上升,需要限制主泵的流量增加,通过斗杆再生先导压力经过减压后得到液压主泵的控制压力,从而限制主泵的排量,实现系统工作压力处于低压力状态下工作;通过斗杆控制主阀和斗杆控制副阀,使斗杆油缸小腔侧油液流入斗杆油缸大腔侧的过流面积大大增加,降低了压 力损失。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实现主泵排量的降低,限制主泵的流量输出;采用控制主阀阀芯外的再生和由原来的单阀芯再生进油改成双阀芯同时进油,使斗杆油缸小腔侧再生到大腔侧的流量过流面积大幅度增大,大幅度地降低管路中的局部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的斗杆内收再生回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斗杆内收再生控制回路图。
图3为本发明液压主泵输出压力与输出流量关系图。
图4为本发明减压阀阀压力Ps与液压主泵流量的关系。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动臂、铲斗和回转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逻辑关系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斗杆再生控制回路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动臂、铲斗和回转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逻辑关系图。
附图中,10a、第一液压主泵,10b、第二液压主泵,12、再生单向阀,16a、斗杆控制主阀,16b、斗杆控制副阀,17、斗杆油缸,17a、斗杆油缸大腔,17b、斗杆油缸小腔,18、斗杆内收先导油路,19、斗杆外摆先导油路,22、减压阀,23、背压阀,25、控制单元,26、操作手柄组,26d、斗杆操作手柄,27、梭阀组,28、压力传感器组,33、先导泵,Ps、背压油路的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7所示,一种液压挖掘机油液再生控制回路,包括液压主泵、斗杆油缸、斗杆控制阀、先导控制信号和先导泵,所述斗杆油缸驱动液压挖掘机斗杆内收和外摆;所述斗杆控制阀控制液压主泵供油到所述斗杆油缸的流量和方向;所述先导控制信号包括动臂举升和下放的先导控制信号、斗杆和铲斗的先导控制信号和回转的左右回转先导控制信号,所述先导控制信号控制上述动臂、铲斗、回转和斗杆控制阀的位置和方向;所述先导泵为先导控制信号提供压力源和为主泵排量调节提供控制压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再生油路、再生单向阀、减压阀、减压阀的控制信号、背压阀和背压阀控制信号,
所述再生油路把斗杆油缸小腔侧的油液与斗杆油缸大腔侧油液沟通,使斗杆油缸小腔侧油液能够进入斗杆油缸大腔侧,使斗杆油缸小腔侧油液与斗杆油缸大腔侧油液合流;
所述再生单向阀设置在斗杆油缸小腔侧的油液与斗杆油缸大腔侧油液连通的油路上,所述再生单向阀使油液从斗杆油缸小腔侧油液能够进入斗杆油缸大腔侧并不会倒流;
所述减压阀与先导泵连接,先导泵油液经过所述减压阀流向液压主泵的排量调节机构,所述减压阀具备节流的功能,使所述减压阀阀后压力保持一定值不变;
所述减压阀的控制信号来自于斗杆小腔侧,所述减压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减压阀的处于不同的工作位置;
所述背压阀控制经过所述减压阀后的油液回油箱的回油背压力,从而控制液压主泵的流量,所述液压主泵的流量由所述背压阀的背压压力控制;
所述背压阀控制信号的输入信号经过所述先导控制信号的逻辑比较判断得到的输出信号,所述背压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背压阀处于不同的工作位置。
所述先导控制信号,既可以通过液压梭阀的组合来比较油路压力的大小,通过比较输出最终的油液压力信号;也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所述先导控制信号的压力值,各个所述先导控制信号的压力值在控制单元内经过逻辑比较输出电流信号。
所述减压阀控制信号来自于斗杆油缸小腔侧的压力信号,所述减压阀控制信号可以利用斗杆油缸小腔油液压力直接控制或通过传感器检测斗杆油缸小腔油液压力值的方式输入到控制单元,所述小腔油液压力的检测值在控制单元内经过换算,输出电流信号,形成所述减压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减压阀的位置。
所述再生单向阀和所述再生油路,可以处于所述斗杆控制阀的阀芯内,所述再生单向阀和所述再生油路既可处以斗杆控制主阀也可以处于斗杆控制副阀,还可以同时处于两个阀芯内,在斗杆控制阀的阀芯进行合流和再生;或所述再生单向阀和所述再生油路,处于斗杆控制阀的阀芯外部,在所述斗杆控制主阀阀芯或所述斗杆控制副阀阀芯外进行合流和再生。
所述减压阀内置形成油液压力损失的节流装置,使油液经过所述减压阀后使其压力降低并保持在预期的值;
所述背压阀内置形成阻碍油液流动的装置,使油液在经过所述背压阀时形成预期的压力,该压力能够保证所述液压主泵的流量向变小的方向变化。
所述背压阀的控制信号的输入来源于所述动臂、回转和铲斗的先导控制信号经过比较判断后的输出油液压力或电流信号,即所述动臂、回转和铲斗的先导控制信号经过控制单元逻辑比较判断得到的电流输出信号或经过液压梭阀的组合得到的压力输出信号。
所述的减压阀既可为液压控制阀形式,通过油液压力信号控制所述减压阀的换向和位移;或还可以为电磁比例阀形式,通过控制单元的输出电流信号控制所述减压阀的换向和位移。
所述的背压阀既可为液压控制阀形式,通过油液压力信号控制所述背压阀的换向和位移;或还可以为电磁比例阀形式,通过控制单元的输出电流信号控制所述背压阀的换向和位移。
所述液压主泵是第一液压主泵或第二液压主泵的流量被所述背压阀的背压压力控制所述第一液压主泵或第二液压主泵流量。
为了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1),当斗杆外摆先导控制信号控制斗杆控制主阀和斗杆控制副阀时,斗杆控制主阀处于左位斗杆控制副阀处于右位,此时斗杆油缸小腔侧的油液经过再生油路进入到斗杆油缸大腔侧,两个液压主泵分布经过主油路进入斗杆油缸大腔侧。若此时斗杆油缸小腔侧的油液压力值过大,从而会克服减压阀弹簧力的预设值,使减压阀处于右位。当减压阀处于右位,在减压阀内有节流孔,使先导泵经过减压阀的压力下降,其减压阀阀后压力的预期值根据控制主泵的流量而定。 与此同时,动臂、铲斗和回转的先导压力信号经过液压梭阀的组合,选择最大的压力值输出控制背压阀的位置,当动臂、铲斗、斗杆和回转的先导信号有压力信号时,背压阀处于不节流状态,经过减压阀的油液全部回油箱,此时控制主泵的压力为零,主泵处于最大流量工作位置;当动臂、铲斗、斗杆和回转的先导信号没有压力信号时,背压阀处于节流状态,经过减压阀的油液部分回油箱,此时控制主泵的压力值为某一个值,主泵的最大流量被限制,处于某一个位置的流量值,此时斗杆油缸小腔回油的压力值又会下降到小于减压阀弹簧设定的压力值,最终经过不断调整斗杆油缸回油压力值控制在预设的压力值之下。
技术方案(2),根据方案(1)提供的工作回路和装置,并在把所述液压挖掘机油液再生控制回路的先导控制信号的检测、背压阀的控制输入信号都改为电信号,同样,动臂、回转和斗杆、铲斗先导信号的逻辑比较与运算都被放在了控制单元内完成。由此方案(2)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把动臂、回转、斗杆和铲斗的先导压力值检测值输入到控制单元内,控制单元通过比较、逻辑判断和运算,得出控制电流的输出值,控制电流的输出值控制背压阀的开度和方向,从而控制背压阀的背压压力,背压压力形成后对液压主泵的排量进行控制。
技术方案(3),根据方案(1)提供的工作回路和装置,并在把所述液压挖掘机油液再生控制回路的先导控制信号的检测、斗杆油缸小腔回油压力信号的检测、减压阀和背压阀的控制输入信号都改为电信号,同样,动臂、回转和斗杆、铲斗先导信号的逻辑比较与运算都被放在了控制单元内完成。由此方案(3)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先导压力信 号、斗杆油缸小腔回油工作压力信号,把动臂、回转、斗杆和铲斗的先导压力值和斗杆油缸小腔回油工作压力信号检测值输入到控制单元内,控制单元通过比较、逻辑判断和运算,得出控制背压阀和减压阀的电流输入值,控制背压阀和减压阀的开度和方向,从而控制背压阀的背压压力和减压阀的通断,背压压力形成后对液压主泵的排量进行控制。
实施例1:
下边,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液压挖掘机斗杆内收再生回路的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液压回路具有:用于驱动液压挖掘机斗杆动作的斗杆油缸17,用于向上述斗杆油缸以及上述液压回路提供工作液压油的第一液压主泵10a以及第二液压主泵10b,用于控制第一液压主泵10a和第二液压主泵10b供油到上述斗杆油缸的流量和方向的斗杆控制主阀16a以及斗杆控制副阀16b,用于为先导控制信号提供压力油和为主泵10a排量调节提供控制压力油的先导泵33。另外还设有:用于向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机构提供先导压力油的减压阀22,用于控制背压油路32中油液压力的的背压阀23,用于防止斗杆内收再生油液倒流的再生单向阀12,用来控制先导控制压力的操作手柄组26以及用来对先导控制信号进行逻辑判断的梭阀组27。
斗杆控制主阀16a通过第一中央旁路1a连接在第一液压主泵10a与第一第一油箱25a之间,斗杆控制副阀16b通过油路2a连接在第二液压主泵10b与第二第二油箱25b之间,斗杆内收回油油路11与斗杆内收回油油液再生油路14连接,在斗杆内收回油油路11与斗杆内收回油油液再 生油路14之间安装有防止斗杆内收时再生油液倒流的再生单向阀12。另外上述用于提供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机构控制压力油的减压阀22与背压阀23顺序连接于先导泵33与油箱24之间的油路21上,由上述梭阀组27产生的先导控制信号由先导油路15连接到背压阀23压力接收端。
操作时:
斗杆操作手柄26d动作产生斗杆外摆动作信号Pi7,该操作信号通过第二先导油路19传输到斗杆控制主阀16a和斗杆控制副阀16b的压力接收端,斗杆控制主阀16a右位接通同时斗杆控制副阀16b左位接通,第一液压主泵10a压力油通过油路2a进入斗杆控制主阀16a右位,同时第二液压主泵10b液压油通过油路2b进入斗杆控制副阀16b左位并经油路20b与第一液压主泵10a压力油合流进入斗杆油缸小腔17b推动活塞杆移动,与此同时斗杆油缸大腔17a压力油经油路分两部份分别经由斗杆控制主阀16a和斗杆控制副阀16b回油箱。在此过程中减压阀22处于左位截止状态,先导泵33压力油截止于减压阀22而不向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机构提供先导控制压力油。在此过程中,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与泵出口压力关系如图3所示,当泵输出压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装置调节主泵是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降低,当第一液压主泵10a降低到一定值时,第一液压主泵10a流量将保持一个定值不变。
斗杆操作手柄动作产生斗杆内收控制信号Pi8,Pi8经由第一先导油路18分别传输到斗杆控制主阀16a以及斗杆控制副阀16b的压力接收端,推动方向控制阀动作,使得斗杆控制主阀16a左位接通而斗杆控制副阀16b右位接通,此时第一液压主泵10a供给的压力油经由主油路2a进入斗杆 控制主阀16a左位,同时第二液压主泵10b提供的压力油经由主油路2b进入斗杆控制副阀16b右位并经由油路20a与第一液压主泵10a油液合流进入斗杆油缸大腔17a,油液推动斗杆油缸活塞杆伸出。同时,斗杆油缸小腔17b油液经油路回到斗杆方向控制主阀左位回油油路11,回油油路11中的回油油液一部分经由再生单向阀12进入油路14而流向油路2a,上述有回油油路11进入油路2a中的斗杆油缸小腔回油油液的一部分则经由斗杆控制主阀16a左位进入斗杆油缸大腔17a,另一部分则经由油路13通过斗杆方向控制副阀右位在经由油路20a进入斗杆油缸大腔17a实现油液再生,而由回油油路11返回的斗杆油缸小腔17b回油另一部分经过节流孔流向减压阀22压力接收部推动减压阀22动作,使得减压阀右位工作,此时由先导泵33提供的先导压力油经减压阀22而进入先导背压油路32,其中减压阀22右位连通位油路中设置有节流孔22a以使得流向先导背压油路32中的先导压力油压力Ps低于先导泵33出口压力。此时,如上车回转操作手柄26a,动臂操作手柄26b以及铲斗操作手柄26c都无操作且斗杆操作手柄26d具有斗杆内收操作而进行斗杆内收作业,背压阀23由于没有控制信号而处于右位节流工作状态,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与先导背压油路32中先导压力油压力Ps关系如4所示。当斗杆油缸小腔压力较小时,减压阀22中的节流孔22a开口很小导致先导背压油路32中的先导油液压力Ps小于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机构的预设调节压力,此时,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无变化,随着斗杆油缸小腔压力升高,减压阀22节流孔22a开口逐渐增大,而先导背压油路32中先导压力油压力Ps不断升高,当Ps升高到大于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机构预设调节压力Ps1时, 先导背压油路32中的先导压力油进入第一液压主泵10a的调节装置使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逐渐减小,主泵输出流量降低,进而使斗杆油缸小腔压力降低,当减压阀22中节流孔22a开口度达到最大时,先导背压油路32中先导压力油压力Ps达到最大值Ps2,此时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达到可调最小值。在此之后第一液压主泵10a流量保持为Qs。
除此之外,如上车回转操作手柄26a,动臂操作手柄26b以及铲斗操作手柄26c至少一个动作并且斗杆操作手柄26d具有斗杆内收动作而进行斗杆内收作业时,上车回转操作手柄26a,动臂操作手柄26b以及铲斗操作手柄26c则相应会产生如图5中所示的Pi1,Pi2,Pi3,Pi4,Pi5,Pi6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压力信号,其中上述操作压力信号Pi1,Pi2,Pi3,Pi4,Pi5,Pi6分别代表的是上车回转平台左/右回转,动臂下放/提升,铲斗内收/外摆的先导控制信号。上述至少一个操作压力信号传输至梭阀组27,此时梭阀组工作状态如图5所示,梭阀组27通过五个梭阀筛选出上述至少一个控制信号中压力最大的先导压力信号并通过先导油路15传输到背压阀23压力接收部作为背压阀23先导控制信号而控制上述背压阀23动作使得背压阀左位工作。此时上述经由减压阀22中节流孔22a而进入先导背压油路32中的先导压力油经由背压阀23左位油路回油箱,此时,由于先导背压油路32中先导压力油压力Ps过小而无法使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装置动作,在此过程中,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与泵出口压力关系如图3所示,当泵输出压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装置调节主泵是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降低,当排量降低到一定值时,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将保持一个定值不变。
实施例2:
下边,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液压回路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以液压挖掘机为使用对象。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具有与实施例1同样的如图3所说明的主泵输出压力与输出流量关系以及如图4所说明的Ps信号与液压主泵流量的关系。
如图6所示,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液压回路具有:用于驱动液压挖掘机斗杆动作的斗杆油缸17,用于向上述斗杆油缸以及上述液压回路提供工作液压油的第一液压主泵10a以及第二液压主泵10b,用于控制液压泵10a和第二液压主泵10b供油到上述斗杆油缸的流量和方向的斗杆控制主阀16a以及斗杆控制副阀16b,用于为先导控制信号提供压力油和为主泵排量调节提供控制压力油的先导泵33。另外还设有:用于向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机构提供先导压力油的减压阀22,用于控制背压油路32中油液压力的背压阀23,用于防止斗杆内收再生油液倒流的再生单向阀12,用来产生先导控制压力的操作手柄组26以及用来产生先导控制信号的压力传感器组28,用于产生控制信号的控制单元25。
斗杆控制主阀16a通过第一中央旁路1a连接在第一液压主泵10a与油箱3a之间,斗杆控制副阀16b通过油路2a连接在第一液压主泵10a与油箱3b之间,斗杆内收回油油路11与斗杆内收回油油液再生油路14连接,在斗杆内收回油油路11与斗杆内收回油油液再生油路14之间安装有防止斗杆内收时再生油液倒流的再生单向阀12。另外上述用于提供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机构控制压力油的减压阀22与上述背压阀23顺序连接 于先到泵33与油箱24之间的油路21上,由上述控制单元25产生的控制信号通过线路15传输到背压阀23信号接收端。
斗杆操作手柄26d动作产生斗杆外摆动作信号Pi7,该操作信号通过第二先导油路19传输到斗杆控制主阀16a和斗杆控制副阀16b的压力接收端,斗杆控制主阀16a右位接通同时斗杆控制副阀16b左位接通,第一液压主泵10a压力油通过油路2a进入斗杆控制主阀16a右位,同时第二液压主泵10b液压油通过油路2b进入斗杆控制副阀16b左位并经油路20b与第一液压主泵10a压力油合流进入斗杆油缸小腔17b推动活塞杆移动,同时斗杆油缸大腔17a压力油经油路分两部份分别经由斗杆控制主阀16a和斗杆控制副阀16b回油箱。在此过程中减压阀22处于左位截止状态,先导泵33压力油截止于减压阀22而不向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机构提供先导控制压力油。在此过程中,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与泵出口压力关系如图3所示,当泵输出压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装置调节主泵是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降低,当排量降低到一定值时,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将保持一个定值不变。
斗杆操作手柄动作产生斗杆内收控制信号Pi8,Pi8经由第一先导油路18分别传输到斗杆控制主阀16a以及斗杆控制副阀16b的压力接收端,推动方向控制阀动作,使得斗杆控制主阀16a左位接通而斗杆控制副阀16b右位接通,此时第一液压主泵10a供给的压力油经由主油路2a进入斗杆控制主阀16a左位,同时第二液压主泵10b提供的压力油经由主油路2b进入斗杆控制副阀16b右位并经由油路20a与第一液压主泵10a油液合流进入斗杆油缸大腔17a,油液推动斗杆油缸活塞杆伸出。同时,斗杆油缸 小腔17b油液经油路回到斗杆方向控制主阀左位回油油路11,回油油路11中的回油油液一部分经由再生单向阀12进入油路14而流向油路2a。上述有回油油路11进入油路2a中的斗杆油缸小腔回油油液的一部分则经由斗杆控制主阀16a左位进入斗杆油缸大腔17a,另一部分则经由油路13通过斗杆方向控制副阀右位在经由油路20a进入斗杆油缸大腔17a实现油液再生。而由回油油路11返回的斗杆油缸小腔17b回油的另一部分经过节流孔流向减压阀22压力接收部推动减压阀22动作,使得减压阀右位工作。此时由先导泵33提供的先导压力油经减压阀22而进入先导背压油路32,其中减压阀22右位连通油路中设置有节流孔22a以使得流向先导背压油路32中的先导压力油压力Ps低于先导泵33出口压力。如上车回转操作手柄26a,动臂操作手柄26b以及铲斗操作手柄26c都无操作且斗杆操作手柄26d具有斗杆内收操作而进行斗杆内收作业时,背压阀23由于没有控制信号而处于右位节流工作状态,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与先导背压油路32中先导压力油压力Ps关系如如4所示。当斗杆油缸小腔压力较小时,减压阀22中的节流孔22a开口很小导致先导背压油路32中的先导油液压力Ps小于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机构的预设调节压力,此时,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无变化,随着斗杆油缸小腔压力升高,减压阀22节流孔22a开口逐渐增大,而先导背压油路32中先导压力油压力Ps不断升高,当Ps升高到大于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机构预设调节压力Ps1时,先导背压油路32中的先导压力油进入第一液压主泵10a的调节装置使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减小,主泵输出流量降低,进而使斗杆油缸小腔压力降低,当减压阀22中节流孔22a开口度达到最大时,先导背压油路32中 先导压力油压力Ps达到最大值Ps2,此时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达到可调最小值。在此之后第一液压主泵10a流量保持为Qs。
除此之外,如上车回转操作手柄26a,动臂操作手柄26b以及铲斗操作手柄26c至少一个动作并且斗杆操作手柄26d具有斗杆内收动作而进行斗杆内收作业时,上车回转操作手柄26a,动臂操作手柄26b以及铲斗操作手柄26c则相应会产生如图6中所示的Pi1,Pi2,Pi3,Pi4,Pi5,Pi6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压力信号。其中上述操作压力信号Pi1,Pi2,Pi3,Pi4,Pi5,Pi6分别代表的是上车回转平台左/右回转,动臂下放/提升,铲斗内收/外摆的先导控制信号。上述至少一个操作压力信号以及斗杆操作手柄26d产生的操作压力信号Pi7和Pi8对应地传输到压力传感器组27中相应的压力传感器上,上述压力传感器组27中的压力传感器将上述操作手柄产生的先导压力信号转换为如图6所示电信号Si1,Si2,Si3,Si4,Si5,Si6,Si7,Si8并将上述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25,此时控制单元25工作状态如图7所示,控制单元25通过内部逻辑运算计算出上述至少一个控制信号中最大电流控制信号并通过线路15传输到背压阀23信号接收部作为背压阀23控制信号而控制上述背压阀23动作使得背压阀左位工作状态,此时上述经由减压阀22中节流孔22a而进入先导背压油路32中的先导压力油经由背压阀23左位油路回油箱,由于先导背压油路32中先导压力油压力Ps过小而无法使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装置动作,在此过程中,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与泵出口压力关系如图3所示,当泵输出压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第一液压主泵10a调节装置调节主泵是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降低,当排量降低到一定值时,第一液压主泵10a排量将保持一 个定值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