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用智能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548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用智能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用智能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气候越来越恶劣,经常会出现台风或大暴雨天气,如果排水不及时,雨水会积聚在道路上,不但影响车辆行人行驶,还会提高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而现有的排水系统,一般只是在道路下面铺设排水管道,然后在排水管道上方安装下水道井盖,井盖上开设有通水孔,以此来排水。而很多居民为了方便,会将生活垃圾直接从通水孔中倒入,久而久之,会堵塞排水管道,影响正常的排水;且雨水直接从排水管道排入河道或地下水中,会污染河水或地下水。

公开号为CN202031110U 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市政工程排水管道道口装置,包括道口盖和道口盖座,道口盖安装在道口盖座上,道口盖座的内侧边沿上设置定位孔,定位销安装在定位孔及销钉孔内,该构造能够将道口盖座与路面固定,但是没有解决垃圾杂质容易堵塞排水管道,排水速度慢,雨水直接排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根据雨水量控制排水盖开口大小,并能够对雨水进行先处理再排放的市政用智能排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用智能排水装置,包括与路面固定的盖座,所述盖座开有安装井盖的开口和允许所述井盖在所述盖座内部水平移动的轨道;所述盖座设有水位检测器,以及与所述水位检测器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井盖与所述盖座开口大小的控制器;

所述盖座底部连接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通向过滤池顶部;所述排水管道出口与所述过滤池入口之间设有过滤网罩;

所述过滤池一侧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出口位于净化池入口上方;

所述净化池一侧设有二次过滤网,所述二次过滤网出口连通消毒池;

所述消毒池设有抽水机;所述消毒池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通蓄水池。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罩包括镂空倒置筐形支撑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过滤纱网,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纱网底部边缘、用以与所述过滤池连接的卡扣。

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雨水量改变排水盖的开口大小,晴天时,排水盖完全闭合,居民不能将垃圾倒入排水盖内,堵塞排水管道;暴雨时,排水盖能过全部打开,与只开有通孔的排水盖相比,其排水量更大,排水速度更快。雨水进入排水管道后,会经过相应的处理,再排放到河流等其他地方,不会给排放地造成污染。经过处理的雨水还可以存储,以用于园林浇灌,道路洒水等方面,从而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四根顶部延长线交于一点、底部与所述过滤池卡接的支撑杆。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池开有允许所述支撑杆进入的卡口。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纱网位于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凹部一;所述过滤纱网位于所述支撑架底部与所述卡扣之间设有凹部二。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纱网的孔径为18至35目。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包括若干张依次叠加的过滤膜,两张所述过滤膜之间设有一定空隙,每张所述过滤膜由若干扭曲支撑经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池设有安装所述过滤网的密封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膜的孔径为35至70目。

作为优选,所述二次过滤网的孔径为70至100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根据雨水量改变排水盖的开口大小;2、雨水净化后再排放,不会造成污染;3、雨水可重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4、雨水净化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用智能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过滤池和过滤网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盖座,11、水位检测器,12、控制器,2、井盖,3、排水管道,4、过滤池,41、过滤网,5、过滤网罩,51、支撑架,52、过滤纱网,521、凹部一,522、凹部二,53、卡扣,6、净化池,61、二次过滤网,7、消毒池,71、抽水机,8、出水管,9、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市政用智能排水装置,包括与路面固定的盖座1,所述盖座1开有安装井盖2的开口和允许所述井盖2在所述盖座1内部水平移动的轨道。所述盖座1设有水位检测器11,以及与所述水位检测器11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井盖2与所述盖座1开口大小的控制器12。水位检测器11将检测到的雨水值传递给控制器12,控制器12根据雨水值控制井盖2的开口大小。当晴天时,排水盖完全闭合,居民不能将垃圾倒入排水盖内,堵塞排水管道;暴雨时,排水盖能过全部打开,与只开有通孔的排水盖相比,其排水量更大,排水速度更快。水位检测器11可以是红外线传感器,也可以是压力传感器。

所述盖座1底部连接排水管道3,所述排水管道3通向过滤池4顶部。所述排水管道3出口与所述过滤池4入口之间设有过滤网罩5。所述过滤网罩5包括镂空倒置筐形支撑架5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51上的过滤纱网52,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滤纱网52底部边缘、用以与所述过滤池4连接的卡扣53。所述支撑架52包括四根顶部延长线交于一点、底部与所述过滤池4卡接的支撑杆,所述过滤池4开有允许所述支撑杆进入的卡口。所述过滤纱网52位于所述支撑架51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凹部一521;所述过滤纱网52位于所述支撑架51底部与所述卡扣53之间设有凹部二522。凹部一521和凹部二522用于支撑泥沙等杂物,避免泥沙从过滤网罩5底部落入过滤池4中。所述过滤纱网52的孔径为18至35目,可将雨水中的泥沙,杂质,以及大型悬浮颗粒去除。

所述过滤池4一侧设有过滤网41,所述过滤网41出口位于净化池6入口上方。所述过滤网41包括若干张依次叠加的过滤膜,两张所述过滤膜之间设有一定空隙,每张所述过滤膜由若干扭曲支撑经固定,过滤膜褶皱设置以及留有间隙,可扩大过滤面积,提高过滤速率。所述过滤池4设有安装所述过滤网41的密封卡槽,通过卡槽可定时更换过滤网。所述过滤膜的孔径为35至70目,可将雨水中的中型悬浮颗粒去除。

雨水通过过滤网41从过滤池4流入净化池6,净化池6通过控制阀连接碱性溶液灌,净化池6内设有PH检测仪,通过PH 检测仪检测净化池6内雨水的酸碱度,如果雨水呈酸性就打开控制阀,让碱性溶液与雨水中和反应,使雨水呈中性。

所述净化池6一侧设有二次过滤网61,所述二次过滤网61出口连通消毒池7,所述二次过滤网61的孔径为70至100目。中和后的雨水通过单向渗透的二次过滤网61流入消毒池7中,通过二次过滤网61将雨水中的微型悬浮颗粒去除。消毒池7中投有漂白粉或消毒药品。

所述消毒池7设有抽水机71,所述消毒池7一侧设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连通蓄水池9。消毒后的雨水通过抽水机71抽送至蓄水池9中。蓄水池9中的雨水可直接排放至河流或地下水中,不会污染河水;或者用以浇灌园林和除尘洒水,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