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洁身器,尤其涉及一种带尿液检测功能的智能洁身器。
背景技术:
在常规健康检查中,尿检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检查,这是因为,以尿液中混入的物质为线索,可以查出疾病的种类和原因,提前预防疾病恶化。目前现有医院内的一体化的尿检仪体积大,价格高,去医院尿检,费时费钱,体检报告周期长,对个人隐私保护不足。而便携式尿检仪需要人工自行手持试纸边浸尿,再将浸尿试纸送人分析仪进行分析,人工手动操作过程略显复杂,不方便且不卫生,更会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结果误差,贻误了病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尿液检测功能的智能洁身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尿液检测功能的智能洁身器,包括座圈,它还包括触摸显示屏、试纸盒、检测伸缩杆;座圈的后端设置有突起;突起的后端通过销轴与马桶盖的下端相连接;触摸显示屏设置于马桶盖的中间;
突起的内部设置有试纸盒;试纸盒的内部存放有尿检试纸;试纸盒的前端与检测伸缩杆相连接;检测伸缩杆共分为三节,从后向前分别为伸出主体、壹级伸出、贰级伸出;
贰级伸出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绞碎装置;贰级伸出的前端上方开设有接尿口;接尿口位于绞碎装置的上方左侧;贰级伸出的后端上部设置有尿检装置;
检测伸缩杆的右侧设置有清洗口;突起的左侧下端对应设置有注水口;注水口通过管路与清洗口相连接;管路设置于突起的内部。
突起的左端中间设置有旋钮开关。触摸显示屏通过无线信号分别与云健康处理器、手机APP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尿检技术与智能洁身器相结合,使健康检测可以家庭化、日常化,在如厕同时即可知道身体健康情况,并通过触摸显示屏显示出来;检测结果可以通过wifi与互联网连接,实现家庭成员的检测信息在云健康处理器中的记录与管理;通过手机APP即可以查看家庭成员的检测结果信息,使在外的游子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在家的老人及小孩的身体状况,对人们的家庭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钮开关;2、触摸显示屏;3、试纸盒;4、检测伸缩杆;5、尿检装置;6、接尿口;7、绞碎装置;8、手机;9、云健康处理器;10、注水口;11、清洗口;12、马桶盖;13、座圈;14、突起;15、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座圈13,它还包括触摸显示屏2、试纸盒3、检测伸缩杆4;座圈13的后端设置有突起14;突起14的后端通过销轴与马桶盖12的下端相连接;触摸显示屏2设置于马桶盖12的中间,用于显示检测结果并保存。
突起的内部设置有试纸盒3;试纸盒3的内部存放有尿检试纸;试纸盒3的前端与检测伸缩杆4相连接;检测伸缩杆4共分为三节,从后向前分别为伸出主体、壹级伸出、贰级伸出;
未使用时,贰级伸出退回至壹级伸出内、壹级伸出退回至伸出主体内,便于节省空间;需要使用时,三节检测伸缩杆呈逐级伸出状态;壹级伸出、贰级伸出均配备有独立的工作电机;
贰级伸出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绞碎装置7;贰级伸出的前端上方开设有接尿口6;接尿口6位于绞碎装置7的上方左侧;贰级伸出的后端上部设置有尿检装置5;当需要进行尿液检测功能时,尿检试纸随着检测伸缩杆4的逐级伸出传递至接尿口6下方,滴入尿液后,再传送至尿检装置5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将尿检试纸传送至绞碎装置7进行绞碎;
检测伸缩杆4的右侧设置有清洗口11;突起14的左侧下端对应设置有注水口10;;注水口10通过管路与清洗口11相连接;管路设置于突起14的内部。尿检完成后,由清洗口11喷水对检测伸缩杆4进行清洗;检测完成后,检测伸缩杆4逐级退回,等待下次使用。
突起14的左端中间设置有旋钮开关1,用于选择普通智能洁身功能或尿液检测功能。旋钮开关1还可以设置在遥控器15上,实现移动遥控功能。
触摸显示屏2通过无线信号分别与云健康处理器9、手机APP相连接。检测结果显示在触摸显示屏2上之后,会通过无线信号上传到云健康处理器9中,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APP访问云健康存储器从而获取结果记录。云健康处理器9会根据用户的检验结果推荐相应的对应措施,用户还可以将自己的检测结果上传到专业医疗机构方便问诊。
本实用新型将尿检技术与智能洁身器相结合,使健康检测可以家庭化、日常化,在如厕同时即可知道身体健康情况。本实用新型配置有大尺寸触摸显示屏,检测结果可以通过触摸屏显示出来,并可以通过wifi与互联网连接,将每个家庭成员的检测信息上传到云健康处理器中。通过手机APP可以查看家庭成 员的检测信息结果,使在外的游子可以及时准确的了解在家的老人及小孩的身体状况。同时云健康服务器会根据用户的检测结果推荐其相对应的措施和注意事项,其中试纸盒可根据使用情况更换。本实用新型从检测开始到显示结果都是由芯片控制,方便、快速、准确。本实用新型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的亚健康及早期病征,实现提早治疗。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