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浮地下储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563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给排水的地下水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浮地下储水池。



背景技术:

在市政工程中经常需在地下设置地下储水池,地下储水池一般池壁及顶的底板结构较薄,自重有限,当储水池内水位较低而同时储水池外的地下水位较高时,地下储水池的池体可能满足不了抗浮要求。虽然这个问题可通过增加地下储水池顶覆土的方式解决,但池顶覆土越厚,池顶荷载也就越大,池壁及顶的底板结构断面和配筋也将越大,工程投资也随之增大。同时储水池内储水的水位超过进水管后,储水池内的水污染地下水,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抗浮的地下储水池。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抗浮地下储水池,包括封闭池体、浮体、软管和进水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池体设置于地面以下,其侧壁设有与池体内部连接的进水管;

所述池体内设有浮体,浮体浮于池体内储水的水面;

所述浮体通过输水软管与进水管池体内部一端连接;

所述输水软管的出口通过浮体浮于池体内储水的水面上。

作为优化,所述进水管池体外部的一端连接有透水砂井;

作为优化,所述输水的软管的出口安装逆止阀门;

作为优化,所述进水管设在池体侧壁的下部靠近池底处;

作为优化,所述封闭池体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封闭池体的外部地面设有报警器,所述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水位超过预设值后,向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器接收报警信号后发出报警。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安全可靠,在地下储水池的某一标高处设置若干水管穿过地下储水池的侧壁,池外侧的水管与透水砂井连接,池内侧的水管与软管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连接在浮体上,浮体保证软管的管口始终处于地下储水池内水面以上。当地下储水池内水面低于地下水位时,地下水通过砂井和软管进入地下储水池内,平衡地下储水池的内外水压差。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人工操作调节即可以自动调节地下储水池内外水位,以减少地下储水池的内外水压差,达到地下储水池抗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一种抗浮地下储水池,包括封闭池体、浮体3、软管4、进水管5、水位传感器8和报警器9,

所述封闭池体设置于地面以下,所述封闭池体的顶部设有覆土1;

所述封闭池体的侧壁2设有与池体内部连接的钢制进水管5;所述钢制进水管5设在池体侧壁2的下部靠近池底处;

所述池体内设有浮体3,浮体3浮于池体内储水的水面处;

所述浮体3通过输水的软管4与钢制进水管5池体内部一端连接;

所述输水的软管4的出口通过浮体3浮于池体内储水的水面线7的上部;所述输水的软管4的出口安装逆止阀门;

所述钢制进水管5池体外部的一端连接有透水砂井6;

所述封闭池体设有水位传感器8,所述封闭池体的外部地面设有报警器9,所述水位传感器8检测到水位超过预设值后,向报警器9发出报警信号,所述报警器9接收报警信号后发出报警。

本实用新型在封闭水池底面以上的某一标高设置若干数量一定管径的钢制进水管穿过地下水池侧壁,进水管的标高根据地下水池以及池顶覆土自重所能抵抗的浮力确定,进水管的管径和的根数根据地下储水池取水泵的额定流量确定,达到抽补平衡即可。地下储水池外侧与一透水砂井连接,透水沙井可横向或纵向布置,具体布置方式根据地下储水池池壁外测土层的透水性及分布确定,不宜将整段透水砂井全部布置在难透水的土层内。进水管池内端同与一软管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连接一浮体,浮体保证软管的管口始终处于地下储水池内水面以上,管口安装逆止阀门,以免池内满水时池内水经过软管口流入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源。当池内水面低于地下水位时,地下水通过透水砂井过滤和输水的软管进入地下储水池内,可以平衡地下储水池池的内外水压差,达到抗浮的目的,且无需人工调节;当池内满水时,软管口的逆止阀自动关闭,保证水池内的水不流入地下水,同时水位传感器检测到地下储水池内的水位超过预设值,报警器发出报警。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人工操作调节,当池外的水位高于池内水位时,可以自动调节地下储水池的内外水位,以减少地下储水池的内外水压差,以保证池体结构不因抗浮不满足要求而破坏,达到水池抗浮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避免地下储水池的内外水混合相互污染问题。本实用新型不适用于地下储水池内水质量标准比地下水质量标准高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