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攻式塑料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9765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攻式塑料管桩,属于土木工程领域,也可以用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设施等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太阳能发电板安装支架的基础通常使用混凝土材质或钢质的管桩,目前存在的问题:混凝土管桩是水泥制品,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风化,一方面降低管桩本身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风化物掉落在土壤中会改变土壤性质,破坏耕地,不环保;此外,当不再使用时从土壤中取出的难度相对较大,工作量大,成本高。普通钢质管桩容易锈蚀,使用寿命短,污染土壤,采用不锈钢材质成本过高,无法实现工程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攻式塑料管桩,利用丙烯或尼龙材质等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管桩本体,在管桩本体外设有外螺纹,轻质高强、不污染环境、不损害耕地土质,管桩可重复利用,管桩的螺纹增加桩体与土壤的摩檫力,从而提高管桩的对上层建筑物的竖向承载能力,施工便捷效率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攻式塑料管桩,包括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管桩本体和位于管桩本体上的外螺纹,所述管桩本体为圆筒状结构,外螺纹安装在管桩本体的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管桩本体的顶端设有连接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太阳能板支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为法兰。

作为优选,所述管桩本体的下端设有金属套,金属套的下边沿为刀刃状,使得管桩本体在旋转的时候更容易下土,特别是稍微硬的土地也可以下土。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套可以直接用螺钉固定在本体上;也可以增加一个金属套与管桩本体下端的连接装置,比如螺纹连接,实现在需要金属套时,可以选择性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管桩本体的外侧设有刻度,通过刻度,可以清楚管桩本体已经进入土中的深度,使得所有的管桩本体安装在同一高度,便于太阳能板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管桩本体的内部设有内螺纹,与太阳能板连接的支撑棒设有外螺纹,支撑棒插入到管桩本体内,支撑太阳能板。

作为优选,所述外螺纹与管桩本体为采用模具一体成型的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自攻式塑料管桩,轻质高强、不污染环境、不损害耕地土质,管桩可重复利用,管桩的螺纹增加桩体与土壤的摩檫力,从而提高管桩的对上层建筑物的竖向承载能力,施工便捷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攻式塑料管桩,包括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管桩本体2和位于管桩本体2上的外螺纹3,管桩本体2为圆筒状结构,外螺纹3安装在管桩本体2的外侧,外螺纹3与管桩本体2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管桩本体2的顶端设有连接装置1,连接装置1优选为法兰,通过连接装置1与太阳能板支架连接。管桩本体2的下端设有金属套4,金属套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在管桩本体2上,金属套4的下边沿为刀刃状,使得管桩本体2在旋转的时候更容易下土,特别是稍微硬的土地也可以下土。管桩本体2的外侧设有刻度,通过刻度,可以清楚管桩本体2已经进入土中的深度,使得所有的管桩本体2安装在同一高度或者安装在需要的高度,便于太阳能板安装。管桩本体2的内部设有内螺纹,与太阳能板连接的支撑棒设有外螺纹3,支撑棒插入到管桩本体2内,支撑太阳能板。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先将加载设备与管桩本体2的上端连接,然后利用加载设备同时对施加压力和扭矩的,通常是电机驱动的机械提供扭矩,液压机构提供压力;加载设备与管桩的连接目前计划用法兰,先对自攻式自攻式塑料管桩施加一个压力,然后在保持压力的基础上施加扭矩(就像拧螺丝一样工作),使管桩本体2进入土壤,到达目标深度后停止加载,此时可以将上层建筑结构(例如太阳能发电板的支架)通过合适的方法(比如法兰)与管桩上端连接,实现对上层建筑结构的支承作用。当上层建筑结构不再使用时,可先将上层建筑结构拆除,然后利用加载设备与管桩本体2上端连接,同时施加向上的拉力和反向的扭矩,将管桩拔出土壤,对土壤没有影响,利于复耕,管桩则可以重复利用。管桩不需使用或到达塑料使用年限后可回收再生利用,利于环保。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