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工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5226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用于水工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水工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结构。适用于水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止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及荷载分布不均等作用下,常会发生变形,导致结构开裂甚至破坏。为此,常预先设置构造缝(变形缝1),将结构断开,以适应结构变形需要。

对水下混凝土结构,为防止外水沿缝面渗漏至结构内部,变形缝1处应设置可靠的止水措施。对混凝土坝、厂房、水闸等挡水结构,如图1所示,变形缝止水通常采用两道止水铜片2,止水铜片2每一侧均埋入混凝土结构3内,两道止水铜片2之间间隔50~100cm。该止水结构因混凝土自身的干缩变形影响,再加上止水附近混凝土很难振捣密实,造成止水铜片与混凝土之间结合不紧密,而出现渗漏通道导致止水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水工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结构,型式简单、止水可靠、施工简便,以解决变形缝止水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水工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结构,所述变形缝预先设置在从迎水面至背水面的混凝土结构上,由于变形缝的存在使混凝土结构分成左右两部分且分期浇筑的混凝土块,其特征在于,沿变形缝骑缝布置两道止水铜片,两止水铜片之间的变形缝内预埋灌浆管,近背水面的止水铜片与背水面混凝土壁之间的变形缝内预埋排水管。

近迎水面的止水铜片距离迎水面混凝土壁50cm,两止水铜片之间间隔50~100cm,所述排水管距离近背水面的止水铜片50cm。

所述止水铜片采用软态纯铜带加工而成,铜带厚度为1.8~1.6mm,止水铜片的鼻子开口朝向迎水面骑缝布置,止水铜片的两翼埋入两侧的混凝土块20~25cm,止水铜片的鼻子开口内填充沥青麻丝并由胶带纸封闭。

所述灌浆管采用无缝钢管制作,管径4~5cm,管身开有Φ10mm的孔,孔距10~15cm,呈梅花形布置。

所述排水管采用无砂混凝土预制,管径6~8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在两道止水之间预先埋设灌浆管,后期可对止水铜片区域进行灌浆补强,止水效果可靠。2、本实用新型在止水铜片下游侧预先埋设排水管,可收集缝内残余渗漏水引至排水系统内,确保结构内部环境干燥整洁。3、本实用新型的止水结构型式简单,灌浆管及排水管均可现场制作,施工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水工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工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止水铜片示意图。

图4为灌浆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水工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结构,由两道止水铜片2、灌浆管4、排水管5及灌浆材料组成。

止水铜片2采用软态纯铜带加工而成,铜带厚度为1.8~1.6mm,止水铜片呈“}”型,如图3所示,鼻子内沥青麻丝6填满并用胶带纸7封闭。

灌浆管4采用无缝钢管制作,管径4~5cm,如图4所示,管身开有Φ10mm的孔4-1,孔距10~15cm,呈梅花形布置。

排水管5采用无砂混凝土预制,管径6~8cm。

灌浆材料采用水溶性聚氨酯材料,固结后为弹性体,并且可遇水膨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因变形缝1的设置,混凝土结构3被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在混凝土浇筑前,如图2所示,沿变形缝1预先埋入两道止水铜片2、灌浆管4和排水管5,并采取可靠的架立固定措施。

止水铜片2骑缝布置,每一侧埋入混凝土结构3内20~25cm。第一道止水铜片距离迎水面50cm,两道止水铜片之间间隔50~100cm,鼻子开口朝向来水方向。止水铜片2应沿变形缝1内形成封闭系统,并高出上下游水位。

灌浆管4布置于两道止水铜片2之间的变形缝内。灌浆管4沿止水铜片2的路径布置,进浆口及出浆口均应露出结构轮廓线外。

排水管5布置于止水铜片2下游侧的变形缝内。排水管5沿止水铜片2的路径布置,分段设置岔口就近接入排水系统(如排水沟、排水廊道等)。

建筑物竣工后,利用预先埋入的灌浆管4灌注灌浆材料,填充止水附近区域的缝隙及裂隙,对止水区域进行灌浆补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