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护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化水利护坡。
背景技术:
护坡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传统的护坡坡面为直线型,经过河水长期冲刷会导致坡面断裂变形,且传统的护坡坡面没有设置变形缝,岩石混凝土等材料在温度变化、暴晒等条件下容易变形挤压,甚至导致坡面断裂,因此需要工人不定的去维护检修护坡,提高了人力成本,且有的护坡种植有绿植,位于坡面较高位置的绿植吸收不到河里的水,需要人工灌溉,费时费力,若不灌溉极易枯死,不仅不美观,还起不到植物吸附固定土壤的作用,一般的护坡没有设置太阳能接收板,护坡上的能源需求还需要化石燃料供电,不节能环保,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化水利护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化水利护坡,包括绿化层、坡面、太阳能接收板和排水沟,所述绿化层内设置有多个土壤湿度感应装置,且绿化层底部安装有输水管,所述绿化层通过输水管与蓄水箱连接,且蓄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蓄水箱通过输水管与水泵固定连接,且水泵与绿化层通过输水管连接,所述绿化层的下方设置有多个钢筋支撑板,且钢筋支撑板下方安装有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导线与太阳能接收板连接,且光伏组件通过导线与逆变控制器连接,所述逆变控制器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坡体的内壁,所述坡面上设置有种植槽,且种植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太阳能接收板,所述种植槽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排水沟。
优选的,所述蓄水箱左侧的输水管内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和蓄水箱右侧的输水管上分别安装有水阀。
优选的,所述坡面上设置有多条纵向的变形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护坡坡面设置为弧形,有效地降低了河水对坡面的冲击力,增大了坡面的耐冲击性,延长了坡面的使用年限,且该坡体内部设置有多个钢筋支撑板,坡体内部由混凝土浇灌,增大了坡面的坚韧性和坡体的稳定性,该护坡的坡面上设置有太阳能接收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若有需要可以添加蓄电池,给路边的路灯供电,节能环保,且护坡的绿化层设置有土壤湿度感应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自动控制绿植的灌溉,还可以控制将绿化层的积水排入蓄水箱内,避免了人工灌溉,省时省力,节约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钢筋支撑板;2-蓄水箱;3-出水管;4-绿化层;5-土壤湿度感应装置;6-过滤网;7-坡体;8-光伏组件;9-输水管;10-逆变控制器;11-水阀;12-水泵;13-坡面;14-种植槽;15-变形缝;16-太阳能接收板;17-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绿化水利护坡,包括绿化层4、坡面13、太阳能接收板16和排水沟17,绿化层4内设置有多个土壤湿度感应装置5,且绿化层4底部安装有输水管9,绿化层4通过输水管9与蓄水箱2连接,且蓄水箱2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蓄水箱2通过输水管9与水泵12固定连接,且水泵12与绿化层4通过输水管9连接,绿化层4的下方设置有多个钢筋支撑板1,且钢筋支撑板1下方安装有光伏组件8,光伏组件8通过导线与太阳能接收板16连接,且光伏组件8通过导线与逆变控制器10连接,逆变控制器10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坡体7的内壁,坡面13上设置有种植槽14,且种植槽1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太阳能接收板16,种植槽14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排水沟17,蓄水箱2左侧的输水管9内安装有过滤网6,出水管3和蓄水箱2右侧的输水管9上分别安装有水阀11,坡面13上设置有多条纵向的变形缝15。
工作原理:坡面13上设置有太阳能接收板16,太阳能接收板16通过导线与光伏组件8连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且绿化层4内设置有土壤湿度感应装置5,当坡面13上的土壤较干燥不适合绿植生长时,蓄水箱2内的水经输水管9由水泵12加压运输至绿化层4内,灌溉绿植,外界的雨水,河水等冲刷坡面13时,可以由坡面13上的排水沟17顺势流入河中,当河水水面较高或雨水较多来不及排出,由绿化层4底部经输水管9进入蓄水箱2内,蓄水箱2顶部设置有水位感应器,箱内水位较高时水阀11打开,水经出水管3排入地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