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塔埋地式预制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3381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通信塔埋地式预制基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通信塔埋地式预制基础。



背景技术:

现有通信塔制造技术中,普遍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该基础施工方法施工周期长,现场排放泥浆、污水,破坏绿化和损坏道路。

传统方法基础施工需要开挖、浇灌、自然养护20-28天等,且钢筋混凝土基础易产生建筑垃圾,对施工现场环境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通信塔埋地式预制基础,解决原有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灌的周期长的问题,并且大大缩短了周期,同时也节省了运输工作量,节约了人工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塔埋地式预制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第一基础块、第二基础块和第三基础块,所述的第一基础块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的若干垂直销柱,每根销柱上均开有水平销孔;所述的第二基础块包括连接板以及固定在连接板中央的支撑柱,所述的连接板上开有与第一基础块垂直销柱数量和位置完全对应的垂直销孔,当连接板和底部贴合时,垂直销柱穿过与其对应的垂直销孔;所述的第三基础块数量与第一基础块垂直销柱上的水平销孔数量相同,每个水平销孔中插入有一块第三基础块。

所述的第一基础块中的底板由两块基础板拼接而成。

所述的第一基础块、第二基础块和第三基础块之间连接处的缝隙均楔入有热浸镀锌楔块和微膨胀细石砼,使三个基础块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抵抗外倾覆力矩。

通信塔埋地式预制基础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挖基坑,基坑挖好利用石子将基坑底部夯实平整;

2)将两个基础板通过吊机并排放置基坑底部,组成第一基础块的底板,在底板上固定垂直销柱,并调节底部的水平度;

3)将第二基础块的连接板上的垂直销孔对应垂直销柱插入,使连接板与底部贴合,垂直销柱伸出垂直销孔;

4)将第三基础块插入垂直销柱上的水平销孔中;

5)在第一基础块、第二基础块和第三基础块之间连接处的缝隙中,先楔入热浸镀锌楔块,再利用微膨胀细石砼灌缝;

6)回填基坑并夯实基坑。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缩短了工程施工的周期,保证工程如期完成,以达到基站快速建设的要求。同时可以解决预制基础重复再利用的问题,采用预制基础的制作安装方式更加的节能环保,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生态保护较好的地区,使用范围更广。

2、减少了基础建设给周围环境带来的破坏,对生态影响最低,使用轻型节能材料工厂集约化生产制作,减少现场施工受阴雨天气影响和淤泥、污水排放,节约能源,节约材料和运输工作量30-50%,可以多次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基础建设的成功率;工厂化生产,标准化设计,现场快速装配更高效、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通信塔埋地式预制基础拆分示意图。

图2为通信塔埋地式预制基础固定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信塔埋地式预制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制成的第一基础块1、第二基础块2和第三基础块3,三个基础块拆分后如图1所示,固定连接后如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基础块1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的若干垂直销柱,每根销柱上均开有水平销孔;所述的第二基础块2包括连接板以及固定在连接板中央的支撑柱,所述的连接板上开有与第一基础块1垂直销柱数量和位置完全对应的垂直销孔,当连接板和底部贴合时,垂直销柱穿过与其对应的垂直销孔;所述的第三基础块3数量与第一基础块1垂直销柱上的水平销孔数量相同,每个水平销孔中插入有一块第三基础块。

所述的第一基础块1中的底板由两块基础板拼接而成。

所述的第一基础块1、第二基础块2和第三基础块3之间连接处的缝隙均楔入有热浸镀锌楔块和微膨胀细石砼,使三个基础块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抵抗外倾覆力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塔埋地式预制基础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挖基坑,基坑挖好利用石子将基坑底部夯实平整;

2)将两个基础板通过吊机并排放置基坑底部,组成第一基础块的底板,在底板上固定垂直销柱,并调节底部的水平度;

3)将第二基础块的连接板上的垂直销孔对应垂直销柱插入,使连接板与底部贴合,垂直销柱伸出垂直销孔;

4)将第三基础块插入垂直销柱上的水平销孔中;

5)在第一基础块、第二基础块和第三基础块之间连接处的缝隙中,先楔入热浸镀锌楔块,再利用微膨胀细石砼灌缝;

6)回填基坑并夯实基坑。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