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1633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



背景技术:

对钢结构厂房进行施工时,钢结构厂房的钢结构体系与基础之间通常均采用预埋的地脚螺栓进行固定连接。钢结构厂房的钢结构体系中各钢立柱分别支撑于一个独立基础上,该独立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各钢立柱与所支撑独立基础之间通过一个预埋螺栓组进行固定,该预埋螺栓组中通常包括分别布设在一个矩形四个顶点上的四个预埋螺栓。针对不同尺寸的钢立柱,所采用预埋螺栓组中预埋螺栓的间距各不相同。钢结构厂房施工过程中,地脚螺栓的预埋施工是一个施工精度要求很高的关键工序,根据规范《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及《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2012》的要求,地脚螺栓的误差位移为不大于5mm。但现如今,对地脚螺栓进行预埋施工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且规范的施工方法可供遵循,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施工操作比较随意、施工效率低、预埋施工精度较差等问题,再加上需预埋的地脚螺栓数量非常多,施工量非常大。并且,相应缺少一种专用于地脚螺栓预埋施工的模具,能简便、快速对预埋螺栓的预埋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并确保地脚螺栓的预埋施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对需施工地脚螺栓进行准确定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水平板、位于上水平板下方的下水平板和多个支撑于上水平板与下水平板之间的支撑件,所述上水平板与下水平板呈平行布设且二者之间通过多个所述支撑件进行紧固连接;所述上水平板或下水平板上平放有水平测尺,所述水平测尺包括十字形平板和两个水平检测装置,所述十字形平板由横向平板与纵向平板连接而成,所述横向平板和所述纵向平板布设在同一平面上且二者呈垂直布设,两个所述水平检测装置分别布设在所述横向平板和所述纵向平板上;所述上水平板上开有两个上螺栓安装孔组,两个所述上螺栓安装孔组分别为上外侧螺栓安装孔组和位于所述上外侧螺栓安装孔组内侧的上内侧螺栓安装孔组;所述下水平板上开有两个下螺栓安装孔组,两个所述下螺栓安装孔组分别为下外侧螺栓安装孔组和位于所述下外侧螺栓安装孔组内侧的下内侧螺栓安装孔组;所述上内侧螺栓安装孔组和所述下内侧螺栓安装孔组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上内侧螺栓安装孔组位于所述下内侧螺栓安装孔组的正上方,所述上内侧螺栓安装孔组和所述下内侧螺栓安装孔组中均包括多个分别供第一地脚螺栓安装的第一螺栓安装孔,所述上内侧螺栓安装孔组和所述下内侧螺栓安装孔组中所包括第一螺栓安装孔的数量与需施工第一地脚螺栓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地脚螺栓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上外侧螺栓安装孔组和所述下外侧螺栓安装孔组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上外侧螺栓安装孔组位于所述下外侧螺栓安装孔组的正上方,所述上外侧螺栓安装孔组和所述下外侧螺栓安装孔组中均包括多个分别供第二地脚螺栓安装的第二螺栓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孔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地脚螺栓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地脚螺栓和第二地脚螺栓均与上水平板呈垂直布设;所述下水平板底部固定有型钢杆件。

上述多功能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其特征是:还包括横向平尺和与横向平尺呈垂直布设的纵向平尺,所述横向平尺与所述横向平板呈平行布设,所述纵向平尺与纵向平板呈平行布设;所述横向平尺和纵向平尺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均布设在上水平板上。

上述多功能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水平板和下水平板均为竹胶板,所述支撑件为L形支撑件。

上述多功能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水平板和下水平板均为矩形平板且二者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上述多功能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件分别布设于下水平板的四个顶角上。

上述多功能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其特征是:所述上水平板和下水平板之间的间距为200mm~400mm。

上述多功能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型钢杆件的数量为多道且其均呈平行布设,多道所述型钢杆件由左至右布设在下水平板底部。

上述多功能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检测装置为水准器。

上述多功能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其特征是:还包括固定在下水平板底部的吊线锤。

上述多功能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型钢杆件与下水平板呈水平布设,所述型钢杆件为角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加工制作简便且投入成本低,加工质量易于保证。

2、结构设计合理,包括上水平板、下水平板和多个支撑于上水平板与下水平板之间的支撑件,上水平板或下水平板上;上水平板上开有一个上螺栓安装孔组,下水平板上开有一个下螺栓安装孔组,上螺栓安装孔组和下螺栓安装孔组中所包括螺栓安装孔的数量均与需施工地脚螺栓的数量相同,下水平板底部固定有型钢杆件,拆装简便,安装布设方便。

3、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操作方式灵活、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进行精确安装,能对两种不同规格的预埋地脚螺栓组进行预埋施工,并能对预埋地脚螺栓组进行准确定位,确保需施工地脚螺栓的预埋位置和预埋高度。并且,施工方法简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地脚螺栓调节施工过程,确保需施工地脚螺栓的预埋精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对需施工地脚螺栓进行准确定位。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示意图。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施工完成第一地脚螺栓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施工完成第二地脚螺栓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水平板; 2—下水平板; 3—支撑件;

4—十字形平板; 5—水平检测装置; 6-1—第一地脚螺栓;

6-2—第二地脚螺栓; 7—型钢杆件; 8—吊线锤;

9-1—第一钢立柱; 9-2—第二钢立柱; 10-1—第一钢垫板;

10-2—第二钢垫板; 11—筋混凝土基础; 12-1—横向平尺;

12—临时固定螺母; 13—纵向平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水平板1、位于上水平板1下方的下水平板2和多个支撑于上水平板1与下水平板2之间的支撑件3,所述上水平板1与下水平板2呈平行布设且二者之间通过多个所述支撑件3进行紧固连接;所述上水平板1或下水平板2上平放有水平测尺,所述水平测尺包括十字形平板4和两个水平检测装置5,所述十字形平板4由横向平板与纵向平板连接而成,所述横向平板和所述纵向平板布设在同一平面上且二者呈垂直布设,两个所述水平检测装置5分别布设在所述横向平板和所述纵向平板上;所述上水平板1上开有两个上螺栓安装孔组,两个所述上螺栓安装孔组分别为上外侧螺栓安装孔组和位于所述上外侧螺栓安装孔组内侧的上内侧螺栓安装孔组;所述下水平板2上开有两个下螺栓安装孔组,两个所述下螺栓安装孔组分别为下外侧螺栓安装孔组和位于所述下外侧螺栓安装孔组内侧的下内侧螺栓安装孔组;所述上内侧螺栓安装孔组和所述下内侧螺栓安装孔组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上内侧螺栓安装孔组位于所述下内侧螺栓安装孔组的正上方,所述上内侧螺栓安装孔组和所述下内侧螺栓安装孔组中均包括多个分别供第一地脚螺栓6-1安装的第一螺栓安装孔,所述上内侧螺栓安装孔组和所述下内侧螺栓安装孔组中所包括第一螺栓安装孔的数量与需施工第一地脚螺栓6-1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一螺栓安装孔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地脚螺栓6-1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上外侧螺栓安装孔组和所述下外侧螺栓安装孔组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所述上外侧螺栓安装孔组位于所述下外侧螺栓安装孔组的正上方,所述上外侧螺栓安装孔组和所述下外侧螺栓安装孔组中均包括多个分别供第二地脚螺栓6-2安装的第二螺栓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孔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二地脚螺栓6-2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地脚螺栓6-1和第二地脚螺栓6-2均与上水平板1呈垂直布设;所述下水平板2底部固定有型钢杆件7。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横向平尺12-1和与横向平尺12-1呈垂直布设的纵向平尺13,所述横向平尺12-1与所述横向平板呈平行布设,所述纵向平尺13与纵向平板呈平行布设;所述横向平尺12-1和纵向平尺13均呈水平布设且二者均布设在上水平板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测尺平放于上水平板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水平板1和下水平板2均为竹胶板。并且,所述上水平板1和下水平板2的厚度均为20mm。

因而,所述上水平板1和下水平板2具有易于加工与切割、钻孔容易、模具重量轻、现场施工快速倒运等特点。

实际施工时,所述上水平板1和下水平板2也可以采用其它材质的平板,如木板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3为L形支撑件。

并且,所述支撑件3为由两块竹胶板加工成型的支撑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水平板1和下水平板2均为矩形平板且二者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

并且,所述支撑件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件3分别布设于下水平板2的四个顶角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水平板1和下水平板2之间的间距为200mm~400mm。

实际加工时,可根据具体需要,对上水平板1和下水平板2之间的间距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型钢杆件7的数量为多道且其均呈平行布设,多道所述型钢杆件7由左至右布设在下水平板2底部。

实际使用时,多个所述第一地脚螺栓6-1和多个所述第二地脚螺栓6-2均分多排多列进行布设,所述型钢杆件7的数量与第一地脚螺栓6-1和第二地脚螺栓6-2的列数相同。实际使用时,每个所述型钢杆件7均为一个对布设在同一列上的多个所述第一地脚螺栓6-1或多个所述第二地脚螺栓6-2进行定位的底部定位件。

并且,采用型钢杆件7能有效保证所述第一地脚螺栓6-1和第二地脚螺栓6-2的竖直度。

同时,多道所述型钢杆件7组成对下水平板2进行支撑的支撑平台,增强下水平板2的刚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检测装置5为水准器。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固定在下水平板2底部的吊线锤8。

并且,所述吊线锤8位于下水平板2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型钢杆件7与下水平板2呈水平布设,所述型钢杆件7为角钢。所述角钢为等边角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地脚螺栓6-1和第二地脚螺栓6-2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地脚螺栓6-2分别固定在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

如图3和图4所示,四个所述第一地脚螺栓6-1分别固定在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且四个所述第二地脚螺栓6-2分别固定在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四个所述第一地脚螺栓6-1为对第一钢立柱9-1进行固定的地脚螺栓,所述第一钢立柱9-1底部焊接固定有第一钢垫板10-1,所述第一钢垫板10-1呈水平布设,四个所述第一地脚螺栓6-1均安装在第一钢垫板10-1上。

并且,四个所述第二地脚螺栓6-2为对第二钢立柱9-2进行固定的地脚螺栓,所述第二钢立柱9-2底部焊接固定有第二钢垫板10-2,所述第二钢垫板10-2呈水平布设,四个所述第二地脚螺栓6-2均安装在第二钢垫板10-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钢垫板10-1为矩形钢板,四个所述第一地脚螺栓6-1分别安装在第一钢垫板10-1的四个顶角上。

并且,所述第二钢垫板10-2为矩形钢板,四个所述第二地脚螺栓6-2分别安装在第二钢垫板10-2的四个顶角上。所述第一钢垫板10-1和第二钢垫板10-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钢垫板10-1的尺寸小于第二钢垫板10-2的尺寸。

实际施工时,所述第一钢立柱9-1和第二钢立柱9-2均支撑于钢筋混凝土基础11上,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11内设置有钢筋笼。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水平板1和下水平板2的结构和尺寸均与第二钢垫板10-2的结构和尺寸相同。

并且,多个所述第二地脚螺栓6-2在上水平板1和下水平板2的安装位置与在第二钢垫板10-2上的安装位置均相同。

如图5所示,所施工钢结构建筑的钢结构骨架中包括多根钢立柱,每个所述钢立柱均支撑于一个钢筋混凝土基础上,每个所述钢立柱底部均焊接固定有一块呈水平布设的钢垫板;所述钢垫板上安装有多个需施工地脚螺栓,所述钢垫板通过多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1上,多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均为埋设于钢筋混凝土基础11内的地脚螺栓,多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组成一个对所述钢立柱进行固定的预埋螺栓组,每根所述钢立柱均通过一个所述预埋螺栓组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1上;

所述钢立柱为第一钢立柱9-1或第二钢立柱9-2,所述第一钢立柱9-1底部固定的所述钢垫板为第一钢垫板10-1,所述第二钢立柱9-2底部固定的所述钢垫板为第二钢垫板10-2,所述第一钢垫板10-1和第二钢垫板10-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钢垫板10-1的尺寸小于第二钢垫板10-2的尺寸;所述第一钢垫板10-1上所安装的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为第一地脚螺栓6-1,所述第二钢垫板10-2上所安装的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为第二地脚螺栓6-2;

所述钢结构骨架中所有钢立柱9固定用的所述预埋螺栓组的预埋施工方法均相同;对任一根所述钢立柱9固定用的所述预埋螺栓组进行预埋施工时,过程如下:

步骤一、钢垫板确定:对该预埋螺栓组所安装的钢垫板进行确定,得出该预埋螺栓组所安装的钢垫板为第一钢垫板10-1或第二钢垫板10-2;

步骤二、螺栓安装孔组确定:根据步骤一中得出的钢垫板确定结果,对该预埋螺栓组的螺栓安装孔组进行确定:当步骤一中得出该预埋螺栓组所安装的钢垫板为第一钢垫板10-1时,得出该预埋螺栓组所安装的螺栓安装孔组为所述上内侧螺栓安装孔组和所述下内侧螺栓安装孔组;当步骤一中得出该预埋螺栓组所安装的钢垫板为第二钢垫板10-2时,得出该预埋螺栓组所安装的螺栓安装孔组为所述上外侧螺栓安装孔组和所述下外侧螺栓安装孔组;

步骤三、测量放线:待该预埋螺栓组所处钢筋混凝土基础11内所设置的钢筋笼绑扎完成后且对钢筋混凝土基础11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对该预埋螺栓组中多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1上的预埋位置和预埋高度分别进行测量放线;

步骤四、模具放置及地脚螺栓初步安装:根据步骤三中测量放线得出的多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的预埋位置,将预先加工成型的所述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放置于步骤三中所述钢筋笼上;再对多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进行初步安装;

对任一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进行初步安装时,根据步骤二中得出的螺栓安装孔组确定结果进行安装:当步骤二中得出该预埋螺栓组所安装的螺栓安装孔组为所述上内侧螺栓安装孔组和所述下内侧螺栓安装孔组时,由上至下将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从上水平板1和下水平板2上所开的第一螺栓安装孔穿出;当步骤二中得出该预埋螺栓组所安装的螺栓安装孔组为所述上外侧螺栓安装孔组和所述下外侧螺栓安装孔组时,由上至下将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从上水平板1和下水平板2上所开的第二螺栓安装孔穿出;

步骤五、初次调平:对步骤四中所述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进行调平,使所述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处于水平状态,且通过两个所述水平检测装置5对所述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的水平状态进行检测;同时,根据步骤一中测量放线得出的多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的预埋高度,对步骤二中初步安装完成的多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的安装高度进行调整,调整完成后通过临时固定螺母12对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进行限位,使多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均与所述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连接为一体,所述临时固定螺母12安装在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上部;

步骤六、型钢杆件固定:采用杆件固定连接件,将步骤五中所述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中的型钢杆件7固定在步骤三中所述钢筋笼上;

步骤七、地脚螺栓固定: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件,将步骤五中多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分别固定在步骤三中所述钢筋笼上;

步骤八、模具拆除:拆除步骤五中安装在多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上的临时固定螺母12,将所述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由下至上取出;

步骤九、混凝土浇筑:对步骤三中所述钢筋混凝土基础11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所浇筑混凝土凝固后,完成步骤一中所述预埋螺栓组的预埋施工过程。

本实施例中,所述型钢杆件7通过连接螺栓安装在下水平板2上;步骤六中所述型钢杆件和步骤七中所述螺栓固定连接件均为连接钢筋;

步骤六中进行型钢杆件固定时,所述杆件固定连接件与型钢杆件7和所述钢筋笼之间均与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步骤七中进行地脚螺栓固定时,所述螺栓固定连接件与需施工地脚螺栓和所述钢筋笼之间均与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杆件固定连接件和所述螺栓固定连接件均为废旧钢筋段。

实际对所述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进行加工时,需对所述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进行精确加工,尤其是对螺栓安装孔的位置进行精确加工。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进行测量放线后,将测量放线得出的多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的预埋位置和预埋高度均标注在所述钢筋笼上,多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的预埋高度均相同,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的预埋高度为该需施工地脚螺栓的顶部标高;在所述钢筋笼上对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的预埋高度进行标注时,将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的顶部标高下方20cm~30cm的位置标注在所述钢筋笼上。

实际对所述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进行加工时,需对所述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进行精确加工,尤其是对螺栓安装孔的位置进行精确加工。

本实施例中,步骤三中进行测量放线时,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对需施工地脚螺栓的埋设位置进行测量放线时,对需施工地脚螺栓的中心轴线位置进行测量放线。

步骤六中进行型钢杆件固定时,需确保所述杆件固定连接件固定牢靠且不变形;

步骤七中进行地脚螺栓固定时,需确保所述螺栓固定连接件固定牢靠且不变形。

步骤八中将所述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由下至上取出时,将所述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沿多个所述需施工地脚螺栓缓慢向上移动,并且移动过程中不碰触所述杆件固定连接件和所述螺栓固定连接件,确保需施工地脚螺栓的埋设精度。

实际施工时,为固定牢靠,也可以在所述地脚螺栓预埋施工模具外侧布设多个对需施工地脚螺栓进行支撑固定的临时固定钢筋,所述临时固定钢筋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1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才能拆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