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雨水无动力收集与绿化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3112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雨水无动力收集与绿化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屋面雨水无动力收集与绿化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是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一种有效水源,开发利用好雨水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生态效益。目前我国城市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城市雨水利用的新技术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城市地面绿化大多需要汽车拉水灌溉,能源消耗大、费时费力、程序繁杂。立体绿化由于灌溉难度大,发展缓慢,目前蓄水池都位于地面以下,立体绿化一般采用水泵抽水等措施进行。也有相关装置采用雨水收集进行灌溉,但是设计较为复杂,往往过多的利用管道空间,失去了原来的雨水管泄水的功能。而目前尚未发现一种很好的实现立体绿化的装置。

中国专利CN104542042A公开了一种园林景观组合式立体绿化智能系统,能够实现立体绿化,但该装置把雨水管当成了导水管,削弱了雨水落水管的原有功能,特别是当降雨量较大时,该装置设置的过滤及导水装置过于复杂,会严重阻碍雨水排放;其次该装置水箱位于地面,灌溉时需要外部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立体绿化占用管道空间过大造成原有雨水管泄水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面雨水无动力收集与绿化灌溉装置,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牢固、简易,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屋面雨水无动力收集与绿化灌溉装置,包括雨水管、导水管、蓄水箱和供水管,所述雨水管连接有导水管,导水管连接有蓄水箱,蓄水箱底部设供水管,其特征是,还包括一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所述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包括大浮球、小浮球和连接杆,大浮球与小浮球通过连接杆相连接,所述大浮球设置在小浮球上方,所述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设在雨水管中部,蓄水箱通过导水管与雨水管连接,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通过导水管与蓄水箱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有灌溉土壤中安装的墒情自动检测设备,在电磁阀与墒情自动检测设备之间连接有一控制模块。通过传输装置控制供水管上的电磁阀实现自动灌溉,也可实现人工控制灌溉。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管连接自来水管网,供水管上设置导水支管。当收集的雨水量不能满足灌溉用水时,可用自来水代替雨水。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墒情水量调节组件,所述墒情水量调节组件包括第一上板、第一滑块、第一弹簧、第一挡水伸缩板、第一下板、第二上板、第二滑块、卡环、第一滑轮、牵引线、内罐、第二弹簧、第二挡水伸缩板、第二下板、第二滑轮、第三滑轮和导流盘,

所述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侧壁上设有第一矩形口,所述第一矩形口上方设有一外凸的第一上板,第一矩形口下方设有一外凸的第一下板,第一上板与第一下板之间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下板之间设有第一挡水伸缩板,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有导水管,在第一下板与导水管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蓄水箱上设有第二矩形口,所述第二矩形口上方设有一外凸的第二上板,第二矩形口下方设有一外凸的第二下板,第二上板与第二下板之间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下板之间设有第二挡水伸缩板,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有导水管,在第二下板与导水管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在导水管的中部设有一卡环,所述卡环连接有一牵引线,在供水管上架设有第二滑轮,在蓄水箱上方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正上方设有第一滑轮,在蓄水箱下方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下侧设有第三滑轮,在蓄水箱内部设有内罐,所述内罐内设有一导流盘,牵引线连接有卡环,依次绕过第二滑轮、第三滑轮并带动导流盘上下移动,牵引线继续绕过第一滑轮与墒情自动检测设备中的电机相连接,通过电机带动牵引线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新颖,易于操作,使用灵活方便,可实现雨水自动收集、无动力灌溉;本实用新型可利用无动力收集的屋面雨水自动给立体绿化或地面植被提供灌溉用水,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区园林绿化的空间结构层次和城市立体景观艺术效果,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减少热岛效应,吸尘、减少噪音和有害气体,营造和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还能保温隔热,节约能源,也可以滞留雨水,缓解城市防洪、排水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有墒情水量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向的局部视图。

图中:1、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2、雨水管,3、导水管,4、大浮球,5、小浮球,6、连接杆,7、蓄水箱,8、供水管,9、墒情水量调节组件,901第一上板,902第一滑块,903第一弹簧,904第一挡水伸缩板,905第一下板,906第二上板,907第二滑块,908卡环,909第一滑轮,910牵引线,911内罐,912第二弹簧,913第二挡水伸缩板,914第二下板,915第二滑轮,916第三滑轮,917导流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屋面雨水无动力收集与绿化灌溉装置包括一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1、雨水管2、导水管3、蓄水箱7和供水管8,所述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1包括大浮球4、小浮球5和连接杆6,所述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1设在雨水管2中部,蓄水箱7通过导水管3与雨水管2连接,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1收集的雨水通过导水管3流入蓄水箱7,蓄水箱7底部设供水管8,所述供水管8可连接自来水管网,供水管8上设置导水支管,通过在灌溉土壤中安装的墒情自动检测设备传输装置控制供水管上的电磁阀实现根据植被需水量自动灌溉,也可人工控制灌溉。

如图2所述,大浮球4与小浮球5通过连接杆6相连接,所述大浮球4设置在小浮球5的上方,且三者形成的连接组件放置在雨水收集组件1中,

双浮球的设计,下面是实心球,用于堵,上面是空心球,用于开;因此,该设计既控制雨水管的“关”,同时又控制它的“开”;既收集了雨水,又不影响雨水管的原有落水功能,这种使用方法不常见,在雨水收集利用中是首次。

使用时,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1安装在雨水管中段,,通过导水管3连接到蓄水箱7;雨水经雨水管2进入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1,前期来水量较少,小浮球5截留来水,来水通过导水管3注入蓄水箱7;当蓄水箱已满或来水量较大,大浮球4部分浸没在水中,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通过连接杆6拉动小浮球5,底部开始排水。

一种优化设计,该屋面雨水无动力收集与绿化灌溉装置还包括有墒情水量调节组件9,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墒情水量调节组件9包括第一上板901、第一滑块902、第一弹簧903、第一挡水伸缩板904、第一下板905、第二上板906、第二滑块907、卡环908、第一滑轮909、牵引线910、内罐911、第二弹簧912、第二挡水伸缩板913、第二下板914、第二滑轮915、第三滑轮916和导流盘917。

所述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矩形口,所述第一矩形口上方设有一外凸的第一上板,第一矩形口下方设有一外凸的第一下板,第一上板与第一下板之间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下板之间设有第一挡水伸缩板,通过第一滑块及第一挡水伸缩板的设计,能够根据第一滑块的位置来调节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1中的水位高低,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接有导水管,在第一下板与导水管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蓄水箱上设有第二矩形口,所述第二矩形口上方设有一外凸的第二上板,第二矩形口下方设有一外凸的第二下板,第二上板与第二下板之间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下板之间设有第二挡水伸缩板,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有导水管,在第二下板与导水管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在导水管的中部设有一卡环,所述卡环连接有一牵引线,在供水管上架设有第二滑轮915,在蓄水箱7上方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正上方设有第一滑轮,在蓄水箱下方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下侧设有第三滑轮916,在蓄水箱内部设有内罐911,所述内罐911内设有一导流盘917,牵引线910连接有卡环908,依次绕过第二滑轮915、第三滑轮917,并带动导流盘上下移动,继续绕过第一滑轮909与墒情自动检测设备中的电机相连接,通过电机转动带动牵引线移动。

所述墒情自动检测设备可为土壤墒情自动检测仪,为现有技术,在上述设备的基础上添加有一控制模块,通过检测土壤的含水量,控制模块进行控制电机的开启闭合带动牵引线移动,从而实现调节土壤含水量的目的。

当下雨时,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在小浮球堵塞下出水口的情况下,积存一定量的水。在下雨过程中蓄水箱内的内罐存满了水。当墒情自动检测设备检测到土壤干燥时,电机启动,拉动牵引线。导流盘在牵引线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将内罐中的水分挤出至供水管中,同时卡环带动导水管下移,将无动力雨水收集组件中的残余积水导流至导水管中,进而流入供水管中,供水管连通有土壤,水流入土壤改善土壤湿度,进行绿化。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