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便器,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水箱式座便器。
背景技术:
座便器,俗称马桶,在城市和乡镇的生活住房中普遍使用,座便器的使用使得生活场所更干净卫生。现有技术中的座便器,不管是座便器分体式、连体式还是挂墙式,座便器一般通过水管连接家中的自来水管,再利用自来水管中的水对马桶进行冲洗。但是,在经济不发达或者较为偏远的地区,及水、电管线不完善的地域,自来水及电还未普及,而且有的地区水资源还比较匮乏,而现有技术中的马桶不能再上述地区良好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箱式座便器,该座便器通过水箱内的水泵通水对座便器进行冲洗,结构简单实用,创新性高,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水箱式座便器,包括水箱、基座和水泵,水箱设置在基座的后端,水箱内设置水泵,水泵的一端通过线路连接电源,水泵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设置在基座内的喷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和基座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后端设置插槽,水箱的前端面上连接有立柱,立柱插接在插槽内。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侧壁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蓄电池,水泵通过线路连接蓄电池的一端,蓄电池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绞轮,绞轮上缠绕有软管,绞轮的两端通过回转弹簧与第二凹槽内端的侧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上端开有灌水口,水箱的侧端设置有冲水控制装置,冲水控制装置通过线路分别连接蓄电池和水泵,所述水箱的容积设置为30L~100L。
优选的,所述插槽的横截面和立柱的横截面均呈梯形状,所述插槽和立柱的数量相同,插槽和立柱均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管路包括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基座内管,水泵的出水端连接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第一出水管与软管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水管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位于第二凹槽内,所述水箱的前端设有第三凹槽,第二出水管的出水端位于第三凹槽内,第二出水管的出水端与基座内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通过转轴连接有座便器盖及座便器垫,所述基座的中部设有座便器孔,喷头设置在座便器孔内,所述座便器孔的底端开有排便孔,排便孔的下端设置封堵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新型水箱式座便器,座便器的适用于自来水未普及到或者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座便器通过设置的容量较大的水桶,对基座内的排泄物进行冲洗。水桶和基座可以为一体连接式也可为分开连接式,水桶的侧端设置缠绕有软管的绞轮,软管与水桶内的水管连接,当外界使用水时,拉出软管可直接使用;水桶内设置独立的水泵,当电源方便连接时,水泵直接连接电源,当电源不方便连接时,水泵通过充电的蓄电池驱动,蓄电池在通过电源充电。水桶的前端设置立柱,基座的后端设置插槽,基座通过插槽和立柱与水桶牢固连接,使用更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在自来水未普及或者水资源匮乏地区的马桶使用困难问题,实用性高,适合大面积的饿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新型水箱式座便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基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水箱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4是基座整体结构等轴测示意图。
图5是水箱整体结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5,一种新型水箱式座便器,包括水箱1、基座2和水泵3,水箱1设置在基座2的后端,水箱1内设置水泵3,水泵3的一端通过线路连接电源,水泵3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设置在基座2内的喷头21连接。
水箱1的侧壁设有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第一凹槽11内设有蓄电池4,水泵3通过线路连接蓄电池4的一端,蓄电池4的另一端连接220V电压的交流电源。所述第二凹槽12内设有绞轮5,绞轮5缠绕上缠绕有软管,绞轮5的两端通过回转弹簧与第二凹槽12的内端的侧壁连接。所述基座2上通过转轴连接有座便器盖22和座便器垫221,基座2的中部设有座便器孔23,座便器盖22位于座便器孔23的上方,所述喷头21设置在座便器孔23内,所述座便器孔23的底端开有排便孔,排便孔的下端设置封堵机构。
所述管路包括第一出水管6、第二出水管7和基座内管8,所述第一出水管6和第二出水管7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水管阀61,两阀只开其中一个时,第一出水管6或第二出水管7压力会更好一些,第一出水管6和第二出水管7都可通过水管阀61来控制进出水。水泵3的出水端连接第一出水管6和第二出水管7,所述第一出水管6的出水端设在第二凹槽12内,第一出水管6与缠绕在绞轮5上的软管连接。由于软管缠绕在绞轮上,当使用软管进行输送水时,将软管拉出,软管通过第一出水管出水;不使用软管后,软管通过绞轮5的上的回转弹簧的复位弹性力作用,重新缠绕在绞轮5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水箱1和基座2一体成型连接或者为分体式连接,水箱的整体容积为30L~100L。
当水箱1和基座2分体式连接时,水箱1的前端设有第三凹槽13,第二出水管7的出水端位于第三凹槽13内,所述第二出水管7为橡胶管,第二出水管7可放置在第三凹槽13内。基座2的后端设置插槽24,水箱1的前端面上连接有立柱14,立柱14插接在插槽24内。所述插槽24的横截面和立柱14的横截面均呈梯形状,立柱14插在插槽24内卡接在插槽24内。所述插槽24和立柱14均设有多个,插槽24和立柱14的数量相同,本实用新型中的插槽24和立柱14均设有两个。
所述水箱1的上端开有灌水口15,可通过灌水口直接灌水,水箱1的两端设置有方便搬运的提拉口槽16。水箱1的侧端还设置有冲水控制装置9,冲水控制装置9通过线路分别连接水泵3和蓄电池4。所述水箱1可根据气候需要,在水箱1的外端或内端设置保温层,在气温较低时,保温层可防止水箱1内的水结冰。所述水箱1内部的底端还设置有排污阀,清刷水箱1内壁后,排污阀的设置是为了更方便将水箱1内的污垢排出水箱外。
本实用新型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