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坑院用渗水花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722阅读:1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坑院用渗水花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外生态景观设计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地坑院的景观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地坑院用渗水花池。



背景技术:

地坑院民居多为生土窑洞,常因为雨水的冲刷、沉积和侵蚀,造成窑体的坍塌。尤其是地坑窑位于地下,其庭院部分往往是雨水汇集的方向,由于地坑院中汇集的雨水地势低于地面,所以很难排除,而在庭院中下渗又会侵蚀窑体结构,造成窑体的坍塌。现有的技术仅是窑洞居民将雨水用大缸等工具收集,收集的雨水可用于浇花等,耗费劳动力,并且仍然解决不了雨水下渗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坑院用渗水花池,解决现有技术地坑庭院中雨水下渗、收集及排除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坑院用渗水花池,包括地坑,地坑位于地坑院中央,还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排入系统、雨水导出系统;

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排水沟和防水地面,所述防水地面设置于窑洞室内地面及地坑之间,并且从窑洞室内地面向地坑方向倾斜2~5°,所述排水沟设置于防水地面与地坑的接触处;

所述雨水排入系统包括水泥板和多个排水管,所述水泥板设置于地坑四边,水泥板高出防水地面与地坑的接触处100-110mm,所述排水管一端连通排水沟,排水管另一端穿过水泥板,排水管呈水平面向下倾斜5-7°;

所述雨水导出系统包括快速下渗层和保水层,快速下渗层用于使通过排水管流入的雨水快速下渗进入保水层,保水层用于减缓快速下渗层下渗的雨水至黄土层。

排水沟底部铺设防水布。

排水管至少为四个,分别穿过水泥板设置于地坑四边。

地坑深度为1m~1.5m。

排水沟深度为60-70mm,宽度为100-120mm。

防水地面低于窑洞室内地面180~200mm,防水地面上铺设防水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地坑院用渗水花池,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快速下渗层,由黄土、沙子、木屑的粗颗粒混合物组成,使得水可以迅速的下渗,减少了对地坑窑结构的破坏,下部分为保水层,由松软土壤组成,一方面可以使得水分继续下渗直至黄土层,使得积水远离地坑窑,一方面适度的保持水分适于渗水花池植物生长。

2、本实用新型的渗水花池可以解决水在地坑院中的灌溉和排除问题,通过在花池四周增加的隔水板,并用粗颗粒、大缝隙的填充物,置换花池中的土壤,使得水可以迅速的下渗到地下一米以外,使积水的危害远离生土窑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坑院用渗水花池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地坑,2-排水沟,3-防水地面,4-隔水板,5-排水管,6-快速下渗层,7-保水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地坑窑是一类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生土窑洞类型,是在黄土塬上从平地向下凿坑,形成一个深6-8米,长、宽为12米-16米的大坑作为院子,然后将坑内四壁削成崖面,向四方挖洞形成的一种窑洞类型。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快速下渗层可以是500mm左右厚4:3:3的黄土、沙子、木屑的粗颗粒混合物,使得水可以迅速的下渗,减少了对地坑窑结构的破坏,本实用新型所指的保水层可以是500mm左右厚的松软土壤,可以减缓水分继续下渗至黄土层,为渗水花池的花卉提供水分。防水地面指的是水泥砌成的地面或者砖铺成的地面,为了有更好的防渗效果,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加一层防水布。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坑院用渗水花池,包括地坑1,地坑1位于地坑院中央,还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排入系统、雨水导出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包括排水沟2和防水地面3,防水地面3设置于窑洞室内地面及地坑1之间,并且从窑洞室内地面向地坑1方向倾斜2~5°,有利于排出雨水,排水沟2设置于防水地面3与地坑1的接触处;防水地面3使得水不会在靠近窑洞处下渗,造成窑洞低技不稳,排水沟2则负责收集雨水和排入花池。

雨水排入系统包括水泥板4和多个排水管5,水泥板4设置于地坑1四边,水泥板4高出防水地面3与地坑1的接触处100-110mm,排水管5一端连通排水沟2,排水管5另一端穿过水泥板4,排水管5呈水平面向下倾斜5-7°,使得水可以迅速的流入渗水花池;

雨水导出系统包括快速下渗层6和保水层7,快速下渗层6用于使通过排水管2流入的雨水快速下渗进入保水层7,保水层7用于减缓快速下渗层6下渗的雨水。

排水沟2底部铺设防水布,防止水从排水沟处渗入地下。

排水管5至少为四个,分别穿过水泥板4设置于地坑1四边。

地坑1深度为1m~1.5m,以保证坑内快速下渗层6和保水层7有足够的深度。

排水沟2深度为60-70mm,宽度为100-120mm,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收集雨水。

防水地面3低于窑洞室内地面180~200mm,使得水不会倒灌入窑洞室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地坑院用渗水花池的施工过程:

首先,对庭院中的黄土进行夯实,采用细颗粒的素土夯实,地面整体向排水沟2方向倾斜2%的坡度,然后再铺防水砖,并紧密填充缝隙,后在庭院四边至中线一半处画平行于四边的直线,确定渗水花池的边界,沿着渗水花池的边界向内侧下挖,形成一个一米深的地坑1,并用四片50mm厚、高1.2m的带有四根直径50mm的pvc排水管的水泥板挡在坑的四壁,排水管5的底部与排水沟2的底部齐平,并倾斜向渗水花池一侧5-7°,使得水可以迅速的流入渗水花池。四块水泥板角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四方的盒子,插入地下,顶部高出地面110-120mm。然后在渗水花池下部分500mm的深度内填充松软的土壤,上部500mm的深度内填充4:3:3的黄土、沙子、木屑的粗颗粒混合物。在渗水花池边界外侧120mm范围内的地面底部铺设防水布形成排水沟2,然后在排水沟2的外侧至庭院四边范围内铺防水砖,并紧密填充缝隙,最终形成的排水沟2深6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