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合清污船只使用的水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058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合清污船只使用的水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河道主要被用于船只运输,部分船只存在漏油的情况,因此河面上经常会漂浮油污,现有的处理办法是通过将油污进行中和,或者通过打捞设备将含有油污的水抽离后进行处理,中和的办法会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抽取的办法则耗时较长,工程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合清污船只使用的水面处理装置,本装置可以安装在小型清污船只的尾部或首部,通过悬浮柱进行悬浮支撑,而后通过吸油海绵吸收水面上的油污,处理较为简单快速,并且成本较为低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合清污船只使用的水面处理装置,包括连接船只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端面处对称设置有四个螺丝,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连接板,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连接板的那一端处配合有垫片,所述连接板的左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两端具有螺纹孔,所述支撑座的前、后端面位置处设置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穿过所述支撑座后配合所述螺纹孔,在所述支撑轴上套设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的外壁处对称设置有两根L形的支架杆,所述支架杆远离所述旋转套的那一端设置有环部,通过所述环部配合有拉绳,在两根所述拉绳之间配合有第一支架杆,所述第一支架杆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环部,所述第一环部配合所述拉绳,在所述第一支架杆的杆身上套设有悬浮柱,在所述悬浮柱的外部套设有吸油海绵。

优选地,所述支架杆的内直角位置处设置有拉片,所述拉片与所述支架杆之间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吸油海绵的壁厚不小于25mm。

优选地,所述悬浮柱为泡沫柱,所述悬浮柱与所述第一支架杆之间过渡配合,所述悬浮柱与所述吸油海绵之间过盈配合。

本装置在处理时,通过悬浮柱进行悬浮支撑,旋转套是可活动的,因此在悬浮柱的支撑下,吸油海绵始终位于水面表层,可以有效吸附位于水面表层的油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安装在小型清污船只的尾部或首部,通过悬浮柱进行悬浮支撑,而后通过吸油海绵吸收水面上的油污,处理较为简单快速,并且成本较为低廉,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配合清污船只使用的水面处理装置,包括连接船只用的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的左端面处对称设置有四个螺丝101,所述螺丝101穿过所述连接板1,所述螺丝101穿过所述连接板1的那一端处配合有垫片102,所述连接板1的左侧设置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与所述连接板1之间配合有第一螺丝201,所述支撑座2内设置有支撑轴3,所述支撑轴3的两端具有螺纹孔(未图示),所述支撑座2的前、后端面位置处设置有固定螺丝4,所述固定螺丝4穿过所述支撑座2后配合所述螺纹孔,在所述支撑轴3上套设有旋转套5,所述旋转套5的外壁处对称设置有两根L形的支架杆6,所述支架杆6远离所述旋转套5的那一端设置有环部7,通过所述环部7配合有拉绳8,在两根所述拉绳8之间配合有第一支架杆9,所述第一支架杆9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环部10,所述第一环部10配合所述拉绳8,在所述第一支架杆9的杆身上套设有悬浮柱(未图示),在所述悬浮柱的外部套设有吸油海绵11。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支架杆6的内直角位置处设置有拉片611,所述拉片611与所述支架杆6之间焊接固定,通过增加拉片可以增加支架杆的抗弯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吸油海绵11的壁厚为30mm。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悬浮柱为泡沫柱,所述悬浮柱与所述第一支架杆9之间过渡配合,所述悬浮柱与所述吸油海绵11之间过盈配合。

本装置在处理时,通过悬浮柱进行悬浮支撑,旋转套是可活动的,因此在悬浮柱的支撑下,吸油海绵始终位于水面表层,可以有效吸附位于水面表层的油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可以安装在小型清污船只的尾部或首部,通过悬浮柱进行悬浮支撑,而后通过吸油海绵吸收水面上的油污,处理较为简单快速,并且成本较为低廉,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