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土式储罐的沙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0413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覆土式储罐的沙床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土式储罐的沙床结构,属于化工过程控制承压设备及岩土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用于常温压力存储液化烃的覆土式储罐为卧式圆筒形承压储罐,底部无鞍座支撑,直接置于地表以上或半开挖地面的沙床上,外表面全部被覆土层覆盖。覆土式储罐可有效防止常温压力存储液化烃时的沸腾液体扩散蒸汽爆炸(boilingliquidexpandingvaporexplosion,简称bleve),且不受临近热源、爆炸冲击波、飞溅物冲击或其他突发损害,具有美化环境、减少占地面积、缩小与周边临近设施安全距离等优点。单独或多个覆土式储罐同时使用时,可取代球罐或球罐群,广泛应用在炼油厂、石化厂、储配站、城市加油加气站、油库等作为液化烃原料、成品及半成品的大量存储,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覆土式储罐作为一种承压设备,其完整性不仅取决于其承压受力,同时也取决于适当的结构与基础支撑。覆土式储罐建造及运行时可能的沉降是其确保其稳定所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沙床及覆土材料,确定稳定的沙床支撑结构及覆土结构,防止覆土结构不受雨水冲刷或侵蚀,避免不均匀沉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土式储罐的沙床结构,该沙床结构型式简单、受力稳定,有利于避免不均匀沉降,便于施工和质量控制,降低了冲刷或侵蚀影响,且施工便捷,经济投入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覆土式储罐的沙床结构,它包括单个或多个储罐,单个储罐或多个并排布置的储罐置于一个覆土结构内,其特征在于:每个储罐都直接置于沙床上,所述沙床为连续式沙床,位于最高地下水位之上0.6m,沙床底部到储罐底部的距离至少为1m,沙床对储罐的最小支撑角度为120°,并且所述沙床在储罐轴线方向设有至少2米宽的水平肩部;所述沙床下方为沉降均匀且平整的基础;所述沙床和储罐上方为覆土层,所有储罐的外表面都全部被覆土层覆盖,所述覆土层位于储罐最上方部分的厚度至少为0.5m;所述覆土层周围的坡度不超过覆土物的自然坡度,且最大不超过1:1.5;覆土层外围设有一圈挡土墙,挡土墙的外墙脚设有散水坡及排水明沟;所述覆土层之上还设有防冲刷层;每个储罐底部都设有罐底接管,每个储罐底部的罐底接管下方都设有罐底通道,所述罐底接管置于其下方的罐底通道内。

所述沙床和覆土层的结构均由干沙或细土构成,粒径尺寸为0.06-2mm,粒径分布d60/d10为4-10,残渣含量不超过重量的10%,有机物含量不超过重量的3%,硫酸盐及氯化物含量均不超过0.02%。

所述防冲刷层为砌筑结构,从下到上分别为土工布层、水泥砂浆找平层和毛石砌筑层,所述土工布层为非连续的土工布构成。

所述防冲刷层为植被结构,从下到上分别为土工布层、黏性土找平层和地被植物层,所述土工布层为非连续的土工布构成。

所述防冲刷层为植被结构,从下到上分别为0.3m厚的粘性土层、土工布层、黏性土找平层和草坪层,所述土工布层为非连续的土工布构成。

所述土工布层由非连续的hdpe板层替换。

所述防冲刷层设有一定的向下斜坡。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沙床结构型式简单、受力稳定,有利于避免不均匀沉降,便于施工和质量控制,降低了冲刷或侵蚀影响,且施工便捷,经济投入少。1.选择了合适的沙床及覆土材料,并提供了影响较大的各项杂质控制指标,将沙床及覆土结构材料本身对储罐本体的腐蚀和不利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2.沙床支撑结构及覆土结构结构简单、型式稳定,有利于避免不均匀沉降,便于施工和质量控制;3.提供了有效措施和保护方案,将雨水冲刷或侵蚀对覆土结构的影响降到最低,且施工便捷,经济投入少。

附图说明

图1为覆土式储罐沙床结构的正面截面示意图。

图2为覆土式储罐沙床结构的侧面截面示意图(即图1的左视图截面示意图)。

图3为砌筑结构的防冲刷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植被结构的防冲刷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础,2-罐底通道,3-挡土墙,4-沙床,5-储罐,6-覆土层,7-防冲刷层,8-散水坡,9-排水明沟,10-土工布层,11-水泥砂浆找平层,12-毛石砌筑层,13-黏性土找平层,14-地被植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4所示)。

一种覆土式储罐的沙床结构,它包括单个或多个储罐5,单个储罐5或多个并排布置的储罐5置于一个覆土结构内(储罐5底部无鞍座支撑),每个储罐5都直接置于沙床4上(所述沙床4为连续式沙床),所述沙床4为连续式沙床,位于最高地下水位之上0.6m(以避免水害或不均匀沉降),沙床4底部到储罐5底部的距离至少为1m,沙床4对储罐的最小支撑角度为120°(即指沙床4的上表面正对储罐5圆形截面正下方120°夹角弧的端部高度),并且所述沙床4在储罐5轴线方向设有至少2米宽的水平肩部;所述沙床4下方为沉降均匀且平整的基础1;所述沙床4和储罐5上方为覆土层6,所有储罐5的外表面都全部被覆土层6覆盖,所述覆土层6位于储罐5最上方部分的厚度至少为0.5m(以保护储罐5免受外部事件的破坏,例如火灾辐射、飞行物冲击和蓄意破坏。当覆土层6位于储罐5最上方部分的厚度小于1m时,由覆土层6上的建造设备产生的临时荷载必须避免);所述覆土层6周围的坡度不超过覆土物的自然坡度,且最大不超过1:1.5(必要时对覆土物进行圆弧滑动分析以验证其覆土的稳定性);覆土层6外围设有一圈挡土墙3(设置挡土墙3的目的在于减少堆墩覆土层6的斜坡脚,进而减少覆土式储罐所占用的土地),挡土墙3的外墙脚设有散水坡8及排水明沟9(用于汇集防冲刷层7的排水,并集中排至罐区雨水排水系统);所述覆土层6之上还设有防冲刷层7(防冲刷层7一直延伸到挡土墙3上,并与之完全包覆住覆土层6);每个储罐5底部都设有罐底接管,每个储罐5底部的罐底接管下方(的沙床4及覆土层6中)都设有罐底通道2,所述罐底接管置于其下方的罐底通道2内。

所述沙床4和覆土层6的结构均由(洁净的)干沙或细土构成(即指覆土层6的覆土物),粒径尺寸为0.06-2mm,粒径分布d60/d10为4-10,残渣含量不超过重量的10%,有机物含量不超过重量的3%,硫酸盐及氯化物含量均不超过0.02%。

所述防冲刷层7为砌筑结构,从下到上分别为土工布层10、水泥砂浆找平层11和毛石砌筑层12,所述土工布层10为非连续的土工布构成(所述非连续的土工布为:打孔的土工布、分段铺设的土工布等,为防止气体在覆土层6内的聚集)。

所述防冲刷层7为植被结构,从下到上分别为土工布层10、黏性土找平层13和地被植物层14(选用具有广泛生长的根系且生长缓慢的地被植物,例如蔷薇科枸子属植物),所述土工布层10为非连续的土工布构成(所述非连续的土工布为:打孔的土工布、分段铺设的土工布等,为防止气体在覆土层6内的聚集)。

所述防冲刷层7为植被结构,从下到上分别为0.3m厚的粘性土层、土工布层10、黏性土找平层13和草坪层,所述土工布层10为非连续的土工布构成(所述非连续的土工布为:打孔的土工布、分段铺设的土工布等,为防止气体在覆土层6内的聚集)。

所述土工布层10由非连续的hdpe板层替换(所述非连续的hdpe板为:打孔的hdpe板、分段铺设的hdpe板等,为防止气体在覆土层6内的聚集)。

所述的覆土层6上的防冲刷层7设有一定的向下斜坡,坡度一般为1%-3%,以允许有效引流。

以上说明仅为本发明的应用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