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管道清理设备及清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1455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管道清理设备及清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市政管道清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管道清理设备及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市政管道广泛分布在现代城市的地下空间里,是整个城市生产生活废水以及雨洪排除的通道,是城市基础功能的重要承载者。在污水流经的过程中,会产生沉淀无知,这种污泥含水量高,易腐烂,有强烈的臭味,且含有寄生虫卵,病源微生物和重金属,不加妥善处理的话,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会影响污水的排放效果。现有的管道清理设备结构设计复杂,操作繁琐,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管理清理设备操作繁琐,工人劳动强度大,提供了一种市政管道清理设备及清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管道清理设备,其中所述的清理设备包括动力装置、钢丝绳、铲泥兜和拉泥盘;所述的铲泥兜包括有桶身和桶底,铲泥兜的两端都设有提拉装置。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市政管道清理设备的清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市政管道的井盖,排放管道内部的有毒气体;

s2:用pvc管进行穿杆,将钢丝绳1的一端绑扎在pvc管上,从2号井口将绑扎有钢丝绳1的pvc管延伸到1号井口,将钢丝绳拉拽出1号井口,固定在驱动装置1上;

s3:将钢丝绳1的尾端固定在铲泥兜桶口位置的提拉装置上,钢丝绳2的一端固定在铲泥兜尾部,另一端固定在动力装置2上;

s4:启动动力装置,在1号井口和2号井口的管道之间来回进行铲泥兜的拉拽,清理管道内的淤泥;

s5:将铲泥兜更换成拉泥盘,按从s3至s4的顺序重复,清理所述管道内的泥渣;

s6:将淤泥全部清理推至1号井或2号井中,使用小挖掘机将泥挖出,装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工人的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一种本发明的铲泥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本发明的拉泥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市政管道清理设备其中包括动力装置1和2、钢丝绳1和2、铲泥兜和拉泥盘;所述的铲泥兜包括有桶身和桶底,铲泥兜的两端都设有提拉装置。

结合图1所述的一种市政管道清理设备的清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打开市政管道的井盖,排放管道内部的有毒气体;

s2:用pvc管进行穿杆,将钢丝绳1的一端绑扎在pvc管上,从2号井口将绑扎有钢丝绳1的pvc管延伸到1号井口,将钢丝绳拉拽出1号井口,固定在驱动装置1上;

s3:将钢丝绳1的尾端固定在铲泥兜桶口位置的提拉装置上,钢丝绳2的一端固定在铲泥兜尾部,另一端固定在动力装置2上;

s4:启动动力装置,在1号井口和2号井口的管道之间来回进行铲泥兜的拉拽,清理管道内的淤泥;

s5:将铲泥兜更换成拉泥盘,按从s3至s4的顺序重复,清理所述管道内的泥渣;

s6:将淤泥全部清理推至1号井或2号井中,使用小挖掘机将泥挖出,装车。

本发明所述的市政管道清理设备中的铲泥兜包括有多种不同的型号,铲泥兜的桶口直径大小不一,可以根据市政管道的直径和管道内淤泥量的大小来选用不同的型号;本发明所述的市政管道清理设备加工制作简单方便,结构设计合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极大的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劳动效率,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来一种市政管道清理设备及清理方法,所述的清理设备包括动力装置、钢丝绳、铲泥兜和拉泥盘;所述的铲泥兜包括有桶身和桶底,铲泥兜的两端都设有提拉装置;清理的具体步骤为打开井盖排放井盖内的有毒气体,用PVC进行穿杆,将拉拽有铲泥兜的钢丝绳从2号井口穿沿到1号井口,铲泥兜的两端都固定有钢丝绳,可以在管道内部进行反复的拉拽,将淤泥堆积到任一井口管道中,最后使用小挖掘机将泥挖出,装车拉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极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满足了实际的生产生活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高洪;高玉龙;高飞;李云;秦令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市龙昊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8
技术公布日:2017.07.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