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开闭水封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8351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浮力开闭水封防臭地漏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排水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力开闭水封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传统水封式地漏,主要包括地漏主体和滤水盖,在地漏主体上设有泄水口和存水弯,利用存水弯中的水流实现密封,以阻挡下水道的臭气上升;但这类水封式地漏的水封区浅且存水量少,会因时间及天气干燥等因素造成存水弯的水干涸而失去水封作用,进而返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力开闭水封防臭地漏,利用浮力实现排水和水封功能,同时保证水封有效时间长,防臭效果更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浮力开闭水封防臭地漏,包括基座和设在基座上端的滤水盖,所述基座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心柱体,在基座内且位于其中部的位置设有一圈勾槽,在所述基座内设有浮体,所述浮体包括带有中心孔的导管和设在导管中部外周的凸环,所述基座的下部侧面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位置高于基座的底部;所述凸环可随浮体下移扣合在所述勾槽内,使所述基座的上部形成第一存水空间,所述基座的底部形成第二存水空间。当有水流进入第一存水空间后,浮体在其自身重力和水流重力作用下与勾槽密封扣合,水流在第一存水空间内形成第一水封,保证密封效果,不会漏水,下水道的臭气不会进入室内;当水流继续增加,水流通过导管的中心孔进入第二存水空间形成第二水封,所述第二水封能保证下水道的臭气不会从导管下端开口进入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上端开口低于所述基座的上端开口,所述导管的下端开口低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最低位置。导管的上端开口低于基座的上端开口,以保证浮体在浮力作用下有上升空间;导管的下端开口低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最低位置,以保证第二水封能够形成,使下水道的臭气不会从导管下端开口进入室内。

进一步地,第一存水空间的底部至与导管上端齐平的空间的容积不小于第二存水空间的容积;此设计能保证在没有大量的水流进入本发明时,浮体不会由于第二水封处的水量太多而向上浮起从而导致第一水封失效。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基座上段、基座中段和基座下段,基座上段和基座下段均为圆柱结构,基座中段为锥台形结构,基座上段的圆柱结构的内径与锥台形结构上端的内径相同,基座下段的圆柱结构的内径小于锥台形结构下端的内径,所述基座中段与基座下段通过一支撑架相连,该支撑架上设有贯通的第二出水口。基座各段的形状按此设计,能保证第一和第二水封的水流体积满足要求,同时锥形台的倾斜面具有导向作用,方便安装在下水管道上。

进一步地,所述勾槽设置在锥台形结构的下端,在该勾槽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凸环扣合在该凹槽内。所述凹槽能对凸环起定位作用,以保证第一水封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制成所述浮体的材料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以保证有大量的水进入本发明时,浮体能够顺利向上浮起,保证排水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端开口处的外周设有台阶,以便发明能卡装到下水管道上,不会滑脱。

进一步地,所述滤水盖上设有若干滤水孔,以保证室内地面的水能进入本发明。

本发明的使用原理及发挥作用的过程如下:

将本发明通过基座上的台阶安装到下水管道上,水流从滤水盖的滤水孔进入本发明内后,水流首先会集聚在第一存水空间内;当进入本发明的水量越来越多,水流会从导管的上端开口进入导管内从而进入基座底部的第二存水空间,然后从第一出水口排出;但当有大量且急速的水流进入第二存水空间时,水流来不及迅速排出,此时基座底部的水量就足够使浮体向上浮起,浮体的凸环与基座的勾槽分离,进入本发明的水流大部分从凸环与勾槽的分离处流出,通过第二出水口排进下水管道内。在进入本发明的水流减少至停止的过程中,浮体在其自身重力及第一存水空间内水流的重力作用下下沉,凸环与勾槽配合形成第一水封,将第一存水空间底部密封,阻断臭气进入室内;基座底部的第二存水空间也被水流充满,形成第二水封,阻断了臭气通过导管下端开口进入室内。

在第二存水空间的水流蒸发干涸过程中,第一存水空间上部的水流会逐渐为第二存水空间补充水量,延长第二水封的有效时间;另外,由于第一存水空间的底部至与导管上端齐平的空间的容积不小于第二存水空间的容积,所述第二水封完全干涸后,第一水封还未干涸,继续发挥水封作用,进一步延长水封的有效时间。

由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提供的浮力开闭水封防臭地漏巧妙地利用浮体的凸环与基座的勾槽的配合实现大水量排水和第一水封,水流通过能力强,不易阻塞;同时利用浮体的导管与基座内壁实现第二水封,再配合第一水封,使本发明耐蒸发能力强,水封有效时间长,防臭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浮力开闭水封防臭地漏的中心剖切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浮力开闭水封防臭地漏中有大量的水进入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浮力开闭水封防臭地漏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浮力开闭水封防臭地漏装配完全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滤水盖;11-滤水孔;2-基座;21-基座上段;22-基座中段;23-基座下段;24-勾槽;25-凹槽;26-支撑架;27-第一出水口;28-第二出水口;29-台阶;3-浮体;31-导管;32-凸环;4-下水管道;5-第一存水空间;6-第二存水空间;51-第一水封;61-第二水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浮力开闭水封防臭地漏,包括基座2和设在基座上端的滤水盖1,所述滤水盖1上设有若干滤水孔11,以保证室内地面的水能进入本地漏。所述基座2为由基座上段21、基座中段22和基座下段23组成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心柱体,所述基座上段21和基座下段23均为圆柱结构,基座中段22为锥台形结构;在基座2的内部且位于锥台形结构的下端设有一圈勾槽24,在该勾槽24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一圈凹槽25;在所述基座2内设有浮体3,所述浮体3包括带有中心孔的导管31和设在导管中部外周的凸环32,所述凸环32可随浮体3下移扣合在所述凹槽25内,凹槽能对凸环起定位作用,使所基座2的上部形成第一存水空间5;所述基座2的下部侧面设有第一出水口27,所述第一出水口27的位置高于基座2的底部,所述基座2的底部和基座2的下部与导管31的下部形成第二存水空间6。所述基座上段21的圆柱结构的内径与锥台形结构上端的内径相同,基座下段23的圆柱结构的内径小于锥台形结构下端的内径,所述基座中段22与基座下段23通过一支撑架26相连,该支撑架26上设有贯通的第二出水口28。

当有水流进入第一存水空间5后,浮体3在其自身重力和水流重力作用下与勾槽24密封扣合,水流在第一存水空间5内形成第一水封51,保证密封效果,不会漏水,下水道的臭气不会进入室内;当水流继续增加,水流通过导管31的中心进入第二存水空间6形成第二水封61,所述第二水封61能保证下水道的臭气不会从导管31的下端开口进入室内。

所述导管31的上端开口低于所述基座2的上端开口,以保证浮体3在浮力作用下有上升空间;所述导管31的下端开口低于所述第一出水口27的最低位置,以保证第二水封61能够形成,使下水道的臭气不会从导管31的下端开口进入室内。制成浮体3的材料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以保证有大量的水进入本地漏时,浮体3能够顺利向上浮起,保证排水功能。

第一存水空间5的底部至与导管31上端齐平的空间的容积v1不小于第二存水空间6的容积v2,此设计能保证在没有大量的水流进入本地漏时,浮体3不会由于第二水封61处的水量太多而向上浮起从而导致第一水封51失效。

本实施例中,基座上段21、基座中段22和基座下段23的高度分别占基座总高度的1/5、1/5和3/5。基座各段的形状及其高度按此设计,能保证第一和第二水封的水流体积满足要求,同时使整个结构更协调。所述基座2的上端开口处的外周设有台阶29,以便本发明能卡装到下水管道4上,不会滑脱。

本发明的使用原理及发挥作用的过程如下:

将本发明通过基座2上的台阶29安装到下水管道4上,水流从滤水盖1的滤水孔11进入本地漏内后,水流首先会集聚在第一存水空间5内;当进入本地漏的水量越来越多,水流会从导管31的上端开口进入导管内从而进入基座底部的第二存水空间6,然后从第一出水口27排出;但当有大量且急速的水流进入第二存水空间6时,水流来不及迅速排出,此时基座底部的水量就足够使浮体3向上浮起,浮体3的凸环32与基座2的勾槽24分离,进入本地漏的水流大部分从凸环32与勾槽24的分离处流出,通过第二出水口28排进下水管道4内;在进入本发明的水流减少至停止的过程中,浮体3在其自身重力及第一存水空间内水流的重力作用下下沉,凸环32与勾槽24配合形成第一水封51,将第一存水空间底部密封,阻断臭气进入室内;基座底部的第二存水空间6也被水流充满,形成第二水封61,阻断了臭气通过导管下端开口进入室内。

在时间或干燥天气作用下,在第二存水空间6的水流蒸发干涸过程中,第一存水空间5上部的水流会逐渐为第二存水空间6补充水量,延长第二水封6的有效时间;另外,由于第一存水空间5的底部至与导管上端齐平的空间的容积v1不小于第二存水空间6的容积v2,所述第二水封61完全干涸后,第一水封51还未干涸,继续发挥水封作用,进一步延长水封的有效时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浮力开闭水封防臭地漏巧妙地利用浮体的凸环与基座的勾槽的配合实现大水量排水和第一水封,水流通过能力强,不易阻塞;同时利用浮体的导管与基座内壁实现第二水封,再配合第一水封,使本发明耐蒸发能力强,水封有效时间长,防臭效果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