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01915阅读:8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室的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的高度和深度均不断向空中及地下发展,建筑物的高度越修越高,地下室的深度也越修越深。

传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施工基坑支护桩;

(2)开挖土石方,在开挖后的支护桩间喷射混凝土基层(按设计配置钢筋网片及加强筋);

(3)施工地下室底板c20混凝土垫层(表面磨光);

(4)在c20混凝土垫层上施工地下室底板防水层;

(5)在地下室底板防水层上施工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6)铺设地下室底板钢筋;

(7)浇筑地下室底板抗渗混凝土;

(8)铺设地下室外立面及楼面钢筋,外立面留满足操作空间的通道,以确保施工地下室外立面的防水及其它工序使用;

(9)浇筑地下室外立面及地下室楼面的混凝土;

(10)拆除地下室内外模板;

(11)清除浇筑混凝土时用于固定模板的防水拉杆头,打磨清理干净;

(12)在地下室外立面墙刷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

(13)在外立面上施工外立面防水层;

(14)施工外立面保温层(具体详设计,无保温时取消);

(15)施工外立面砌筑实心砖保护墙;

(16)挡墙外底部设置排水盲沟,破向排水口,盲沟排水接入就近雨水井;

(17)挡墙外侧素土分层夯实回填。

由上可知,在传统的地下室施工方法中,对于地下室外立面均设置防水层及砖墙保护层操作架体,从而方便确保施工地下室外立面的防水及保护墙工作,这样在施工最后还需要对该操作架体进行拆除方可进行土方的回填工序,施工的工序繁多,成本高,工作量大,而且该操作架体白白浪费,减少了地下室的使用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及施工方法,该操作架体及施工方法能够取消传统地下室施工方法中混凝土回填的工序,同时能够确保施工地下室外立面的防水及其它工程不受影响,采用该方法最少能够扩大0.3米-1.2米地下室周长的土地利用或少开挖0.3米-1.2米地下室周长的土石方,能节约室外立面找平层、防水保护层、砖体保护墙、外模板、外架管、回填土方等不必要的费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包括数根支护桩,数根支护桩排列的形状与基坑外形相适应;相邻的支护桩间的间距为2m-2.5m,且相邻的支护桩间在基坑开挖后支护桩临空面的一侧喷射有混凝土基层,所述混凝土基层的厚度为80mm-100mm;在混凝土基层内设有钢筋网片一,所述钢筋网片一的外侧还设有外压加强钢筋网片,所述钢筋网片一和外压加强钢筋网片上还设有加强筋一,该加强筋一垂直于混凝土基层设置;所述钢筋网片一靠近支护桩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网片一为双层双向钢筋网。

进一步的,所述双层双向钢筋网为φ8@200双层双向钢筋网;所述外压加强钢筋网片为φ16@1000外压加强钢筋网片;所述加强筋一的纵横间距为0.8m-1.5m。

进一步的,所述支护桩在其临空面的一侧植入有数根桩内植筋,该桩内植筋垂直于混凝土基层设置,所述桩内植筋与对应位置处的外压加强钢筋网片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护桩为旋挖钻孔灌注桩。

采用上述的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来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构建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

a、施工基坑支护桩;

b、开挖土石方,在开挖后的支护桩间喷射混凝土基层;在喷射混凝土基层之前,先按设计配置混凝土基层内的钢筋网片一、外压加强钢筋网片及加强筋一;混凝土基层喷射完成后,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构建完成;

(2)施工地下室底板c20混凝土垫层;

(3)在c20混凝土垫层上施工地下室底板防水层;

(4)在地下室底板防水层上施工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5)铺设地下室底板钢筋;

(6)浇筑地下室底板抗渗混凝土;

(7)在混凝土基层的外侧绑设钢筋网片二,然后在钢筋网片二上植入加强筋二,加强筋二的末端伸入支护桩内;

(8)在地下室底板抗渗混凝土的上侧搭设施工地下室墙体外立面防水层的单侧支模,所述单侧支模位于钢筋网片二的外侧,然后在单侧支模和混凝土基层间浇筑c20混凝土;

(9)在地下室墙体的外立面上施工防水层;

(10)步骤(9)中的地下室墙体外立面上的防水层施工完成后,拆下单侧支模,重复步骤(8)和(9),直至地下室墙体整体外立面上的防水层施工完成;

(10)浇筑地下室外立面及地下室楼面的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支护桩为旋挖钻孔灌注桩。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钢筋网片二为φ6.5@200的钢筋网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加强筋二的纵横间距为0.8m-1.5m。

进一步的,在施工步骤(9)中防水层前,先施工地下室墙体外立面上的保温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的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施工方法,采用的是先构建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然后在该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的基础上进行地下室底板的一系列施工,最后在操作架体的内侧依次施工地下室墙体外立面上的保温层、防水层和浇筑地下室外立面及地下室楼面的混凝土;该操作架体及施工方法能够取消传统地下室施工方法中混凝土回填的工序,然而又同时能够确保施工地下室外立面的防水及其它工程不受影响,大大简化了修建地下室的工序,减少了工作量。

(2)本发明中的操作架体及施工方法,由于能够取消传统地下室施工方法中混凝土回填的工序,在采用该方法进行地下室的修建时,最少能够扩大0.3米-1.2米地下室周长的土地利用或少开挖0.3米-1.2米地下室周长的土石方,增加了地下室的使用面积或大大减少了工作量,还能节约地下室外立面找平层、防水保护层、砖体保护墙、外模板、外架管、回填土方等不必要的费用,从成本节约来说,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工序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施工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混凝土基层内钢筋网片一、外压加强钢筋网片和加强筋一的配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支护桩与混凝土基层内钢筋网片一、外压加强钢筋网片和加强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护桩;2、混凝土基层;3、钢筋网片一;4、外压加强钢筋网片;5、桩内植筋;6、加强筋一;7、c20混凝土垫层;8、地下室底板防水层;9、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0、底板钢筋;11、底板抗渗混凝土;12、钢筋网片二;13、加强筋二;14、单侧支模;15、保温层;16、防水层;17、地下室外立面;18、c20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5-图7所示:

一种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包括数根支护桩1,所述支护桩1为旋挖钻孔灌注桩。数根支护桩1排列的形状与基坑外形相适应,支护桩1的数量根据地下室修建的大小来确定。本实施例中,以长方形的地下室为例,如图5所示,支护桩1为34根,相邻的支护桩1间的间距为2.3m,且相邻的支护桩1间在基坑开挖后支护桩1临空面的一侧(图7中的b侧为临空面,图7中的a侧为临土面)喷射有混凝土基层2,所述混凝土基层2的厚度a为80mm;在混凝土基层2内设有钢筋网片一3,所述钢筋网片一3的外侧还设有外压加强钢筋网片4,所述钢筋网片一3和外压加强钢筋网片4上还设有加强筋一6,该加强筋一6垂直于混凝土基层2设置;所述钢筋网片一3靠近支护桩1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网片一3为φ8@200双层双向钢筋网;所述外压加强钢筋网片4为φ16@1000加强钢筋;设置在钢筋网片一3和外压加强钢筋网片4上的加强筋一6的纵横间距为1.3m。其中,φ8@200双层双向钢筋网是指直径8mm的一级钢筋,绑扎间距为200mm。φ“表示钢筋级别;“@”表示间距。全文同理。

所述支护桩1在其临空面的一侧植入有数根桩内植筋5,该桩内植筋5垂直于混凝土基层2设置,所述桩内植筋5与对应位置处的外压加强钢筋网片4焊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桩内植筋5间的间距为0.5m。

实施例2:

如图1-图7所示:

采用上述实施例1中的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来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构建实施例1中的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

a、施工基坑支护桩1,该支护桩1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

b、开挖土石方,在开挖后的支护桩1间喷射混凝土基层2;

在喷射混凝土基层2之前,先按如下设计方案配置混凝土基层2内的钢筋网片一3、外压加强钢筋网片4及加强筋一6:

①钢筋网片一3:在支护桩1的内侧配置φ8@200双层双向钢筋网;

②外压加强钢筋网片4:在钢筋网片一3外侧外压φ16@1000外压加强钢筋网片4;

③加强筋一6:加强筋一6垂直于混凝土基层2设置,设置在钢筋网片一3和外压加强钢筋网片4上的加强筋一6的纵横间距为1.3m。

在支护桩1在其临空面的一侧植入有数根桩内植筋5,所述桩内植筋5与对应位置处的外压加强钢筋网片4焊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桩内植筋5间的间距为0.5m。

钢筋网片一3、外压加强钢筋网片4、加强筋一6及桩内植筋5配置完成后,喷射混凝土基层2。至此,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构建完成;

(2)施工地下室底板c20混凝土垫层7;

(3)在c20混凝土垫层7上施工地下室底板防水层8;

(4)在地下室底板防水层8上施工细石混凝土保护层9,

(5)铺设地下室底板钢筋10;

(6)浇筑地下室底板抗渗混凝土11;

(7)在混凝土基层2的外侧绑设φ6.5@200的钢筋网片二12,然后在钢筋网片二12上植入加强筋二13,加强筋二13的末端伸入支护桩1内,加强筋二13的纵横间距为1m;

(8)在地下室底板抗渗混凝土11的上侧搭设施工地下室墙体外立面防水层16的单侧支模14,所述单侧支模14位于钢筋网片二12的外侧,然后在单侧支模14和混凝土基层2间浇筑c20混凝土层18;

(9)在地下室墙体的外立面上施工保温层15;此步骤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进行施工或省略;

(10)在地下室墙体的外立面上施工防水层16;

(11)步骤(9)中的地下室墙体外立面上的防水层16施工完成后,拆下单侧支模14,重复步骤(8)、(9)和(10),直至地下室墙体整体外立面上的保温层15和防水层16施工完成;

如图2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为步骤(8)完成后,即将开始步骤(9)和步骤(10)的保温层15和防水层16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中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为步骤(10)完成后,拆下了单侧支模14,即为地下室墙体外立面上局部的保温层15和防水层16施工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12)浇筑地下室外立面17及地下室楼面的混凝土。

本发明中的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施工方法,采用的是先构建取消地下室外墙回填的操作架体,然后是进行地下室底板的一系列施工,最后在操作架体的内侧依次施工地下室墙体外立面上的保温层15、防水层16和浇筑地下室外立面17及地下室楼面的混凝土;该操作架体及施工方法能够取消传统地下室施工方法中混凝土回填的工序,然而又同时能够确保施工地下室外立面17的防水及其它工程不受影响,大大简化了修建地下室的工序,减少了工作量。而且由于能够取消传统地下室施工方法中混凝土回填的工序,在采用该方法进行地下室的修建时,最少能够扩大0.3米-1.2米地下室周长的土地利用或少开挖0.3米-1.2米地下室周长的土石方,增加了地下室的使用面积或大大减少了工作量,还能节约地下室外立面17找平层、防水保护层、砖体保护墙、外模板、外架管、回填土方等不必要的费用,从成本节约来说,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成本、时间成本以及工序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