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1792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现代城市中排水设施必不可少,甚至成为保障城市稳定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管道堵塞、排水不畅等问题极有可能导致城市内涝进而危及居民安全,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管道堵塞与管道故障和损伤,如果不及时对管道进行清理就可能产生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然而,管道所处的视野环境往往是不易直接达到或不允许人们直接进入的,清理难度很大,因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管道机器人来实现管道内的清理。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压力检测器,不能检测出推斗内部堆积淤泥的推力,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没有设置水箱,抽水箱和喷水头,不能在清淤的同时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不能增加管道清淤机器人的功能,没有设置第一伸缩杆,不能自动调整照明灯和摄像机的高度,进而限制了工作人员观察管道内部的视野环境,没有设置滚珠,不能减少推斗与管道的摩擦力,摩擦力过大容易造成管道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设置压力检测器,不能检测出推斗内部堆积淤泥的推力,不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没有设置水箱,抽水箱和喷水头,不能在清淤的同时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不能增加管道清淤机器人的功能,没有设置第一伸缩杆,不能自动调整照明灯和摄像机的高度,进而限制了工作人员观察管道内部的视野环境,没有设置滚珠,不能减少推斗与管道的摩擦力,摩擦力过大容易造成管道磨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后侧设置有水箱,且机器人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臂,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履带,且机器人本体的前侧设置有推斗,所述支撑臂下端与机器人本体通过第一伸缩杆连接,且支撑臂的一端设置有电控箱,所述支撑臂的内侧设置有照明灯,且支撑臂内侧靠近照明灯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摄像机,所述支撑臂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箱,所述抽水箱的上端设置有喷水头,所述推斗的底端设置有滚轮,且推斗的内侧壁设置有防水承力板,所述推斗的后侧连接有第二伸缩杆,且推斗的上端连接有小臂,所述防水承力板的后侧设置有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气缸,且第二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转杆,所述气缸的一端设置有半圆齿,所述半圆齿的一侧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电控箱的内部设置有dsqc320控制器,且电控箱内部靠近dsqc320控制器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gps定位器,所述gps定位器的一侧设置有无线收发器,所述第一伸缩杆、照明灯、摄像机、抽水箱、伺服电机、气缸、压力检测器、无线收发器和gps定位器的输入端均与电控箱内部dsqc320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水箱与水箱通过管道贯通连接,且抽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水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机器人本体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且支撑臂的下端与机器人本体通过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缸与推斗通过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且气缸与伺服电机通过齿轮和半圆齿相互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上端与机器人本体通过转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轮的外部套有刮泥圈,且滚轮设置的数量不少于十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对推斗的驱动方式进行了优化,通过伺服电机和气缸驱动,伺服电机与气缸通过齿轮与半圆齿相互啮合,能够使推斗工作时更加平稳,自动化强度更高。

2、本发明设置了压力检测器,能够检测出推斗内部堆积淤泥的推力,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同时也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设置了水箱,抽水箱和喷水头,能够在清淤的同时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增加管道清淤机器人的功能。

4、本发明设置了第一伸缩杆,能够自动调整照明灯和摄像机的高度,进而拓宽了工作人员观察管道内部的视野环境。

5、本发明设置了滚珠,能够减少推斗与管道的摩擦力,避免运摩擦力过大而容易造成管道磨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气缸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dsqc320控制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机器人本体;2、第一伸缩杆;3、支撑臂;4、照明灯;5、电控箱;6、摄像机;7、抽水箱;8、喷水头;9、小臂;10、推斗;12、履带;13、水箱;14、伺服电机;15、齿轮;16、半圆齿;17、气缸;18、转杆;19、第二伸缩杆;20、压力检测器;21、防水承力板;22、滚轮;23、无线收发器;24、dsqc320控制器;25、gps定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清淤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水箱13,且机器人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臂3,机器人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履带12,且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推斗10,支撑臂3下端与机器人本体1通过第一伸缩杆2连接,且支撑臂3的一端设置有电控箱5,支撑臂3的内侧设置有照明灯4,且支撑臂3内侧靠近照明灯4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摄像机6,支撑臂3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箱7,抽水箱7的上端设置有喷水头8,推斗10的底端设置有滚轮22,且推斗10的内侧壁设置有防水承力板21,推斗10的后侧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9,且推斗10的上端连接有小臂9,防水承力板21的后侧设置有压力检测器20,第二伸缩杆19的一端设置有气缸17,且第二伸缩杆19的上端设置有转杆18,气缸17的一端设置有半圆齿16,半圆齿16的一侧设置有齿轮15,齿轮15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14,电控箱5的内部设置有dsqc320控制器24,且电控箱5内部靠近dsqc320控制器24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gps定位器25,gps定位器25的一侧设置有无线收发器23,第一伸缩杆2、照明灯4、摄像机6、抽水箱7、伺服电机14、气缸17、压力检测器20、无线收发器23和gps定位器25的输入端均与电控箱5内部dsqc320控制器2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抽水箱7与水箱13通过管道贯通连接,且抽水箱7的内部设置有水泵,为了实现自动控制冲洗管道内部的杂物,支撑臂3的一端与机器人本体1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且支撑臂3的下端与机器人本体1通过第一伸缩杆2固定连接,为了方便使用者控制支撑臂3的高度,进而控制照明灯的照射角度和摄像机的拍摄角度,气缸17与推斗10通过第二伸缩杆19固定连接,且气缸17与伺服电机14通过齿轮15和半圆齿16相互啮合连接,第二伸缩杆19的上端与机器人本体1通过转杆18转动连接,为了方便使用者控制推斗10的伸缩和高度,滚轮22的外部套有刮泥圈,且滚轮22设置的数量不少于十个,为了减少推斗10底部与管道之间的磨损。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机器人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履带12,使机器人平稳的前行,且机器人本体1的前侧设置有推斗10,支撑臂3下端与机器人本体1通过第一伸缩杆2连接,能够自动调整照明灯4和摄像机6的高度,进而拓宽了工作人员观察管道内部的视野环境,机器人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水箱13,支撑臂3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箱7,抽水箱7的上端设置有喷水头8,抽水箱7与水箱13通过管道贯通连接,能够在清淤的同时对管道内部进行清洗,增加管道清淤机器人的功能,推斗10的底端设置有滚轮22,能够减少推斗10与管道的摩擦力,避免运摩擦力过大而容易造成管道磨损的问题,且推斗10的内侧壁设置有防水承力板21,推斗10的后侧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9,且推斗10的上端连接有小臂9,防水承力板21的后侧设置有压力检测器20,能够检测出推斗10内部堆积淤泥的推力,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同时也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第二伸缩杆19的一端设置有气缸17,且第二伸缩杆19的上端设置有转杆18,气缸17的一端设置有半圆齿16,半圆齿16的一侧设置有齿轮15,齿轮15的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14,本设计对推斗10的驱动方式进行了优化,通过伺服电机14和气缸17驱动,伺服电机14与气缸17通过齿轮15与半圆齿16相互啮合,能够使推斗工作时更加平稳,自动化强度更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