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及其埋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47678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及其埋设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工业、建筑电气接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及其埋设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气接地施工,尤其是圆柱体接地极埋设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先用挖掘机挖出略大于设计要求埋深的沟槽,然后由一人扶住接地极,另一人用槌子将接地极砸入地下至设计标高。但是,在人工埋设接地极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接地极的顶部横截面较小,在施工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砸偏,导致施工效率低下,且容易造成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由于地下石块或其他异物阻碍,经常产生接地极难以打入并直接将接地极打弯并难以拔除的情况,导致整根接地极无法继续使用,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圆柱体接地极在埋设过程中容易出现弯折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圆柱体接地极埋设方法。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包括:

保护管,其包覆所述圆柱体接地极外侧,用于保护所述圆柱体接地极;

压力盖,设置在所述保护管上端,在承受压力时,使所述保护装置运动至预埋位置;承受拉力时,使所述圆柱体接地极脱离所述保护管。

进一步地,上述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中,所述保护管下端设置有锥形收口。

进一步地,上述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中,所述锥形收口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体接地极的直径。

进一步地,上述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中,所述压力盖为一焊接在所述保护管上端的钢板。

进一步地,上述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中,所述压力盖两侧吊耳,所述吊耳用于提升所述保护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中,所述吊耳由圆钢弯折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一方面通过在圆柱体接地极外侧设置保护管,有效的防止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圆柱体接地极折弯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在保护管上端设置压力盖,增大了施工过程中保护管的受力面积,使得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保证了圆柱体接地极在施工过程中不被折弯。

尤其是,本发明的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通过在保护装置下端设置为直径大于圆柱体接地极直径的锥形收口,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了施工过程中保护管下设的难度,另一方面有效地保证了在上拉过程中保护装置与圆柱体接地极能够迅速分离。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在保护装置上设置吊耳,极大地降低施工过程中将保护装置牵拉出地面的难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圆柱体接地极埋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装置制作,根据所需埋设的圆柱体接地极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所述圆柱体接地极的保护装置制作;

下设过程,通过对所述保护装置施加压力,促使所述圆柱体接地极与所述保护装置整体向地下运动;

提升过程,下将至预设深度时,停止施压,将所述保护装置从地下拉出,仅留所述圆柱体接地极在预埋位置;

填埋收工,所述保护装置拉出之后,将所述圆柱体接地极周围的空隙填实以完成施工。

进一步地,上述圆柱体接地极埋设方法中,在下设过程中,需先将所述圆柱体接地极穿设进所述保护装置内部,使两者形成统一整体。

进一步地,上述圆柱体接地极埋设方法中,在下设过程中,通过对所述保护装置顶端的压力盖上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所述保护装置携带所述圆柱体接地极整体向地下运动。

进一步地,上述圆柱体接地极埋设方法中,在提升过程中,通过所述保护装置顶端的吊耳将所述保护装置从地下拉出,并将所述圆柱体接地极留在预埋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圆柱体接地极埋设方法,通过在圆柱体接地极外侧设置包覆在其外侧的保护装置,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了圆柱体接地极再埋设过程中的难度,另一方面有效的杜绝了圆柱体接地极再埋设过程中易被折弯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圆柱体接地极埋设方法的施工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圆柱体接地极埋设方法中装置制作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圆柱体接地极埋设方法中下设过程状态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圆柱体接地极埋设方法中提升过程状态图;

图中:1为保护管,2为压力盖,3为圆柱体接地极,4为吊耳,5为大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保护管1,其包覆所述圆柱体接地极外侧3,用于保护所述圆柱体接地极3;压力盖2,设置在所述保护管1上端,在承受压力时,使所述保护装置运动至预埋位置;承受拉力时,使所述圆柱体接地极3脱离所述保护管1。

具体而言,保护管1为一管状构件,其可以由各种硬度较大、韧性较强的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例如钢管。在施工的过程中将保护管1套设在圆柱体接地极3的外侧,以在圆柱体接地极3外侧形成保护壳,保证施工过程中能够将保护管1与接地极3构成的整体方便并迅速地压入到预埋位置,进而保证了圆柱体接地极3不被损坏或者折弯。

优选的,保护管1的下端可以设置成锥形,以减小保护管1下端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保护管携带圆柱体接地极3下设过程中的阻力,保证其能够轻松、迅速地将圆柱体接地极3送到地下预埋位置处。

优选的,保护管1下端锥形末端收口处的直径应该大于圆柱体接地极3的直径,以保证保护管1在将圆柱体接地极3下送到预埋位置后,将保护管1上拉时,圆柱体接地极3可以轻松地与保护管1脱离,并留在预埋位置处。

具体而言,压力盖2为一板状构件,与保护管1上端相连接,在保护管1携带圆柱体接地极3下设过程中,用于承受向下的压力,并保证其所受的压力均匀的传递到保护管1,进而使得保护管1能够携带圆柱体接地极3迅速的向下运动至预埋位置;在上拉保护管1的过程中用于承受向上的拉力,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上拉保护管1的难度,另一方面使得保护管向1上运动的受力均匀。可以理解的是,压力盖2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圆形,矩形,三角形等。

优选的,压力盖2两侧还设置有吊耳4,吊耳4由圆钢弯折而成,其形状可以为圆形、弧形、三角形等任意形状。吊耳3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压力盖的两侧,以保证在上拉保护管1的过程中能够方便的连接牵引绳,进一步方便保护管的上拉。

优选的,压力盖2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保护管1顶端,使其与保护管形1成牢固的统一整体,以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稳固性。

优选的,吊耳3设置在压力盖2底面两侧,以保证其不会影响施工。

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圆柱体接地极埋设方法的施工流程图,其主要包括:装置制作、下设过程、提升过程以及填埋收工四个步骤。

具体而言,保护装置的制作,首先选择一根钢管、一块钢板和一截圆钢分别将其加工成复合预先设计要求的保护管1、压力盖2以及吊耳4,并将保护钢管1的底部加工成锥形收口,收口直径要略大于圆柱体接地极3的直径;然后将加工好的圆钢吊耳4牢固地焊接在由钢板制作成的压力盖2的两侧;最后将压力盖2的底部与保护钢管1的顶部牢固焊接,需要注意的是保护钢管1的长度要小于圆柱形接地极3的长度(见图3)。

具体而言,保护装置与圆柱体接地极的下设过程,先将圆柱体接地极穿设进保护装置的保护管1内部,圆柱体接地极3与保护装置形成统一的整体;然后在保护装置的吊耳4上固定牵引绳,并将牵引绳的另一端留在地面上,以方便向上牵拉保护装置;最后对保护装置顶端的压力盖上施加向下的压力,以推动保护装置携带圆柱体接地极3向地下预埋位置运动。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保护装置上端施加压力时一定要保证压力的持续性与稳定稳定性(见图4)。

具体而言,保护装置提升过程,在保护装置将圆柱体接地极3运送到地下预埋位置时,停止对压力盖2施压,通过牵拉牵引绳留在地面上一端将保护装置从地下拉出,仅留圆柱体接地极3在地下预埋位置处(见图5)。

具体而言,填埋收工,保护装置从地下拉出之后,圆柱体接地极3周围存在一定的空隙,通过在空隙中填埋土,使圆柱体接地极3充分地与大地接触,并牢固的固定在地下预埋位置出,随后进行后续工作以完成施工。

显然可以得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圆柱体接地极保护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面广、使用便捷,可重复多次使用,节能环保,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本发明提供的圆柱体接地极埋设方法中,由于采用了保护装置,在施工时可以借助于大型机械埋设接地极,避免埋设接地极时出现由于阻碍导致的接地极弯折及埋深不到位现象,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做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