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横立体分层增压排水地基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96682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纵横立体分层增压排水地基处理方法,尤其适用于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土在我国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按地质成因软土又分为:滨海环境沉积。海陆过度环境沉积(三角洲沉积)、河流环境沉积、湖泊环境沉积与沼泽环境沉积。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得软土将作为建筑物地基。软土作为地基或其他用途时,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由于软土具有高含水量、高孔隙比和高流塑性等性质,目前针对此类工程,排水固结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办法。但其具有工期长、造价高、施工作业复杂的特点。为提高地基处理效率,提高地基处理效果(加速地基排水,提高工后承载力,减小工后不均匀沉降),急需一种新方法处理软土地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纵横立体分层增压排水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简单,可加速排水,大大增加地基处理效率;土层处理均匀,可有效减小工后不均匀沉降;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纵横立体分层增压排水地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待处理的地基中打设竖向的排水体,使排水体在待处理的地基中形成纵向排水通道;在待处理的地基的表层铺设一层水平透水层,在水平透水层的顶部铺设一层重力荷载层,排水体的顶端埋设于水平透水层中;在水平透水层的一侧挖设一条集水沟,集水沟配设有水泵;

(2)步骤(1)中重力荷载层铺设完成后,钻孔设备就位,在预订孔位穿过重力荷载层、水平透水层向待处理的地基中进行钻孔,然后将旋喷设备的导气杆钻入孔中(可同时进行2-4孔施工),导气杆的末端连接着喷气杆,导气杆无喷气孔,喷气杆具有三排相互平行的喷气孔,三排喷气孔在喷气杆上竖向分布;

(3)步骤(2)中的导气杆及喷气杆钻设完成后,将空压机及气溶胶发生装置与旋喷设备进行连接:将气溶胶发生装置的输入端与空压机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旋喷设备的输入端相连接;

(4)步骤(3)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空压机、旋喷设备连接完成后,向气溶胶发生装置中加入固态或液态气溶胶,加水,然后打开空压机、气溶胶发生装置、旋喷设备;空压机输出高压气体至气溶胶发生装置,将固态或液态气溶胶制成气雾状气溶胶,再输出至旋喷设备的导气杆内;气雾状气溶胶从喷气杆竖向分布的三排喷气孔旋喷出,在待处理土层中形成多层水平通道;水平通道两侧水排入水平通道,顺气流方向流至竖向的排水体中,从而向上流入水平透水层,再流入集水沟,最终通过水泵将水排至指定地点;

一次施工形成三层,每预定孔位不止施工一次,当施工完一次后,可提升杆件至下一深度,继续下一次施工,又形成三层,以此类推,预定孔位周围形成多层水平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待处理的地基,优选为待处理的软土地基。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排水体,优选为排水板、普通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竖向排水体中的任意一种;如果排水体为排水板,则将排水板的端部50cm-80cm的长度弯折成90°后埋入水平透水层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水平透水层,为砂或碎石垫层,由于砂或碎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工程中认其为透水层;水平透水层厚度一般不少于30cm,厚度一般在30~60cm。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重力荷载层,一般采用塘渣堆载,在水平透水层上方;厚度可比堆载预压法适当减少,具体厚度根据处理要求进行设计,一般不少于1m。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集水沟,一般布置在施工场地边线附近(水平透水层的一侧),一般与水平透水层形成通路;水沟没有明确要求,可根据预估出水量进行设计,一般深度1.0~1.5m×高度1.0~1.5m为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排水体,在待处理的地基中按照正方形或者等边三角形顶点位置分布,密度符合本领域的规范要求即可;而预订孔位,位于正方形或者等边三角形的中心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的导气杆和喷气杆通过内螺纹连接为一体,导气杆可为多节(由深度决定,一般导气杆与喷气杆长度约4m,在深度较深位置,需接节),喷气杆只有一节(最下一节,深度一般在排水体底部往上一米处为起始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的喷气杆,具有三排相互平行的喷气孔,三排喷气孔在喷气杆上竖向分布:每排喷气孔的数量一致、位置对称;每一排具有两个喷气孔,互成180°,总共6个孔,三排喷气孔在水平投影上看互成120°;喷气孔上下排间距1m,孔径5mm。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的喷气孔,外设单向片,避免停止喷气时产生逆流,堵塞喷气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所述固态或液态的气溶胶优选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与水的质量比为1-10:10000,优选为4-8:10000,进一步优选为6:10000;采用有机与无机分子线性链接结合而成,具有亲水性,能有效结合软土层中的自由水,从而顺着气流将水排至排水体;气溶胶溶液经气溶胶发生装置而形成的气雾状气体,气溶胶具有加速土体排水的效果,且对环境友好。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空压机输出高压气体,根据工程数据表明,水平通道半径的大小与空压机输出压力有关,最经济效率压强为1.2~1.6mpa。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旋喷设备可定时、定速、多次分层的将气雾状气溶胶水平喷入土层中,每次时间控制在2-3分钟,旋转速度控制在不大于20转/min,每层喷射厚度控制在不大于30cm,每层间距控制在80-120cm;

在岩土工程中,尽可能不破坏原状土的物理性质,所以要求每层厚度与每层间距,每层的层间距可认定为喷气孔的竖向间距;喷气孔的孔径的大小影响每层厚度,一般2~5mm的孔径可满足施工要求;空压机压强一般影响半径大小。

本发明中,所用到的设备可以为本领域的传统的、常规的、市售的设备,比如旋喷设备为高压旋喷桩施工设备,气溶胶发生装置为工业高压雾化容器;但是气溶胶发生装置优选为cn106869109a(2017101998095一种用于软土地基扰动处理工序配套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但气溶胶发生装置为该专利中的装置时,因为该气溶胶发生装置本身包括有空压机,所以无需再连接额外的空压机了,保证该装置的空压机输出压强在1.2~1.6mpa之间就可以使用。

本发明的纵横立体分层增压排水地基处理方法,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向地基内增设多个永久性竖向排水体与临时分层水平向排水层,形成纵横立体排水通道,高压气体易从竖向排水体中向上将水带出,从而将形成纵横通道内与外界土体间正负压差,即分层增压,由于正负压差的持续存在,使得待处理土层不断地排水至纵横通道,高压气体再将水通过竖向排水体带出,往复循环。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该方法简单,可加速排水,大大增加地基处理效率;土层处理均匀,可有效减小工后不均匀沉降;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本发明方法中喷气杆旋喷时的平面示意图;

图3:本发明方法中导气杆与喷气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4:本发明方法中喷气杆上的喷气孔与单向片的示意图;

图5:本发明方法中喷气杆上的喷气孔的示意图;

图6:本发明方法中喷气杆上的喷气孔的水平投影示意图;

其中:1为空压机及气溶胶发生装置,2为旋喷设备,3为导气杆,4为喷气杆,5为排水体,6为喷气孔,7为水平通道,8为待处理的地基,9为重力荷载层,10为水平透水层,11为集水沟,12为水泵,13为旋转方向,14为单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描述内容: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到的设备可以为本领域的传统的、常规的、市售的设备,比如旋喷设备为高压旋喷桩施工设备;气溶胶发生装置优选为cn106869109a(2017101998095一种用于软土地基扰动处理工序配套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但气溶胶发生装置为该专利中的装置时,因为该气溶胶发生装置本身包括有空压机,所以无需再连接额外的空压机了,保证该装置的空压机输出压强在1.2~1.6mpa之间就可以使用了。

实施例1:

一种纵横立体分层增压排水地基处理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向待处理的软土地基8中打设竖向的排水体5,排水体为spb-b型排水板,正方形布置,深度20m,间距1.0m;将spb-b型排水板50cm长的端部弯折成90°后,埋入软土地基表层上碎石垫层构成的水平透水层中,水平透水层厚度50cm;在水平透水层10的顶部铺设一层重力荷载层9,为塘渣堆载,厚度1.5m;在水平透水层的一侧挖设一条集水沟11,深度1.5×宽度1.0m;集水沟配设有水泵12,每隔50m设置一台水泵;。

(2)步骤(1)中重力荷载铺设完成后,钻孔设备就位,如图2所示,因喷气孔旋喷喷射半径影响方位平面投影为圆,预定孔位即该圆心位置且在4个排水体围成的几何图形中心点;在预订孔位穿过重力荷载、水平透水层向待处理的地基中进行钻孔,然后将旋喷设备2的导气杆3钻入孔中(可同时进行2-4孔施工),导气杆的末端连接着喷气杆4;导气杆钻入后,可采用常用方法(利用铁钳钳口与钳柄卡住管外侧,利用机器机械旋转)使导气杆脱离钻头,如果导气杆的长度还未到达设计深度,则继续接导气杆;如果达到设计深度,则接喷气杆。

所述的导气杆3和喷气杆4通过内螺纹连接成一体,如图3所示;导气杆可为多节(由深度决定,一般导气杆与喷气杆长度约4m,在深度较深位置,需接节),喷气杆只有一节(最下一节,深度一般在排水体底部往上一米处为起始处);由于一次只能处理3层,所以每次施工完后,提升杆件至下一深度,继续上述施工。

导气杆无喷气孔,喷气杆具有三排相互平行的喷气孔6,每排喷气孔的数量一致、位置对称,三排喷气孔在喷气杆上竖向分布,如图5所示;每一排有两孔,互成180°,总共6个孔,三排喷气孔在水平投影上看互成120°,如图6所示;喷气孔上下排间距1m,孔径5mm。喷气孔外设单向片14,如图4所示,避免停止喷气时产生逆流,堵塞喷气孔。

(3)步骤(2)中的导气杆及喷气杆钻设完成后,将cn106869109a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1与旋喷设备2的输入端相连接,该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有空压机,所以无需额外配设空压机了;

(4)步骤(3)连接完成后,向气溶胶发生装置中加入聚丙烯酰胺,加水,聚丙烯酰胺与水的质量比为6:10000;利用空压机的压强(压强为1.6mpa)制成气雾状气溶胶后再输出至旋喷设备的导气杆内;气雾状气溶胶从喷气杆竖向分布的三排喷气孔6喷出,在待处理土层8中形成多层水平通道7,旋喷设备可定时、定速、多次分层的将气雾状气溶胶水平喷入土层中,每次时间控制在2分钟,旋转速度控制在20转/min,每层厚度控制在20cm,每层间距控制在100cm;水平通道两侧水排入水平通道,顺气流方向至竖向的排水体5;当第一层高压气体通过竖向的排水体排出后,形成真空负压,第二层、第三层高压气体分别转过120°、240°后,又将高压气体输送至竖向的排水体(如图2所示,每次形成三层水平排水通道,第一层是指三层中的最上一层,旋转方向13按内螺旋(杆件之间连接)拧紧方向选择),从而形成在水平通道、竖向排水体内与待处理土层之间的三次正负压差,起到多重增压的效果,由于正负压差的持续存在,使得待处理土层不断地排水至水平通道,高压气体再将水通过竖向排水体带至水平排水层。水从5竖向排水体向上流入10水平透水层,再流入11集水沟,最终通过12水泵将水排至指定地点;

按照本发明方法施工后,按照三个指标:施工期(5个月)内水泵排水计量、施工期地基沉降、工后承载力评价本方法:施工期平均每天排水量约230m3,约为传统方法(同等条件下堆载预压法9个月)的1.5倍;同一区域的地基沉降量约为1.5m,约为传统方法(同等条件下堆载预压法9个月)的1.6倍;工后承载力场地平均约为8-10t,较为平均,约为传统方法(同等条件下堆载预压法9个月)的1.1-1.3倍。

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