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预制电缆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7089阅读:1856来源:国知局
组装式预制电缆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电缆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预制电缆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电缆工程施工中,电缆井采用现场人工砖砌或现场混凝土浇制,由于土建施工队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不便于管控施工质量。此外,采用人工砖砌或现场混凝土浇制工程量大,速度慢工期长,严重制约了工程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的组装式预制电缆井,能按统一质量标准,加快施工速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组装式预制电缆井包括两个呈半圆形的井筒、井筒底部的底板、井筒顶部的检查井盖板和安装在井筒中央的盖板支柱,所述井筒接口处设有相互匹配燕尾槽和燕尾榫,井筒通过所述燕尾槽和燕尾榫相互固定连接;所述井筒上设有电缆沟接口,所述电缆沟接口上设有电缆入口和用于与电缆沟连接的燕尾槽和燕尾榫。

所述井筒由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所述井筒接口处的燕尾槽和燕尾榫与井筒内的钢筋连接。

所述底板设有用于安装井筒的井筒安装槽、用于安装盖板支柱的支柱筒安装圆槽和便于排水的沉水孔。

所述井筒内壁上设有若干电缆支架。

所述检查井盖板为扇形结构,该检查井盖板采用角钢包边。

所述盖板支柱包括实心盖板支柱帽和管状空心盖板支柱筒。

所述底板、检查井盖板和盖板支柱均设有便于搬运的活动提环。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电缆井先用钢筋混凝土进行预制,两个预制半圆形井筒采用燕尾槽、燕尾榫的榫槽进行现场组装连接,然后安装于底板的井筒安装槽内,形成一个整体。电缆井的电缆沟接口处也设置燕尾槽、燕尾榫用于与电缆沟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组装式预制电缆井能进行工厂化、模块化生产,便于统一质量标准并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模块化的预制构件运到工地进行组装,安装速度快,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从而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筒,11-燕尾槽,12-燕尾榫,2-底板,21-沉水孔,22-活动提环,3-检查井盖板,4-盖板支柱,41-盖板支柱帽,42-盖板支柱筒,5-电缆支架,6-电缆沟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组装式预制电缆井,包括两个呈半圆形的井筒1、井筒1底部的底板2、井筒1顶部的检查井盖板3和安装在井筒1中央的盖板支柱4,井筒1接口处设有相互匹配燕尾槽11和燕尾榫12,井筒1通过燕尾槽11和燕尾榫12相互固定连接;井筒1上设有电缆沟接口6,电缆沟接口6上设有电缆入口和用于与电缆沟连接的燕尾槽11和燕尾榫12。井筒1由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井筒1接口处的燕尾槽11和燕尾榫12与井筒1内的钢筋连接。底板2设有用于安装井筒1的井筒安装槽、用于安装盖板支柱4的支柱筒安装圆槽和便于排水的沉水孔21。井筒1内壁上设有若干电缆支架5。检查井盖板3为扇形结构,该检查井盖板3采用角钢包边。盖板支柱4包括实心盖板支柱帽41和管状空心盖板支柱筒42。底板2、检查井盖板3和盖板支柱4均设有便于搬运的活动提环22。

本实用新型实施过程是:本实用新型可进行工厂化批量生产,然后在施工工地现场组装。电缆井的两个半圆形井筒1采用燕尾槽11、燕尾榫12的榫槽连接,然后安装于底板2的井筒安装槽内,形成一个整体。电缆井的电缆沟接口6处也设置燕尾槽11、燕尾榫12用于与电缆沟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组装式预制电缆井能进行工厂化、模块化生产,便于统一质量标准并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模块化的预制构件运到工地进行组装,安装速度快,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从而提高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