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利用护坡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9727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水利用护坡网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水利用护坡网。



背景技术:

在水利治理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建造的好的堤坝等拦水工程,往往会长时间由于流水的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堤坝失去原有的作用,因此对水利工程中的斜坡进行保护十分重要,现阶段所采用的方法往往都是利用一些丝网覆盖在斜坡表层,达到一定的保持水土的作用,但是这种方法效果不算太好,并且需要定期进行丝网的更换,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对此我们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革新以满足现阶段技术上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利用护坡网,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利用护坡网,包括网片、固定刺、固定插孔、插环连接座、固定插环、固定钩连接座、固定钩、上固定座连接钩、上固定座、主插杆、斜插杆、下固定座连接环、下固定座和底座固定插杆,所述网片左侧设有固定刺,所述网片中间部位设有固定插孔,所述网片上侧通过插环连接座与固定插环连接,所述网片下侧通过固定钩连接座与固定钩连接,所述固定插环可以通过上固定座连接钩与上固定座连接,所述上固定座上设有主插杆,所述主插杆左侧设有斜插杆,所述固定钩下侧可以通过下固定座连接环与下固定座连接,所述下固定座上设有底座固定插杆。

优选的,所述网片由尼龙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插环与固定钩连接处设有斜面固定插杆。

优选的,所述斜插杆由主插杆内部穿过。

优选的,所述下固定座与底座固定插杆连接处设有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水利用护坡网设有可以互相连接的网片和固定插杆,通过多个网片的组合提高本装置的适应性,同时利用固定插杆的固定作用,不仅能够将本装置更好的固定在斜坡表面,还可以增加各个网片之间连接的紧密性,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网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片,2、固定刺,3、固定插孔,4、插环连接座,5、固定插环,6、固定钩连接座,7、固定钩,8、上固定座连接钩,9、上固定座,10、主插杆,11、斜插杆,12、下固定座连接环,13、下固定座,14、底座固定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利用护坡网,包括网片1、固定刺2、固定插孔3、插环连接座4、固定插环5、固定钩连接座6、固定钩7、上固定座连接钩8、上固定座9、主插杆10、斜插杆11、下固定座连接环12、下固定座13和底座固定插杆14,所述网片1由尼龙材料制成,这样设置可以,增加网片1的耐腐蚀性,并且让其更加柔软更加贴合斜面,所述网片1左侧设有固定刺2,所述网片1中间部位设有固定插孔3,所述网片1上侧通过插环连接座4与固定插环5连接,所述网片1下侧通过固定钩连接座6与固定钩7连接,所述固定插环5与固定钩7连接处设有斜面固定插杆,这样可以,对网片1之间的连接处进行进一步的固定,所述固定插环5可以通过上固定座连接钩8与上固定座9连接,所述上固定座9上设有主插杆10,所述主插杆10左侧设有斜插杆11,所述斜插杆11由主插杆10内部穿过,这样设置可以增加上固定座9的稳定性,所述固定钩7下侧可以通过下固定座连接环12与下固定座13连接,所述下固定座13上设有底座固定插杆14,所述下固定座13与底座固定插杆14连接处设有凹槽,这样设置可以方底座固定插杆11完全插入时嵌入下固定座13内,防止流水长时间侵蚀。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新型水利用护坡网时,先将上固定座9置于需要防护的的斜坡顶端,先将主插杆10打入土中,然后将斜插杆11沿着上固定座9上的导线孔打入,时使斜插杆11正好穿入主插杆10中,达到将上固定座9固定的作用,然后将网片1上的固定插环5与上固定座连接钩8连接,再根据斜坡的高度选择利用几块网片1进行拼接,拼接时,将固定插环5套在固定钩7上,直至到达斜坡底端,将固定钩7挂在下固定座连接环12上,然后选择合适的位置利用底座固定插杆14将下固定座13固定,最有利用斜面固定插杆分别插入固定插孔3和固定插环5内对网片1进行固定,并将网片1按压一遍让固定刺2插入土壤中,从而起到最佳的防护作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