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0333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智能装载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载煤炭、煤矸石、沙、石子等碎散固体物料的智能连续装载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落地煤炭、沙石料厂对于落地物料的装卸多数采用柴油动力的铲式装载机进行装卸。装载机虽然转场方便,机动性能好,但在进行沙石装卸的过程中,需要频繁移动。据统计,装载机一个工作循环中,转场平均移动的时间占整个工作循环时间的50%以上,装载机有效工作时间较低,不能实现物料的连续装载。

装载机等常见物料装卸机械多为轮胎式,沙石料、煤炭厂路面多为坑洼积水、泥泞的作业环境,在该条件下进行作业易造成轮胎的早期磨损。且,油料消耗大,机械维修费用高;同时,装载机多为驾驶员在驾驶室内操作,视野有限,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实现物料装载的连续作业,提高工作效率的智能连续装载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智能连续装载机,包括机体及机体上的履带式行走系统、伸缩臂、反铲斗、前传送系统、后传送系统、双螺旋输料机、液压站和操作系统。

机体的前端安装有前传送系统,在机体的后端安装有后传送系统,后传送系统的前端在前传送系统后端的正下方,经前传送系统传送的物料落到后传送系统上,再经后传送系统送至运输车内。

装载机采用双螺旋输送机与反铲斗两种工作装置。

双螺旋输送机由左螺旋输送机和右螺旋输送机组成,分别安装在前传送系统前部的两侧,且对称布置,左螺旋输送机与右螺旋输送机旋向相反,工作过程中将物料螺旋至机体中心位置的前传送系统上面,实现装载。左螺旋输送机与右螺旋输送机通过液压调整系统与机体相连接;左螺旋输送机与右螺旋输送机之间的相对距离可通过液压调整系统进行调整,形成扇形取料区域,进而增加了沙石料的抓取范围。

伸缩臂的前端设有反铲斗,可进行物料的挖掘装载,另一方面可将距离较远处堆积物料,挖掘至双螺旋输送机处,再由双螺旋输送机将其输送至前传送系统上,进一步扩大整机工作范围。

后传送系统的后端通过回转驱动机构安装有导向槽,当智能装载机在不移动的情况下,通过回转驱动调整导向槽的方向,调节物料流向运输车内的落地点,实现均匀装载,避免调整整机、受装载车辆移动所需人工时的浪费,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后传送系统的下面设有一个支撑装置;可以调节卸料点的高度、左右平移,二次实现落料点的调整。

装载机采用履带式结构,由行走液压马达减速机实施驱动,行走驱动力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地形环境,且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智能连续装载机,通过双螺旋输送机、反铲斗、前后传送系统实现物料装载的连续作业,工作效率极大提高。该智能装载机的装载适应能力强,节约能源消耗、维修费用极低。适用于煤炭、细沙、石料等的装载及上料作业。若再后接第三部架式运输皮带,还可实现物料的二次堆积。

附图说明

图1是装载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装载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履带式行走系统、3伸缩臂、4反铲斗、5双螺旋输料机、51左螺旋输料机、52右螺旋输料机、6前传送系统、7后传送系统、8导向槽、9回转驱动机构、10支撑装置、11液压站、12操作系统、13液压调整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明本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智能连续装载机,主要由物料装卸和行走两部分结构组成;包括机体(1)及机体(1)上的履带式行走系统(2)、伸缩臂(3)、反铲斗(4)、前传送系统(6)、后传送系统(7)、双螺旋输料机(5)、液压站(11)和操作系统(12)。机体(1)的前端安装有前传送系统(6),在机体(1)的后端安装有后传送系统(7),后传送系统(7)的前端在前传送系统(6)后端的正下方,经前传送系统(6)传送的物料落到后传送系统(7)上,再经后传送系统(7)送至受料运输车内。物料装卸功能设置在装载机前端,是通过双螺旋输料机(5)与反铲斗(4)来进行的,双螺旋输料机(5)能够实现物料的连续抓取,当遇到大块石料等可通过反铲斗(4)进行抓取。通过双螺旋输料机(5)与反铲斗(4)的组合应用实现物料连续装载,且能够充分适应各种沙石料。伸缩臂(3)的前端设有反铲斗(4),可进行大块物料的挖掘装载,另一方面可将距离较远处物料,挖掘至双螺旋输送机处,再由双螺旋输送机(5)将其输送至前传送系统(6)上,进一步扩大整机工作范围。

双螺旋输送机(5)由左螺旋输送机(51)和右螺旋输送机(52)组成,分别安装在前传送系统(6)前部的两侧,且对称布置。左螺旋输送机(51)与右螺旋输送机(52)旋向相反,工作过程中将物料螺旋至机体(1)中心位置的前传送系统(6)上面,再通过前传送系统(6)送至后传送系统(7)上,最后通过后传送系统(7)传送至运输车上。左螺旋输送机(51)与右螺旋输送机(52)通过液压调整系统(13)与机体(1)相连接,左螺旋输送机(51)与右螺旋输送机(52)之间的相对距离,可通过液压调整系统(13)进行调整,进而增加了物料的抓取范围。

后传送系统(7)的后端,通过回转驱动机构(9)安装有导向槽(8),当智能装载机在不移动的情况下,通过回转驱动调整导向槽(8)的方向,实现物料流向运输车内不同点,避免调整整机所需的人工时的浪费,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在后传送系统(7)的下面设有一个支撑装置(10),可以调节卸料点的高度、左右平移,二次实现落料点的调整。

智能连续装载机采用履带式行走系统(2);由行走液压马达减速机进行驱动,行走驱动力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地形环境,且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为:

(1)、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动力稳定可靠,工作噪声低;

(2)、该种装载机采用履带式行走系统,由行走液压马达减速机进行驱动,行走驱动力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地形环境,且使用寿命长;

(3)、采用双螺旋输料机构和反铲斗两种工作装置联合实施装载,工作效率高;

(4)、物料输送采用皮带传动形式,输送效率高;输送皮带可调节高低、运行速度、输送方向调整、可实现无级调速;输送皮带与主机体(1)是铰接式,可分体移挪,既方便移挪又减轻主体机的负重;

(5)、整机传动、控制系统采用电液压系统,液压元件便于布置,执行元件为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