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固加筋连接型砂枕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5805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堤坝填筑、江河湖中砂土围堰填筑及填海造田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固加筋连接型砂枕坝。



背景技术:

在堤坝填筑、江河湖中砂土围堰填筑及填海造田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多采用吹砂填筑方案,原理为将砂从取砂点直接吹至填砂点,上游及下游两边填码砂枕形成护坡,并形成砂枕坝。但现有砂枕坝结构存在以下缺点:上游砂枕坝和下游砂枕坝均全部采用砂枕直接堆垛而成,结构稳定性差,使用寿命低,且砂枕袋在阳光照射下易过早出现老化,以及砂枕在水流冲刷下易破坏,从而产生填筑实体受水冲刷流失、滑塌的病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稳固加筋连接型砂枕坝,其延长了砂枕坝结构的使用寿命,增强了结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固加筋连接型砂枕坝,包括上游砂枕坝和下游砂枕坝,上游砂枕坝和下游砂枕坝之间形成填筑腔,填筑腔内填筑有砂并形成填筑实体,所述上游砂枕坝和下游砂枕坝分别为横截面为梯形的条状结构,且上游砂枕坝位于上游一侧的坡面坡度小于下游砂枕坝位于下游一侧的坡面坡度;

上游砂枕坝由土工格栅层和砂枕层沿由下至上方向依次堆叠而成,每层砂枕层位于上游一侧均设有土工布包边;

下游砂枕坝由土工格栅层和砂枕层沿由下至上方向依次堆叠而成,下游砂枕坝位于下游一侧整体设有土工布包边。

所述上游砂枕坝和下游砂枕坝的砂枕层均由多个并排铺设的砂枕组成。

所述砂枕的长度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

所述上游砂枕坝中相邻砂枕层的砂枕上下错位搭接;所述下游砂枕坝中相邻砂枕层的砂枕上下错位搭接。

所述上游砂枕坝的上侧面宽度大于下游砂枕坝的上侧面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极大方便了堤坝填筑、江河湖中砂土围堰填筑及填海造田施工,本实用新型的上游砂枕坝和下游砂枕坝均由砂枕、土工格栅和土工布组成,土工格栅的设置延长了结构使用寿命,增强了结构稳定性;土工布包边的设置能防止露出水面的砂枕袋在阳光照射下过早出现老化以及减少水流冲刷对砂枕的破坏。这些措施能有效的避免砂土作为填料失水后易滑坍、不易压实、干稳定性差等缺陷,从而节省了材料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成本,同时提高了砂枕坝的稳固性、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稳固加筋连接型砂枕坝,包括上游砂枕坝1和下游砂枕坝2,上游砂枕坝1和下游砂枕坝2之间形成填筑腔,填筑腔内采用吹砂法填筑形成填筑实体3,上游砂枕坝1和下游砂枕坝2分别为横截面为梯形的条状结构,且上游砂枕坝1位于上游一侧的坡面坡度小于下游砂枕坝2位于下游一侧的坡面坡度,上游砂枕坝1的上侧面宽度L1大于下游砂枕坝2的上侧面宽度L2。

上游砂枕坝1由土工格栅层11和砂枕层12沿由下至上方向依次堆叠而成,每层砂枕层12位于上游一侧均设有土工布包边13;

下游砂枕坝2由土工格栅层21和砂枕层22沿由下至上方向依次堆叠而成,下游砂枕坝2位于下游一侧整体设有土工布包边23。

所述上游砂枕坝1的砂枕层12和下游砂枕坝2的砂枕层22均由多个并排铺设的砂枕组成,砂枕的长度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

而且,上游砂枕坝1中相邻砂枕层12的砂枕上下错位搭接,下游砂枕坝2中相邻砂枕层22的砂枕上下错位搭接。本实施例中,砂枕的长度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其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其他排布方式。

本实用新型极大方便了堤坝填筑、江河湖中砂土围堰填筑及填海造田施工,本实用新型的上游砂枕坝1和下游砂枕坝2均由砂枕、土工格栅和土工布组成,土工格栅的设置延长了结构使用寿命,增强了结构稳定性;土工布包边的设置能防止露出水面的砂枕袋在阳光照射下过早出现老化以及减少水流冲刷对砂枕的破坏。这些措施能有效的避免砂土作为填料失水后易滑坍、不易压实、干稳定性差等缺陷,从而节省了材料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成本,同时提高了砂枕坝的稳固性、耐久性。

以下结合其中一种具体实际情况,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作业流程描述如下:

1、两侧砂枕坝填筑

首次吹砂经测量验收达到预定高程后,开始进行两侧砂枕坝(上游砂枕坝1和下游砂枕坝2)的填筑,上游砂枕坝1的上侧面宽度L1为6.5m,下游砂枕坝2的上侧面宽度L2为3m。所谓砂枕,即在直径为1m,长度为9m的聚酯塑料袋中装满砂卵石。本方案考虑6.5m宽的上游砂枕坝1为行车道(兼围堰坝),3m宽的下游砂枕坝2为围堰坝。施工时采用特定的装砂船将砂卵石直接从江中抽出装袋,装完砂卵石后由于水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排出,一袋砂枕有6m3左右砂卵石。装袋后采用船将砂枕运到指定施工区域堆码。或将砂枕袋安放于指定位置,对砂枕袋吹砂,装满后封口即可。

2、土工格栅及土工布布设

对于6.5m宽的上游砂枕坝1,从绝对高程为38m开始(该高程为枯水季节水位高程),全断面铺设一层土工格栅,以后在堆码施工中高度每增加1m就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在铺设土工格栅的同时,对应于土工格栅迎水面(上游一侧)采用土工布包边,也是高度每增加1m就铺设一层土工布,土工布下方搭接长度为3m,上方搭接长度为2m。土工格栅与土工布均设置四层。

上游砂枕坝1位于上游一侧的坡面坡度设为1:1.5,下游砂枕坝2位于下游一侧的坡面坡度设为1:1。

对于3m宽的下游砂枕坝2,从绝对高程38m开始,在迎水面(下游一侧)采用土工布包边,直接包至绝对高程42m处,土工布上下方搭接长度均为1m。

由于砂枕重量较大,采用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辅助,埋设土工布时施工较为困难,因此铺设土工布及土工格栅位置处可采用同材质的小型砂袋人工堆码。堆码砂枕时,应上下层砂枕错位搭接。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防止水流冲刷,起到施工平台稳固的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