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9190阅读:888来源:国知局
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循环利用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如图1所示,地面铺设有草皮11、沙石层12,沙石层12下方设有蓄水槽13。雨水渗透过草皮11与沙石流到下方的蓄水槽13,实现对雨水的存储;而暴雨天气,由于蓄水槽13中将积蓄过多,造成雨水向上方的草皮11溢出,为了避免草皮11大量溢出水,在蓄水槽13中安装有溢流管14;溢流管14与地下的排水管16连通将对于的水排出。

溢流管14处于长通状态,而蓄水槽13中常年有水存储,十分的潮湿,蟾蜍与蛇类等喜欢潮湿的小动物易通过溢流管14进入到蓄水槽13内定居。而当蓄水槽13内的水泵向草皮11抽水灌溉时,穴居在出水管15附近的蛇等小动物易被水泵牵引入出水管15,导致出水管15堵塞,出水管15出水不流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循环利用系统,通过翻盖隔挡蛇类生物进入到蓄水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置于地面下方的蓄水槽,连通蓄水槽的溢流管与出水管,所述溢流管置于蓄水槽内的一端旋转连接有于水冲击下打开的翻盖,溢流管设有隔挡翻盖朝蓄水槽内翻转的挡块,所述翻盖悬挂有置于蓄水槽内的浮块,浮块内设有拉动翻盖贴合挡块的配重块。

较佳的,所述蓄水槽包括槽壁,槽壁固定有线环,所述浮块设有拉线,所述拉线穿射于线环实现浮块与溢流管的管口等高。

较佳的,所述槽壁固定有横杆,所述线环固定于横杆远离溢流管的一端。

较佳的,所述溢流管内设有第一过滤网。

较佳的,所述出水管内设有第二过滤网。

较佳的,所述蓄水槽的上方依次设有沙石层、草皮。

较佳的,所述挡块固定有贴合翻盖的密封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雨水落下后,通过草皮与沙石的过滤,渗透到下方的蓄水槽中,实现在蓄水槽中的存水;当雨季过后,通过出水管将蓄水槽中的水抽到草皮上方,对草皮上的植物进行灌溉,实现对雨水的循环利用。

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均具有隔挡小动物进入的效果,封板相对于第一过滤网还具有隔气的效果,减少排水管中的异味进入到蓄水槽中。

在配重块重力的拉动下,翻盖贴合密封圈并隔挡在挡块上,该设计使得水或者其他小动物难以将翻盖想蓄水槽内部推开,故小动物难以通过溢流管进入到蓄水槽内部。

而当暴雨天,蓄水槽内水位上升后,水位达溢流管位置时,水流的动能将翻盖向外打开,溢流管起到排水作用。悬挂的浮块与水接触,水对浮块的浮力克服了配重块的重力,拉线处于松弛状态,翻盖打开的更为便捷。

浮块与溢流管等高的目的在于,当水位下推到溢流管下放时,浮块即与水脱离,失去浮力的浮块在重力作用下将溢流管封堵,该设计的优点在于,在未排水的状态下,溢流管处于常封堵状态。

横杆的设计使得,浮块与溢流管的管口具有一定的间距,减少了浮块隔挡在溢流管的管口隔挡水流排出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雨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溢流管剖开后其封盖与浮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封盖打开时浮块与封盖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1、草皮;12、沙石层;13、蓄水槽;131、槽壁;14、溢流管;15、出水管;16、排水管;17、滤网层;18、花木;21、挡块;22、密封圈;23、翻盖;24、合页;31、浮块;32、配重块;33、线圈;34、线环;35、拉线;36、横杆;41、第一过滤网;42、第二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如图2所示,包括挖于地面下方的蓄水槽13。蓄水槽13为矩形,且四面与下方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且涂刷有防水涂层,其上方铺设有滤网层17;滤网层17包括横卧的支撑杆,支撑杆之间具有间隙,而支撑杆之间设有不锈钢网,不锈钢网焊接固定在支撑杆上,雨水可以通过不锈钢网渗透到下方的蓄水槽13。

不锈钢网的上方铺设有沙石层12,沙石层12为堆积的鹅软石,在沙石层12的上方铺设有草皮11,草皮11带有栽培土壤,可以在草皮11上种植花木18。

下雨时,雨水将通过草皮11向下渗透,然后通过沙石层12与滤网层17的过滤作用,积蓄在蓄水槽13中。

蓄水槽13的槽底位置连接有一个出水管15,出水管15安装有水泵,水泵启动后,蓄水槽13中的水将会被抽到上草皮11上方,对花木18进行灌溉,实现对雨水的循环利用。

出水管15的端部包裹有第二过滤网42,第二过滤网42为不锈钢网,不锈钢网热熔固定在出水管15,使得异物难以进入到出水管15内部。

而当暴雨天气,蓄水槽13内的雨水爆满,为了防止蓄水槽13内雨水浸泡草皮11,导致草皮11腐烂。

蓄水槽13的槽壁131安装有溢流管14,溢流管14连通下方的排水管16。

溢流管14的管口旋转连接有翻盖23,翻盖23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旋转并封堵溢流管14。

如图3与图4所示,溢流管14的一端插入槽壁131,溢流管14的内壁热熔固定有一个圆环形的挡块21,而挡块21朝向溢流管14内部的一面热熔有密封圈22,密封圈22为橡胶圈,密封圈22使得翻盖23的封堵效果更佳优异;且密封圈22还具有弹性缓冲的效果,翻盖23在撞击挡块21时,产生刚性碰撞较小。

可以看到,挡块21上一体成形有线圈33,线圈33位于翻盖23的下端,而合页24位于翻盖23的上端。在溢流管14的上端设有垂直固定于槽壁131的横杆36,横杆36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横杆36的一端远离溢流管14的固定有线环4,线环4与线圈33两者的水平间距为1m,翻盖23表面热熔固定有拉线35,拉线35穿过线圈33,然后再穿过线环4,而拉线35的末端部热熔固定有浮块31。浮块31为椭球状且内部镂空。浮块31的底部放置有半球状的配重块32,配重块32为铅块。

当水位低于浮块31高度时,在配重块32重力的作用下,拉线35拉动翻盖23抵触在密封圈22上,此时,浮块31的高度与溢流管14的下端管边等高,在该状态下,蛇类等小动物难以通过翻盖23的隔挡穿过。

而当暴雨天气,蓄水槽13中水位突然猛涨,此时水位升高至溢流管14的位置时,浮块31在水对其产生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漂浮,此时,翻盖23不受拉线35的拉力,在水的冲击力下,翻盖23向外测旋转打开。

而当水排放至浮块31下方时,在配重块32的重力下,再次将翻盖23再次管壁溢流管14。

溢流管14的端部包裹有第一过滤网41,第一过滤网41为不锈钢网,不锈钢网热熔固定在溢流管14,使得异物难以进入到溢流管14内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