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67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推车(1)、第一支杆(3)、万向轮(4)、推手(5)、下压装置(6)和储放槽(7),推车(1)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杆(3),第一支杆(3)底部设有万向轮(4),推车(1)左侧设有推手(5),推车(1)顶部中间位置设有通孔(2),推车(1)顶部设有下压装置(6),且下压装置(6)穿过通孔(2),下压装置(6)底部位于推车(1)底部,推车(1)顶部右侧设有储放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压装置(6)包括有齿轮(601)、第一电机(602)、第二支杆(603)、齿条(604)、滑块(605)、滑轨(606)、第三支杆(607)和压板(608),推车(1)顶部设有第二支杆(603)和滑轨(606),且第二支杆(603)位于通孔(2)左侧,滑轨(606)位于通孔(2)右侧,第二支杆(603)顶部设有第一电机(602),第一电机(602)的输出轴后侧设有齿轮(601),滑轨(606)上设有滑块(605),滑轨(606)与滑块(605)配合,滑块(605)左侧设有齿条(604),齿条(604)与齿轮(601)啮合,齿条(604)底部设有第三支杆(607),第三支杆(607)穿过通孔(2),第三支杆(607)底部设有压板(60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取料装置(8),取料装置(8)包括有第二电机(801)、左轴承座(802)、螺母(803)、丝杆(804)、顶板(805)、右轴承座(806)、第一电动推杆(807)、第四支杆(808)、第二连杆(809)、第五支杆(810)、下轴承座(811)、手柄(812)、绕线轮(813)、转轴(814)、拉绳(815)、铲子(816)、第一连杆(817)和弹性件(818),滑轨(606)右侧顶部设有顶板(805),顶板(805)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二电机(801)、左轴承座(802)和右轴承座(806),左轴承座(802)和右轴承座(806)之间安装有丝杆(804),且丝杆(804)左端与第二电机(801)的输出轴连接,丝杆(804)上设有螺母(803),丝杆(804)与螺母(803)配合,螺母(803)底部设有第一电动推杆(807),第一电动推杆(807)的伸缩杆底部设有第四支杆(808),第四支杆(808)底部铰接连接有铲子(816),第四支杆(808)左侧顶部设有第一连杆(817),第一连杆(817)底部左侧设有弹性件(818),且弹性件(818)底端与铲子(816)左侧连接,第四支杆(808)右侧顶部设有第二连杆(809),第二连杆(809)底部右侧设有第五支杆(810),第五支杆(810)底部设有下轴承座(811),下轴承座(811)上安装有转轴(814),转轴(814)上设有绕线轮(813),绕线轮(813)上绕有拉绳(815),拉绳(815)绕过绕线轮(813)底部与铲子(816)右侧连接,绕线轮(813)右侧设有手柄(8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电动推杆(9)、推板(10)和推齿(11),推车(1)底部右侧设有第二电动推杆(9),第二电动推杆(9)的伸缩杆底部设有推板(10),推板(10)底部设有推齿(11),推板(10)底部与推齿(11)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软垫(12),推手(5)外围通过胶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软垫(12),推手(5)外围与软垫(12)内侧紧密胶合,软垫(12)的材质为优质海绵,软垫(12)的厚度为0.5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加强筋(13),滑轨(606)右侧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加强筋(13),且加强筋(13)底部与顶板(805)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加强筋(13)为倾斜设置,加强筋(13)的材质为合金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板(608)的材质为Q235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