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全钢护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1246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式全钢护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过程中用到的钢护筒,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式全钢护筒。



背景技术:

在桩孔施工过程中,往往都会用到钢护筒,现在一种循环式施工方法是通过对钢护筒重复使用来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但是这种钢护筒往往比较长,运输和放护筒时都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循环式全钢护筒能方便组合和拆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式全钢护筒,包括第一全钢护筒、第二全钢护筒和锁件,所述第一全钢护筒与所述第二全钢护筒相同结构;所述第一全钢护筒在端口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全钢护筒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起;所述第一全钢护筒上设有盲孔,所述凸起上设有穿孔,当所述凸起插入所述凹槽后所述盲孔与所述穿孔相对应,同时所述锁件能伸入所述盲孔并卡在所述穿孔上,所述盲孔深度与所述锁件长度相同。

进一步,所述锁件上设有条形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全钢护筒上一对相对的弧形槽,当所述锁件开始伸入所述盲孔时,所述条形槽与一对所述弧形槽的槽向相对应,当所述锁件完全伸入所述盲孔后,所述条形槽与一对所述弧形槽的槽向又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凸起两侧分别设有一圈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位于所述第二全钢护筒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全钢护筒与所述第二全钢护筒结构相同,并在所述第一全钢护筒1在端口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全钢护筒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起,并通过所述锁件伸入所述第一全钢护筒上设有的盲孔并卡在所述凸起上设有的穿孔上,这样所述第一全钢护筒和所述第二全钢护筒就互相锁住并连接在了一起,根据桩孔深度来确定所述第一全钢护筒与所述第二全钢护筒的数量,多个所述第一全钢护筒与所述第二全钢护筒相互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全钢护筒结构,拆卸时只需要拔出所述锁件即可拆卸,所述盲孔的深度和所述锁紧的长度相同确保党所述锁紧插入后不会使整个护筒不冒出一块,方便放入到桩孔中,通过所述第一全钢护筒和所述第二全钢护筒就互相组合使运输更加方便,安装也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式全钢护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全钢护筒与所述第二全钢护筒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全钢护筒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全钢护筒上盲孔处具体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全钢护筒上盲孔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循环式全钢护筒,包括第一全钢护筒1、第二全钢护筒2和锁件3,所述第一全钢护筒1与所述第二全钢护筒2相同结构;所述第一全钢护筒1在端口设有多个凹槽11,所述第二全钢护筒2上设有与所述凹槽11相对应的凸起21;所述第一全钢护筒1上设有盲孔12,所述凸起21上设有穿孔211,当所述凸起21插入所述凹槽11后所述盲孔12与所述穿孔211相对应,同时所述锁件3能伸入所述盲孔12并卡在所述穿孔211上,所述盲孔12深度与所述锁件3长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全钢护筒与所述第二全钢护筒结构相同,并在所述第一全钢护筒1在端口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全钢护筒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凸起,并通过所述锁件伸入所述第一全钢护筒上设有的盲孔并卡在所述凸起上设有的穿孔上,这样所述第一全钢护筒和所述第二全钢护筒就互相锁住并连接在了一起,根据桩孔深度来确定所述第一全钢护筒与所述第二全钢护筒的数量,多个所述第一全钢护筒与所述第二全钢护筒相互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全钢护筒结构,拆卸时只需要拔出所述锁件即可拆卸,所述盲孔的深度和所述锁紧的长度相同确保党所述锁紧插入后不会使整个护筒不冒出一块,方便放入到桩孔中,通过所述第一全钢护筒和所述第二全钢护筒就互相组合使运输更加方便,安装也方便。

作为具体实施例,为了能使所述锁件3能伸入所述盲孔12并卡在所述穿孔211上,所述锁件3上所述设有条形槽31,可以通过大型起子等类似工具直接插入到所述条形槽31内然后把所述锁件3旋转扭进,所述盲孔13和所述穿孔211连通后具有连续的螺纹槽,所述锁件3上应设有与所述螺纹槽相配合的螺纹凸起。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全钢护筒1上一对相对的条形槽31,考虑到所述条形槽31在随所述锁件3锁件后,所述条形槽31可能在钢管上的第一全钢护筒1的槽向方位会不断的改变,这样从整个钢护筒上来看就有很多槽向不一样的所述条形槽31,而我们需要用到的钢管筒需要在桩孔内上升和下降,如果所述条形槽31槽向不一样,这样就会被桩孔周围形成的泥土对钢护筒产生阻力,所以当所述锁件3开始伸入所述盲孔12时,所述条形槽31与一对所述弧形槽13的槽向相对应,即所述条形槽31与一对所述弧形槽13的槽向在同一直线式,当所述锁件3完全伸入所述盲孔12后,所述条形槽31与一对所述弧形槽13的槽向又相对应,所述一对所述弧形槽13对所述条形槽31指引方位。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弧形槽13朝所述条形槽31方向具有一定的坡度,坡地越来越接近所述条形槽31的位置,起减少钢护筒阻力的作用。

作为具体实施例,为了使所述锁件3能顺利伸入并卡在所述穿孔211上,所述凸起21两侧分别设有一圈橡胶垫22,所述橡胶垫22位于所述第二全钢护筒2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