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沟模板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9700阅读:7166来源:国知局
排水沟模板支撑体系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沟支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排水沟模板支撑体系。



背景技术:

绝大多数U型现浇排水沟施工采用木模板做面板、方木做背肋、钢管做加固形成模板体系。但该施工方法会造成木模板的支设、拆除繁琐,影响施工进度;周转次数少,模板的利用率低;且人工、材料投入较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沟模板支撑体系,能提高排水沟的施工进度,增加模板的周转次数,减少成本的支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水沟模板支撑体系,包括一对模板支撑体、上定位机构、下定位机构和连接机构,一对模板支撑体和多个对拉杆构成框架体系,一对模板支撑体之间顶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定位机构和下定位机构,每个模板支撑体包括多个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为一体的模板支撑单元。

上述排水沟模板支撑体系优选方案, 模板支撑单元包括通过钢丝绑扎为一体的模板和钢筋骨架,钢筋骨架包括多个横肋和多个竖肋。

上述排水沟模板支撑体系优选方案,其还包括设置在框架体系外侧的钢管,山型卡螺帽扣装在钢管外与对拉杆连接为一体,钢管直径为48mm,壁厚3.5mm, 按1000毫米间距布置。

上述排水沟模板支撑体系优选方案,上定位机构和下定位机构均为多个定位钢筋,定位钢筋均为强度HRB400且直径为16mm,按500毫米间距布置。

上述排水沟模板支撑体系优选方案,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模板支撑单元上的插销,插销包括插销活动杆和与插销活动杆配合的插销孔。

上述排水沟模板支撑体系优选方案,模板支撑体长度为1830mm,高度为915mm,模板支撑体之间距离为20mm。

上述排水沟模板支撑体系优选方案,横肋包括上下二行,第一行与框架体系顶端距离为365mm,第一行与第二行之间距离为250mm,第二行与框架体系底端距离为200mm,竖肋包括左右二列,第一列与框架体系左端距离为530mm,第一列与第二列之间距离为600mm,第二列与框架体系右端距离为6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模板背面加设钢筋骨架代替传统方木做背肋,提高木模板的刚性;在模板支撑单元上制作插销孔和活动杆来增加模板的整体性,实现模板的整体安装、拆除;通过上定位机构和下定位机构,有效的控制U型排水沟顶部几何尺寸,解决了模板支设、拆除繁琐的问题,同时增加了模板的周转次数,减少了模板的材料投入,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施工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模板,2钢筋骨架,3插销活动杆,4插销孔,5钢管,6上定位机构,7对拉杆,8下定位机构,9山型卡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排水沟模板支撑体系,包括一对模板支撑体、上定位机构6、下定位机构8和连接机构,一对模板支撑体和多个对拉杆7构成框架体系,一对模板支撑体之间顶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定位机构6和下定位机构8,每个模板支撑体包括多个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为一体的模板支撑单元。本实施例中,模板支撑体长度为1830mm,高度为915mm,模板支撑体之间距离为20mm。

模板支撑单元包括通过钢丝绑扎为一体的模板1和钢筋骨架2,钢筋骨架2包括多个横肋和多个竖肋。其中横肋包括上下二行,第一行221与框架体系顶端距离为365mm,第一行221与第二行222之间距离为250mm,第二行222与框架体系底端距离为200mm,竖肋包括左右二列,第一列211与框架体系左端距离为530mm,第一列211与第二列212之间距离为600mm,第二列212与框架体系右端距离为600mm。

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在框架体系外侧的钢管5,山型卡螺帽扣装在钢管5外与对拉杆7连接为一体,钢管5直径为48mm,壁厚3.5mm, 按1000毫米间距布置。

本实施例中,上定位机构6和下定位机构8均为多个定位钢筋,定位钢筋均为强度HRB400且直径为16mm,按500毫米间距布置。

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模板支撑单元上的插销,插销包括插销活动杆3和与插销活动杆3配合的插销孔4。

本实用新型制作过程如下:

1)模板1按照尺寸1830*915*20mm,采用木板加工;2)钢筋骨架2采用强度HRB400且直径为18mm钢筋制作,尺寸按模板尺寸每边各缩短5cm;模板1和钢筋骨架2采用钢丝绑扎成整体,提高木模板的刚性。在施工时,将插销活动杆3插入插销孔4内来实现模板整体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如下:完成排水沟底板砼浇筑,待底板砼强度达5MPa时,将底部定位筋按间距500mm植入底部砼排水沟侧墙两内侧,形成下定位机构8。将模板支撑体通过定位机构6和下定位机构8进行体系定位,再利用活动杆3和插销孔4实现模板整体安装,最后采用钢管5和对拉杆7在钢筋骨架2外侧通过山型卡螺帽9的松紧程度,实现加固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